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1、孫武VS孫臏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孫武:春秋末期軍事家,後人尊稱“兵聖”,著有《孫子兵法》。

孫臏:戰國中期軍事家,孫武后人,著有《孫臏兵法》。

2、趙括(春秋時期晉國大夫)VS趙括(戰國時期趙國將領)

趙括: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是晉國第一位權臣趙盾之子,也是趙氏孤兒趙武的叔父,在趙氏滅門慘案中被殺。

趙括:戰國時期的趙國將領,嬴姓,趙氏,名括。他的大名你肯定也聽過,就是紙上談兵的那位。趙括靠著他老爹名將趙奢的名頭,被趙王委以重任,在長平之戰臨時替換老將廉頗,對陣秦軍。雖然趙括自幼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靈活應變,而他此次面對的卻是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結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3、吳起VS白起

吳起: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殺害。著有兵書《吳子兵法》。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4、韓信(漢初兵仙)VS韓信(漢初韓王)

這兩人最容易搞混,因為他們都是秦末漢初的人,都在劉邦手下混飯吃,都被劉邦封王,都曾謀反,都在同一年被殺。

韓信:就是那位忍受胯下之辱的西漢開國名將,西漢開國功臣,淮陰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韓信:是秦末漢初的人物,戰國時期韓國王室後裔,跟隨劉邦擊敗項羽,西漢初年被劉邦封為韓王,後來投降匈奴,前196年與漢軍作戰時被殺。為避免與同時期同名同姓的淮陰侯韓信混淆,史書上多稱其為韓王信。

5、衛青(西漢名將)VS衛青(明代抗倭大將)

衛青:字仲卿,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病逝,河東平陽人。西漢名將,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衛青的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于主力,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字明德,松江華亭人。明朝軍事將領。 靖難之役中,以薊州百戶降燕王朱棣,後積功至都指揮僉事,負責中都留守司,改山東備倭。永樂十八年,平定浦臺妖婦林三妻唐賽兒叛亂。後擢為青山東都指揮使,在海上備兵抵禦倭寇。

6、司馬遷VS司馬光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後人尊稱為“歷史之父”。

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流傳最廣的事蹟為“司馬光砸缸”,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7、劉秀(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VS劉秀(原名劉歆,文學家,王莽國師)

劉秀:光武帝劉秀,在王莽新朝末年於南陽郡乘勢起兵,後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建立東漢王朝。

劉秀:劉邦四弟劉交的後裔,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的兒子。他原本不叫劉秀,是後來改的。這位劉秀雖然沒開創一個王朝,但他在文史領域聞名遐邇,他開創了古文經學,修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七略》,此外,他在在校勘、天文曆法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8、馬忠(蜀漢將領)VS馬忠(東吳將領)

馬忠: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建安末年,馬忠被推舉為孝廉,任漢昌長。曾被劉備稱為賢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225年),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討平牂牁叛亂。後任庲降都督,剿滅豪帥劉胄叛亂。官至鎮南大將軍。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馬忠:三國時期吳國將領,任潘璋部下司馬。於麥城之戰中設伏擒獲五虎大將之首的關羽,以及關平、趙累。劉備伐吳時,馬忠隨潘璋等往拒,突襲射傷蜀將黃忠,導致黃忠陣亡。不久潘璋為關興所殺,馬忠領兵圍擊,擊退張苞援軍。

9、李密(隋唐英雄)VS李密(西晉名人)

李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屢敗隋軍。後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隨後被隋軍打敗,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這些極易混淆的歷史名人,你能分清楚幾對?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後李密以對祖母孝敬甚篤而名揚於鄉里。師從當時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初仕蜀漢為尚書郎。蜀漢亡,晉武帝召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而力辭。祖母去世後,方出任太子洗馬,遷漢中太守。後免官,卒於家中。

10、李綱(隋唐名臣)VS李綱(兩宋抗金名臣)

李綱:隋唐時名臣,官曆北周、隋、唐三朝,名聲極大,與太子之位有一段“孽緣”,教導過三位太子,順便一提這三位太子分別是楊勇(被廢)、李建成(被殺)和李承乾(被廢),李綱稱得上是“太子殺手”。

李綱:兩宋之際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靖康元年,有效地組織了東京保衛戰的城防,屢次擊退了金兵。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卻均未被採納。曾任南宋第一任宰相,力圖革新內政,可惜七十七天就遭罷免。

還有一些名字完全一樣或者比較相似的歷史名人,比如汪直(明朝宦官)VS汪直(明朝著名海盜),王珪(唐初名相)VS王珪(北宋名相),就不一一例舉了,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