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機會可期 私募加倉意願強烈

近期,A股市場延續上漲態勢。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發現,當前私募加倉意願強烈,部分私募已將倉位提至高位,不過總體來看私募機構依然有加倉空間。展望後市,部分私募認為市場之後或進入牛市的爆發階段,看好結構性機會。

加倉意願強烈

摩根資產管理日前發佈的一份針對國內機構和零售投資者的調查顯示,即使投資者已為未來幾年全球經濟放緩做好準備,但他們在短期內仍對股票投資持樂觀態度。該調查顯示,當被問及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在何時開始出現時,絕大多數(86.2%)受訪者預計衰退在未來1至3年內出現。儘管如此,超過一半(50.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未來6至12個月內仍最有可能增加股票類投資。

“我們還是比較看好後市的,現在倉位到9成了。”北京一傢俬募基金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月底其倉位已經提至7、8成,之後又繼續加倉直至倉位達到9成。

另一家大型私募機構表示,現在倉位總體到了9成,部分產品已經滿倉。他表示,他們很早就把倉位提高了,因為這波行情很快,如果是被動加倉會很難受。“對於臨時加倉的私募,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篩選好的股票並不容易。”

南方一傢俬募機構則表示,由於年初沒有加倉,雖然後面把倉位提高,但現在壓力還是非常大。

私募排排網日前發佈的4月月度報告顯示,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4.87%,環比升近3個百分點,創近一年新高。春節後私募基金一直處於加倉狀態,但相比於牛市期間80%以上的平均倉位而言仍有一定距離,這意味著私募機構仍有一定加倉空間。

結構性機會可期

展望後市,不少私募持偏樂觀的態度。致順投資表示,經歷了連續兩個月的大漲,市場似乎已經走到需要選擇下一步發展方向的關鍵路口,投資者之間的分歧進一步凸顯。站在目前的時點,致順投資表示,依然堅持緊密把握宏觀政策這條主線不放鬆。儘管新年以來股市表現搶眼,但是從數據上看,股票資產相對其他資產類別,其風險收益比依然具有吸引力。因此致順投資認為,目前仍是顯著增加股票類資產配置的上佳時機。在接下來的組合操作中,將專注於尋找估值彈性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星石投資表示,一季度A股處在牛市的前期醞釀階段,市場大漲是分母端流動性和風險偏好主導的估值修復,使得市場迎來一波修復性的普漲行情,價值股、成長股甚至垃圾股和概念股均有較好表現。目前,估值修復已經接近尾聲,市場積累了不錯的漲幅,可能會短期休整,之後將可能進入牛市的爆發階段,而這一階段需要基本面的配合。在基本面逐步見底的情況下,業績驅動將是未來行情的上漲動力。展望二季度,其更關心的是哪些行業能夠持續貢獻業績。

星石投資還認為,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是長期的方向,目前金融週期到達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即全社會槓桿率水平偏高、信貸擴張空間受限。受此金融週期影響,較大的週期板塊未來5-10年大概率沒有系統性機會;從消費來看,根據測算未來10年集中消費人口(30-40歲)數量將不斷下滑,挑選市佔率提升速度高於人口下滑速度公司的難度加大。而科技不依賴於人口,是供給創造需求的,因此長期看好科技相關領域投資機會。

也有機構仍相對謹慎。例如,富善投資認為,行情會在某個時點透支宏觀數據波動的利好。4月操作上,將更加靈活地控制倉位,同時謹防市場回調,在量化風格上將維持價值與成長的均衡配置,而在事件驅動策略上將重點關注5G終端、光伏、農業以及部分低估值消費品的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