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山東省鄆城縣城內矗立著一座巍峨古樸的古塔,五代後唐始建,當地人稱為唐塔,因坐落在觀音寺內又叫“觀音寺塔”。 塔原高七級,由於地震等原因塔頂倒塌,荒廢已久,至清朝末年,塔頂殘破呈官帽狀,所以也有人叫它“荒塔”或“幞頭塔”。 為鄆城十大古景之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現存觀音寺塔為八稜四門樓閣式磚簷,東西南北四面各設券頂乾坤門,其餘四面為磚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龕頂部,由層層磚斗拱環砌成拱頂,斗拱製作精良,層層內收,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連塔內迥廊頂部,也由磚斗拱精砌而成。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遊人由北門登臨,穿過塔心室直達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級,然後通過塔心柱轉折上升直達塔頂。殘塔高約32米,周長44米,雖歷經風雨,剝蝕亦甚,然其巍峨古樸,仍不失為一方勝景。塔四周碧水環繞,夏日晨昏,上千只“雲燕”繞塔飛鳴,綠樹燕影與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古樸的風景畫,甚為壯觀。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傳說這座古塔,是當年玉皇大帝賜給托塔天王李靖用來降服兒子哪吒的寶塔,由於李靖與哪吒父子感情的日益加深,終於有一天,托塔天王揮劍將寶塔斷為三截,棄下天門,霎時狂風四起,直颳得天昏地暗,三截斷塔,塔基降於鄆城,塔身落在鉅野,塔頂飄往汶上,故此三縣之塔,如出一轍,只有汶上古塔細而有剎。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塔上自古以來居有數千只獨特的燕子,冬夏季蟄眠,春秋季繞塔飛鳴,翅膀似燕,頭及腳腿似蝙蝠,靠滑翔起飛。“荒塔燕子”為鄆城十大古景之一。傳說出生於鄆城的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孫臏,因眷戀故土,死後就化為雲燕飛回故里,縈繞於古塔。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偶有墜地,則不能起飛。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唐塔公園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唐塔公園

在10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唐塔經歷了戰火的洗禮,歲月的沖刷,洪水的襲擊,成為鄆城古城的象徵。古塔整修前,基本上是半身站在水塘裡。 四周碧水環繞,岸上綠柳依依,水中片片青荷,朵朵芙蓉,翔集了成群的燕子,繞塔飛鳴。如今政府投資重修唐塔,將周圍建設為“唐塔公園”,古老的唐塔再次煥發了活力,唐塔燕子成為鄆城十景之一。

奇怪的古塔燕子----“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