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 李自民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有力保障。自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全面推開以來,河南省檢察機關敢於擔當、勇於探索、積極作為,實現了邊實踐、邊創新、邊提升的良好開局,並在專業化隊伍、辦案機制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辦理了一批效果好、影響大的公益訴訟案件,在促進依法行政、助推綠色發展方面的作用不斷凸顯。

以理念變革引領新時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檢察機關開展行政公益訴訟的目的是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督促解決問題,其實質是啟動法定程序,提醒、促進被監督者依法行政。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之間的根本目標和方向是一致的,只是法律上、工作中分工不同、職能不同,沒有你輸我贏、你高我低。樹立雙贏多贏共贏、支持與監督並重等新監督理念,堅持保護社會公益與促進經濟發展並重、加強法律監督與促進依法行政並重、加大辦案力度與確保辦案質量並重,確保公益訴訟工作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要建立與執法部門更緊密的良性互動工作關係,共同研究解決對策,合力破解社會治理難題,為促進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要加強與法院溝通,共同完善案件受理、庭審等程序,形成共識,統一標準,助推公益訴訟案件質效有效提升,形成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合力。

明確檢察監督職責定位。公益訴訟工作是檢察工作、司法工作,更是民生工作、社會治理工作,關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等方方面面。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一項基本政治原則,更是做好公益訴訟工作的關鍵。當前,“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公共利益保護的社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中。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一方面要堅定檢察自信,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把握公益核心,敢於監督、善於監督,用實幹實效彰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價值;另一方面要堅持依法規範監督,嚴守檢察權邊界,在法定範圍內依法履行職責,不置身事外、不越俎代庖。多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把握好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時、度、效,增強公益訴訟工作的政治敏銳性。多從法律監督角度積極參與、及時督促行政機關、法律規定的社會組織履行保護公益職責,精細司法、精準辦案,把規範司法行為貫穿司法辦案始終。

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機制,推進公益訴訟工作有序開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強化組織領導。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增強做好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謀篇佈局、統籌協調力度。院領導要定期聽取公益訴訟工作彙報,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強辦案保障,檢察長要主持研究案件,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問題直接過問、重點環節直接協調、重要案件直接督辦,帶頭辦理有影響的公益訴訟案件。要緊緊依靠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和政府政協支持,主動向黨委彙報開展公益訴訟工作計劃和情況,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

注重專業化建設。通過內部調整歸隊一批、引進招錄一批、選拔交流一批,夯實公益訴訟辦案隊伍。加強對公益訴訟檢察業務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充分發揮檢察專家人才示範帶動引領作用,不斷優化隊伍專業結構。從全省檢察機關範圍內選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業務骨幹,進行集中培訓。設立公益訴訟協作專班,邀請專家、教授等提供專業支持,調配技術、法警等部門同志增強調查取證能力,挑選民行檢察業務骨幹實現專人專責。在三級院同步成立行政檢察組和公益訴訟檢察組,積極適應公益訴訟工作需要。善於借用“外腦”,採取與審判人員交流、到行政執法部門掛職學習等方式,努力提高專業能力和監督能力。

建立健全線索發現機制。一是加強內部線索移送管理。完善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與公訴、控申檢察等部門的線索移送、辦案協作機制,與技術、法警、宣傳等部門的支持保障機制。完善由省院主導、市院主責、基層院主體的上下一體化辦案機制,實現“線索統一管理、案件統一審批、力量統一調配”的案件管理制度。二是拓寬案件線索發現渠道。充分利用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銜接平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等載體,協同相關部門綜合採用衛星監控、執法巡查等方式,提升線索發現的科技含量。三是探索建立公益訴訟線索和職務犯罪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實現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和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工作無縫對接。

重視訴前程序作用。通過訴前程序推動侵害公益問題的解決,是公益訴訟制度價值的重要體現。把訴前程序作為工作的重點和重心,能夠通過檢察建議督促糾正的,就儘量在訴前程序中解決。要以訴訟標準嚴把訴前案件質量關,全面掌握相關法律依據和部門權力清單,找準不依法履職的行政機關及其法定職權,確保提出的檢察建議內容具體、切實可行,防止出現檢察建議內容空泛、沒有督促履職內容等情形。要加強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監督,對到期後仍不履職或者履職不到位的,及時研究採取後續措施。繼續探索訴前會議、檢察宣告、公開聽證、檢察長送達等訴前程序實踐和形式改造,規範和完善訴前建議發送、回覆、呈報人大和監察機關等相關配套制度,增強檢察建議剛性和監督實效,樹立和維護好檢察權威和檢察公信力。

加強經驗總結,擴大宣傳,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以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公益訴訟深入發展

加強理論研究。從司法經驗中提煉理論,再把法學理論研究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是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高質量推進的主要路徑。重點研究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論基礎、司法規律及調查手段、證據規則、出庭規範等實務問題,加強與理論界的溝通配合,形成更多、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凝聚理論共識。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集中巡講、新聞發佈會、在微信公眾號開闢公益訴訟專欄等多種形式,突出宣傳公益訴訟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突出宣傳公益訴訟在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熱點問題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引導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公益訴訟,增強法治觀念和公益保護意識,積極參與、主動配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實現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良好社會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