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大潮遭遇“護理員荒”


養老大潮遭遇“護理員荒”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老人急需專業的日常及醫療護理。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失能、失智、獨居、高齡老年人日益增多,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日趨增長,對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2018年10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發布的數據,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63萬人,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機構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2萬人,全國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但與此同時,養老護理員難招難留,卻成為養老機構存在的普遍現象。


養老大潮遭遇“護理員荒”


原因:工作強度和收入不匹配

據佛山民政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佛山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戶籍老人已增至76.99萬人,佔戶籍總人口436.98萬的17.6%,遠遠超出10%的老齡化社會國際標準線。但面對日漸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佛山本地的護理員數量卻嚴重不足——2018年5月公佈的佛山市禪城區緊缺工種目錄中,養老護理員赫然在列。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鄭俊亮老師曾對順德區內公辦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現狀進行調查,他認為,薪酬不合理、職業社會認知度低等因素,直接導致了護理人員數量短缺,造成看護配比要求不合理、護理服務層次低的結果。

通過對區內主要公辦養老機構的走訪,鄭俊亮老師發現,公辦機構內的護理員極端短缺的現象已經存在多年,且大有加重的趨勢,部分嚴重短缺的機構缺口達一半以上,以至於行政管理人員及院長都需要親自參與護理工作。

鄭俊亮指出護工短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工作強度和收入嚴重不匹配。公辦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新薪酬一直較低,月平均工資只有2700元左右,年均收入只有4萬多元,相比於醫院護理人員150元日薪或家庭保姆薪酬而言,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且護理作為服務行業,一直被視為髒累的純體力工作,社會認可度較低,大量年輕的護理和康復專業等畢業生,最終也都未選擇相關的養老護理工作。

痛點:年齡偏大缺乏專業技能

順德區老年事業促進會曾針對順德區內17家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的整體情況,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研究,調研結果發現,面對養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護理人才的配備並未能跟上步伐。

調查發現,順德區內護工雖然有400多人,但性別以女性為主,佔比89%;且教育水平普遍為初中水平,佔比接近9成專業知識和技能都較為缺乏。不僅如此,護理員的年齡都偏大,超過9成年齡都是40歲以上。

明顯,這批護理員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當護理員大部分都是女性的時,除了照顧男性長者時多有不便;而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從體力、精力等方面考慮,相較於中青年已明顯下降。最重要的是護理員大多數是城市下崗職工或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與技能,護理員對護理對象的照顧只能偏重於生活照料,對依賴程度較高的、需要專業醫療護理的長者來說,明顯無法勝任工作。


養老大潮遭遇“護理員荒”


應對:完善培訓體系+引進第三方

2018年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強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加快推進長期照護服務發展。這一要求的提出,恰恰戳中了當前佛山機構養老的一大痛點。

早在2014年,國家民政部等5單位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健全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加緊完善包括養老服務基礎通用標準、服務技能標準等在內的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人才隊伍建設標準,作為養老機構標準體系建設的重要部分,成為完善人才隊伍管理機制重要的一環。如何通過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協助護理人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成為了護理員隊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國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大,普遍具有學歷低、收入低、服務水平低的特點,我國老年護理人才不足,專業護理教育滯後,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由於長者疾病在居家照顧上不是單純的生活照料,很多牽涉到專業護理知識,技術要求高,照護風險比較大,所以很多從事養老照護工作的人員覺得培訓支持資源薄弱,多數不願意選擇照護長者。”

佛山市關愛認知障礙症協會秘書長關舒俊認為,養老護理員的短缺,能通過多種手段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例如,保險行業可以為持證上崗的老年護理師提供職業責任保險;政府或社會各界要去發展和支持老年護理員的崗位專業技能培訓,因為除了崗前培訓外,還需要發展更多的從業繼續教育體系。”

關舒俊還提出,提高護理員職業的社會認同感是關鍵。“如果可以形成一定的行業互助支持體系,有職業責任保險支持、政府資助補貼,對提高護理員的認同感有很大幫助。只要服務提升了,消費者信任感提高了,自然薪酬就高了。政府也可多宣傳這個職業發展規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

<strong>

聲明 | 我們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來源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