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清明節期間祭掃人數達16.8萬人次——敬獻鮮花等文明祭掃已取代燒紙等陳規陋習

牡丹江清明節期間祭掃人數達16.8萬人次——敬獻鮮花等文明祭掃已取代燒紙等陳規陋習

本報訊(穆寶鋒 呂慕涵 記者 隋文超)4月7日,記者從市殯葬管理處獲悉,據我市各祭掃觀測點統計,3月30日至4月5日清明節期間,我市約有16.8萬人次、2.8萬臺車輛前往殯葬服務場所開展祭掃活動。與往年相比,敬獻鮮花等文明祭掃取代燒紙等陳規陋習,各大殯葬服務場安靜肅穆、秩序井然。

據瞭解,由於清明節是小長假的第一天,很多群眾選擇出行祭掃,這使得清明節當天祭掃流量激增,造成部分路段出現車輛擁堵的情況,但在市交管部門及時疏導下,有效緩解了路面壓力,車輛有序通行。

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節文明祭掃氛圍極為濃厚,祭掃服務區域內焚燒冥紙冥幣行為已不見蹤跡,更多人選擇以鮮花代替燒紙,以卡片寄託哀思。為落實文明祭祀“五禁止”的要求,市殯葬部門通過各種宣傳媒介大力倡導文明祭掃、錯峰祭掃,並聯合各城區相關部門開展公祭活動,以文明時尚的祭掃方式代替祭祀舊俗,弘揚慎終追遠等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牡丹江清明節期間祭掃人數達16.8萬人次——敬獻鮮花等文明祭掃已取代燒紙等陳規陋習

清明節期間,各殯葬服務場所也推出多項新穎、文明的創新服務。市第一殯儀館在原有“寄思牆”和“憶親屋”的基礎上,新推出“室外無煙祭祀區”,內設多處獨立祭祀臺,可擺祭品、鮮花祭奠;“室外追思牆”則配備多種樣式新穎的寄思卡。市第二殯儀館新設立了“心語牆”“祈福樹”“祈願牆”,製作了精美的木製追思卡。市龍鳳公墓推出了精美的通用祭文和心願卡供祭掃群眾抒發情感。對這些新的文明祭掃方式,群眾普遍認可,大家也更注重於在無煙、無火、靜逸的環境中追思故人、寄託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