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到底是被誰殺的?出於什麼目的?

冉閔天王


討論宋教仁被殺,逃脫不了那個時代,宋教仁之死讓中國通過憲政改革,和平進入近代國家的機會成為泡影!

與懸案而論,其實一定有破綻,無數人都在研究這個案件,那麼真相到底如何,與傳統觀念而言,宋教仁被殺,千夫所指是袁世凱乾的,原因很簡單!

袁世凱為了當大總統,先是向宋教仁行賄,最後宋教仁言辭拒絕,於是袁世凱惱羞成怒殺了宋教仁!

但是,這不過是破綻百出自圓其說的說法而已!

首先行賄就有問題,行賄在中國不是大問題,現在也有,不過被曝光就是問題,原因很簡單,袁世凱不傻,宋教仁也不傻!

袁世凱不會光明正大行賄,宋教仁不會光明正大拒賄,這是中國人為人處事之道!

那麼這個事情為何傳出去,這就是問題啊!

其次,惱羞成怒這也是問題,與袁世凱這樣政治人物而言,沒有城府如何混?

最後,袁世凱殺宋教仁,有什麼好處?

與當時勢力格局而言,握有軍權的袁世凱不需要怕宋教仁,就算退一步說,即使選舉失敗他也可以武裝奪權,更何況當時袁世凱佔據上風有必要?最後給自己埋坑,這是聰明人的做法嗎?

不是啊,那麼這個事情就疑點重重!

真相要如何找,就要從行賄拒賄說從何而來找起!

行賄之說,最先出現於上海坊間流傳,那個時候的上海,勢力眾多魚龍混雜!

可是在當時關心這個事情的無非幾家而已!

第一:袁世凱勢力,不過他們肯定不會給自家造謠。

第二:國民黨勢力,青幫發源地是上海,國民黨高層和青幫關係一直很好。

第三:割據軍閥勢力。

第四:國外各種勢力,比如英美法日啊,在上海都有根據地。

如果排除袁世凱,就有三股勢力會傳播流言!與當時情況而論,地方割據軍閥估計沒有什麼動機做這個,因為他們態度大多數是靜觀其變。

那麼剩下的就是國民黨勢力和國外各勢力,與國外勢力而言,英美其實是支持中國憲政的,他們要的是做生意,而不支持的就是日本,他們希望獨吞中國!

那麼流言的傳出,就指向國民黨和日本!

他們有動機嗎?

答案是有,與國民黨而言,高層博弈其實一直存在,博弈的不過是路線鬥爭,和奪權方式,鬥爭主角就是宋教仁和陳其美孫逸仙。陳其美主張武力北伐,宋教仁主張和平演變,孫中山主張宋孫則主張法國“責任內閣制”,宋教仁主張美式總統制。最後勝利者是宋教仁。因為他贏得了國民黨大會支持!

成為候選人!

日本為何反對!

原因也很簡單,日本一直默認中國是日本勢力範圍,所以他們力圖消弱中國,要是中國真統一了,他們才會頭疼,這樣的事情不容許發生!

由此可見,他們都有動機,而且很有可能聯合,原因很簡單,孫先生也有日本背景,而袁世凱,和日本有仇!

那麼事情的步驟如何,有沒有線索,我們繼續看!

刺殺事件發生後,主要發生了下面幾件事!

1:兇手武士英被抓,口供供出嫌疑人為,國民共進會會長青幫大佬應桂馨,內務府秘書洪述祖,內閣總理趙秉鈞。

2:兇手武士英翻供反悔,稱是個人行為,否認見過應桂馨,說只見過內務府秘書洪述祖,內閣總理趙秉鈞。

3:兇手武士英暴斃,死無對證。

4:趙秉鈞辭職,不久去世。

5:二次革命開始,中國內亂。

6:宋教仁死亡,陳其美孫中山成國民黨領導者。

那麼如何梳理問題:

按照第一點:兇手被抓,牽扯出應桂馨,洪述祖,趙秉鈞。

我們可知這嫌疑犯有三位,可是他們不是一條線的人,應桂馨是國民共進會會長,又是青幫老大,背景應是國民黨,可他和袁世凱關係又不一般,趙秉鈞是國民黨黨員,也是袁世凱任命的警務處長背景也複雜,只有洪述祖是袁世凱的人。

據史料趙秉鈞和洪述祖關係不好,反而與宋教仁關係密切,也有人說他為了長保總理位置,所以派人殺宋教仁。其實這也有問題,因為趙秉鈞其實是支持責任內閣的。

第二點是:武士英翻供,否認主謀是應桂馨但沒排除洪述祖,趙秉鈞。

翻案很正常,家人受威脅, 人身安全不保證,審查壓力,都是翻案的藉口,不過,翻供針對趙秉鈞和洪述祖而放過應桂馨就有問題了。

當時的趙秉鈞是國務總理,也是中國警察系統創建者,哪有自己人咬自己人道理?那麼被翻案的應桂馨嫌疑就很大。

第三點:兇手武士英暴斃。

典型殺人滅口,沒什麼好說,可在警察廳監獄被殺,就有點問題啊,監獄歸誰管?袁世凱,趙秉鈞,那麼他們確實由嫌疑,可是應桂馨是獲利者,他也有嫌疑!

那麼他們誰的嫌疑更大?

第四點:趙秉鈞因壓力辭職,不久去世。

事情過去不久,趙秉鈞因為壓力引咎辭職,隨後就死了?

他的死會不會有蹊蹺我們不管,但是他的嫌疑沒有了,原因很簡單!

如果為了總理位置他殺宋教仁,那麼怎麼會不想到後國的嚴重?又怎麼會自投羅網?滿盤皆輸?而且他是死了啊,最後沒有任何利益可言!

第五點:二次革命開始,中國內亂。

這個是誰想要的?

日本人最希望如此啊,還有一個就是主張北伐奪權的陳其美!

原本他們就是嫌疑人,主線在前面線索種一直不明確,卻在後續事件中成了最終得利者,能斷言嗎?還要找證據!

第六點:宋教仁死亡,陳其美孫中山獲得國民黨領導權。

這個沒問題,老大死了,老二老三上位,只不過他們的上位靠的是自己戰友被殺!

那麼該如何繼續案件分析?這又是各問題,我們看看這些人最後結局!

嫌疑犯之一:趙秉鈞據說是被謀殺的,只是證據不足,也有說是被氣死的。

嫌疑犯之二:應桂馨是被謀殺,而且證據全部指向袁世凱。

嫌疑犯之三:陳其美也是被謀殺,死亡地點是日本人山田純三郎寓所,主謀袁世凱。

三個人貌似要麼被謀殺,要麼有謀殺嫌疑,而且都指向袁世凱!

那麼這就有問題了!

一般千夫所指,就是巧合中的巧合,那麼我們能不能做個大膽假設?

有動機殺宋教仁的是日本人,袁世凱和趙秉鈞,和國民黨內部反對派,可是這件事,得利最大的是日本人,其次是國民黨,反而是兇手袁世凱和趙秉鈞,成立千古罪人!

與袁世凱而言,這個事情實在得不償失啊?

於是,這件事就有兩個最大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袁世凱一開始行賄宋教仁,想拉攏宋教仁,最後宋教仁不受賄,這件事讓國民黨內部勢力知道了,於是散步謠言,妄圖阻止宋教仁入京,目的是阻擾選舉,可是宋教仁堅持前往,於是國民黨內部和日本人配合,命令應桂馨買兇殺人,嫁禍袁世凱,而應桂馨則是中間人。

第二種可能性是:袁世凱為在競選中獲優勢,表面上主張搞好與國民黨關係,另一方面又暗中指使洪述祖、應夔丞以不法手段打擊國民黨。可是他的做法,被下面執行者放大,事情逐漸不受袁世凱控制。他們也和應桂馨有聯繫,於是應桂馨為了利益,兩面下注,最終導致宋教仁被殺。

真相到底如何?還需要理清,這各懸案讓我想起一句話!

螳螂撲蟬,黃雀在後,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當時袁世凱為了確保勝利,於是下了功夫佈置,不過他並沒有想過殺宋教仁,可是手下執行的洪述祖卻不這樣想,於是他聯繫了在上海灘勢力盤根錯節的應桂馨讓他坐代理人,來辦這個事情。應桂馨又和孫中山陳其美有聯繫,得知這件事之後,他們就聯繫應桂馨。

最後應桂馨成了這兩方勢力的紐帶,於是待價而沽看誰給的錢高聽誰的。

這從應桂馨後來事成之後居然找袁世凱要錢就能看出來,那麼為什麼他不找國民黨要錢?為什麼他要明目張膽的去要錢?最後又為何被殺?

這也是問題啊,這應桂馨傻嗎?袁世凱傻嗎?

我看都不傻,袁世凱如果殺應桂馨就是做實自己,殺人滅口。所以他應該不會這麼做,可應桂馨還是死啦。那麼嫌疑人真是袁世凱?

我看不見得,日本人也有可能國民黨也有可能。

只不過,這一組證據鏈,還有一系列事件聯繫組成的太好太科學了!

一看就是人為設計,反而更假!

而且後來還有疑點,那就是陳其美之死,我就想問問你啊!

一箇中國革命領導者,為何在日本人山田純三郎寓所被袁世凱殺啦?

那麼是誰在賣國?


阿斗不傻


30105

雲在青天茶具

2017年9月14日 · 歷史領域創作者

畢竟他們兩都是革命黨,幹暗殺起家的,做這行專業。1911年,孫文在辛亥革命爆發過程時,身在美國;革命功成,他才回上海,宋教仁一開始認定孫為空想家,並不肯將手中的江蘇軍務大權委託給他,並且對黃興戰敗於武昌後,隻身潛逃回上海也頗有不滿;尤其是孫文,當時地位比較尷尬,僅為精神領袖,論戰功不如黃興,整合同盟會和其他革命組織為國民黨則是宋教仁之功,他在黨內提出的總統制也被宋教仁的內閣制否決,他支持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最終被宋教仁的《臨時約法》所取代。。。。。。。

所以有人將孫文和黃興兩人,與宋教仁的政見差異,懷疑為殺人動機。這就是看歷史最忌諱之處,將:“應該會”.判斷成 “.真的是”,這是錯誤的!

孫文,聽說刺宋案發,回國就開會,大喊武裝討袁,黃興與陳其美為場反對,他還大發脾氣。從此舉來看,這人思想有點單純,缺乏帝王權術,若是謀大事者必靜待社會輿論發酵,再假裝順天心承民意,方才舉事,最起嘛先把自己摘乾淨吧,他都忘了兇手應桂馨曾是自己的貼身衛隊長,看來此人一片公心確實不假。孫同學簡單是簡單但不是傻子,他也是策劃過暗殺暴動的。但若他要暗殺宋教仁,肯定是派個無名小卒去,比如蔣介石,這才叫暗殺啊,派應桂謦去和當面拔槍打死是毫無區別。因此可見孫文當時亳不知情,刺宋他也可排除。

黃興,是革命宿將,共和元勳,不僅理念相近且與宋私交甚篤,教仁臨終遺言就是留給他與袁世凱二人。孫文會上提議武裝報復時他就反對,他認為要麼堅持走法律程序,若真是袁世凱所為,也不要分裂國家打內戰,可以暗殺。足見其不僅老成謀國,且心襟坦蕩。既無動機也不是受益人,因此黃興根本就連嫌疑都不該有,而且可能知此事內情後就先去日本,後赴歐州遊學,遠離政冶,他早就也可排除。

排除了上述4人,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把注意力回到 ”應桂馨和陳其美身上:

應桂馨的身份不簡單。雖出身寧波富商家庭,但成年後還受過西式教育,辛亥時參加滬軍,任諜報科長,革命成功後任孫文衛隊司令。

他還同時是上海青幫的扛把子,在黑社繪的地位與陳其美二人同為大字輩,再看1913年3月29日,國民黨辦的報紙《民立報》標題:《紀洪述祖之醜史》一文,批露了洪述祖於1月22借解散戴季陶,何海鳴等人的“歡迎國會團”組織的機會,與應桂謦一起到上海嫖娼狎妓的醜事。

這麼私密的情事,都能掌握,這至少證明了國民黨內部對本案可能涉及的人員情報是早有準備。否則為什麼不制止這兩個黨員的腐敗?

再看神勇的法國巡捕卜羅斯,如何三天破案的。23日半夜,根據國民黨特派員陸惠生,王金髮的線報,在迎春坊三弄的妓女李桂玉家抓住應桂馨的。24日又到應桂馨家裡抓到伍士英,還人贓俱獲,拿到絕密電文。

這戲有點演過了吧?!

伍士英本身是炮灰,他暴死是意料之中,但看應桂馨能離奇從軍營越獄就知道,當初把他們從監獄轉押到軍營很明顯就已留好後手,而他兄弟滬軍都督就浮出水面了,他就是---陳其美

陳其美一出現,死士應桂馨從頭到尾演的苦肉計就符合邏輯了。

應桂馨到青島租界後,馬上通電全國說刺宋賞金沒拿到,這是向袁潑髒水。孫二次革命失敗,他具然直接跑進北京,屢次求見大總統,對外稱要求袁兌現封官承諾。這明顯一石二鳥,若袁不見,他就說鳥盡弓藏,若袁見他,有坐實同謀刺宋之嫌,這樣的連環必殺,足見此人,比刺客列傳的要離還狠。

袁克文的回憶

根民國四公子之首的袁克文的辛丙秘苑》批露,宋遇刺的3月,他正好在上海,由於同好古玩字畫,他一直認識陳其美的謀士沈翔雲,沈私下告知國民黨內包括陳其美,應桂馨等人都痛恨宋教仁,遲早要出事。

因此袁克文為避嫌,一直謝絕陳其美,應桂馨的見面邀請,刺宋案發後,他將在上海瞭解的內情告訴袁世凱,並曾要求父親向全國通電說明,袁世凱最後只說了句,必誅應桂磬與鈍初報仇。

蔣介石的日記

民國前總統蔣介石曾自述:“光緒三十三年加入同盟會。亦即1907年,蔣介石經陳其美介紹,在日本加入同盟會。正因為這樣,蔣介石說:“我是21歲入黨。實際上1913年10月29日,由陳其美的盟弟張人傑監誓,蔣介石才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華革命黨。由於中華革命黨是1914年7月8日才正式成立,所以蔣介石成了最早加入中華革命黨的幾個人中的一個。蔣介石在加入中華革命黨之後一個多月,由上海來到日本東京,由盟兄陳其美介紹,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如其自述:“直到27歲,總理才對我單獨召見。”若有關於刺宋案的記述,則能還大白於真相;

現存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檔案館的蔣介石日記,之前從1917年公開到1931年(目前已公開到1972年),連嫖妓都寫的明明白白,真實可信度極高;因他的日記或許中國近現代史多處需要改寫!

他在日記兩次記錄刺殺中暗殺陶成章:“餘之誅陶,乃出於為革命為本黨之大義,由余一人自任其責,毫無求功、求知之意。然而總理最後信我與重我者,亦未始非由此事而起,但餘與總理始終未提及此事也。”

“與總理始終未提及此事,可他定心有所感。”

但現存日記中,唯獨卻對刺宋一案卻隻字未提(雖有說因其在福建作戰時丟失了1912-1917這五年的日記),但張麻子看也可能是為尊者諱,因為蔣介石就是1912年因刺陶成章有功,才被陳英士推薦給孫文的;後來也是蔣介石為陳其美收屍的,陳其美的侄兒陳立夫與陳果夫,蔣也一直重用,長期掌握中統。

所以蔣介石當年應該是知此事內情,只是不能說罷了;然而他日記的不提,更加證實陳其美有嫌疑。

懸案無需破

到此時,大家一定關心本案相關人的結局吧,那簡單介紹下:1913年,為了避免再次內戰,二次革命前夕,袁世凱曾派人分別送錢給宣佈獨立的各省督軍,其中包括陳其美,並特別囑咐:讓他別打戰了,拿錢出國做寓公吧,這事就算了!從這一細節看,袁話中有話,似乎己認定陳其美為應桂磬的刺宋同謀。但陳其美收了錢,但回覆袁:這錢遲早會回到你身上。這等於赤裸裸的的恐嚇要暗殺袁,在北洋軍進攻上海時,檢察廳關於”刺宋“的所有證據和檔案,都被陳其美的亂軍搗廢。

袁世凱心裡明白,洪述祖行事不端,交友不慎,終至被人設局利用,但洪與袁家有親緣關係,豈能證明自己清白?!

上海雖光復,但伍士英己死,口供案卷全無,拿不出證據。

剩下一個應桂馨,不斷進京求見袁世凱,明擺想找死;作為臭名昭著的殺人兇手,卻口口聲聲,以刺宋有功,要求袁政府應酬其勳位,無非就是想用自己的命來坐實袁涉案。

既然事無迴旋餘地,反正袁世凱不管怎麼說,革命者們也不會相信,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那歷史就讓動刀的死於刀下吧,1914年應桂馨被刺於天津火車上,1916年陳其美被刺於上海日本人的公寓。

老袁從政一生很少幹暗殺,這兩件命案,張麻子不查了,就記他帳上吧。

.


雲在青天建盞


宋教仁案已經是成為了歷史的迷案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到底是誰殺的。宋教仁的死也被很多說自此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就陷入了低谷期,而中國也失去了一個建立和美國一樣強大國家的機會。

現在來說比較流行的幾個觀點第一個就是袁世凱,第二個就是國民黨內部,比如說陳其美,還有人說是孫中山本人。那麼到底是誰呢?

我們都知道一般兇殺案的第一懷疑對象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那麼當時宋教仁的死對誰收益最大的呢?

毫無疑問第一個就是袁世凱,1912年中華民國第一次國會大選中,國民黨取得了勝利,當時國民黨在眾議院獲得了45%的席位,在參議院獲得了44%的席位,當時最主要的其他幾個政黨就是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這三個黨加起來的席位也沒有國民黨的多,所以當時國民黨就成為了第一大黨,而當時同盟會改組國民黨就是宋教仁一手策劃的,而當時宋教仁代表的也是國民黨的元首。所以宋教仁就要代表國民黨去組閣建立政府。但是袁世凱呢?一心只是想恢復帝制,宋教仁就是他最大的威脅,那麼宋教仁一死的話,中華民國又是袁世凱的了。宋教仁的死也是直接導致了二次革命。所以說袁世凱是最大的獲利者,一直以來宋教仁案的真兇也被認為是袁世凱。

但是還有第二個獲利者,那就是孫中山。其實在同盟會改組之前孫中山和宋教仁已經是矛盾不斷了,當時這兩個人的矛盾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比如說一開始南京政府成立的時候,宋教仁主張南北議和,而孫中山主張北伐。還有當時孫中山是想建立法式責任內閣,宋教仁是主張建立美式總統制。孫中山是想做獨攬大權的總統,當時這兩個人在國民黨內部爭議也是被人很多看到的。所以在同盟會改組國民黨的時候,都是宋教仁一手策劃的,基本上沒有孫中山什麼事,當時不管是在國民黨內部還是在外界來看,宋教仁就是國民黨的元首。

而作為孫中山最忠實的粉絲陳其美就充當了真兇,殺害宋教仁。宋教仁一死那麼國民黨又回到了孫中山的手裡。

所以我們從這裡來看宋教仁一死袁世凱獲得了整個國家的大權,而孫中山獲得了一黨的大權。這兩個人都是獲利最大者。但是如果是國民黨內部鬥爭的話,到底是不是孫中山授意的就很難知道了。宋教仁案一直以來也是沒有得到最終的結果,也反映當時中國的混亂。


中國歷史研究所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有過論述,在此我只強調兩點。

對於某人而言,宋的死有兩個好處。

第一,黨內少了一個動搖自己地位的人。

第二,可以把他的死栽贓給黨外的對手。

事實上這兩個效果都產生了。


黔人東子


孫中山殺的,孫想搞專制政府,而宋則一心搞西方民主制度,故孫必欲殺宋而後快。


山抹微雲49


看看殺手的供詞就知道袁世凱是被冤枉的,趙秉鈞是中國警察創始人,如果袁真的指使趙秉鈞殺宋教仁,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任何漏洞和破綻。

宋教仁死了,對誰最有利,誰就最有可能是真兇。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證人死亡,誰能無聲無息的殺掉證人,誰就最有可能是真兇。

綜合這兩點判斷,真兇應該是陳其美。


九州智稅局充值管理員


這個問題我曾也非常想知道真相,百度花了一個多星期理頭緒,看了北大教授尚小明的一系列論文及《宋案重審》書的內容後,知道了真相。我在頭條常回答宋教仁的問題。

可根本沒幾人理睬我的回答,湮滅在扯蛋、猜測的上百個答案中。也不再想答了,實在浪費時間,並沒有人真的想去了解真相。



溫情憶鴻564


宋是同盟會殺的,也就是孫先生派人下的手,殺手是蔣介石,汪精衛(同間段兩人失蹤)。宋是光復會的,當時光復會名聲大勝,蓋過了孫中山。所以必須除掉!宋當時對袁世凱並不構成威脅,袁犯不著下死手。宋死後同盟會所有報紙說就是袁大頭殺的,一定是袁大頭殺的,必須是袁大頭殺的!袁世凱百口莫辯,終生揹負罵名!所以說因為管制很有必要!太自由了不好!


captain41140484591


宋教仁是誰殺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的憲政:民主:沒有順利家現,人民又陷入了軍閥混戰的苦難之中,中國的老百姓沒福啊!


藍色銀河星系


唉,中華之不幸,影響豈止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