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東北年輕人不願意待在東北,而是去南方打工?

嚴哈哈看電影


這是個大題目,應由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來解釋!用我們普通群眾的觀點來一語概括確實有難度,但不管怎麼說:東北經濟蕭條,復甦乏力是主要原因!過去強大的老東北工業基礎在新產業新技術的轉換之中變成脆弱的泥沙,致使大東北這座高樓大廈瞬間轟然倒塌,這或許是歷史的必然?南方藉助天然地理環境的優勢和國家政策的扶植而迅速發展、崛起!東北地區很多企業因不適應現代產業的發展需要,產品技術落後,不對路等原因而不得不停產,甚至關門出售,直至徹底倒閉破產。東北人為了謀求生路不得不湧入南方,向南方轉移,解決南方用人和緩解東北就業壓力。大批中高級知識分子、專業技術人員、手工業者、普通勞動力、農民工等,直取南方,一方面獲取了經濟利益,獲得異地就業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東北人也憑藉著自身的文化、技術、手藝、專業特長等有力的支持了南方各項工程和其它產業的發展建設,做出了積極而有力的貢獻!實現了南北兩地的雙贏,互惠互利!

而東北為了支援全國經濟發展建設經過數十年的開發開採利用,生態環境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很多資源已失去了優勢,急需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只要有東北大好河山和綠水青山在,就不愁也不怕將來沒有發展機遇!


用戶9426527412000


我是瀋陽本地人,也曾在華東地區生活過一段時間。在我們東北人眼裡,那裡的氣候並不是太適合我們生活,主要是夏天太熱,而且是溼熱。到了冬天由於東北城市基本上都有暖氣取暖,出門開車或者坐公交,其實也不是那麼冷,不像江南地區的溼冷真是刺骨的寒冷,而且大部分市內沒有暖氣,靠空調取暖遠沒有東北的暖氣感覺舒服。但是正像當年很多人闖關東到東北來一樣,哪裡的收入高,掙錢的機會多,人就會流向哪裡。東北現在屬於江河日下,今後若干年內只會拉大和南方城市的距離,短期內難有大起色。加之東北人的觀念,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礎等原因,孔雀東南飛會越來越多


繼續愛178


看了這個問題,想了一下,覺得這幾年不光是東北的年青人愛去南方打工,像河南、河北、山東、東北等地的年輕人去南方打工的佔比都在百分之50以上。

就是南方人比如四川、湖南、廣西等地方的年輕人出去打工,也是首選廣州、上海等地

靜子總結了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南方是發達城市,工資待遇相對來說比北方要高很多,這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感覺去南方打工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只要想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南方的幾個城市,廣州啊,上海啊等等,都是會優先考慮的。

三:溫度,南方氣候適宜人居住,四季如春,與北方相比較,北方天寒地凍,東北的冬天屋裡還有暖氣啊什麼的,像河南屋裡屋外一個溫度,很多人都受不了。

四:現在的人都很懂享受,也不差錢,有很多北方的人在南方都買了房子,夏天在北方避暑,冬天在南方取暖。

五:沒什麼原因,掙錢都是次要的,就像去看看,不是有那句話嗎?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牛家靜子


在1964年至1980年,貫穿三個五年計劃的16年中,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和自治區的中西部投入了佔同期全國基本建設總投資的40%多的2052.68億元巨資;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粗略從行政區劃看:

一線地區\t: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新疆、西藏。

三線地區\t:\t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7個省區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等省區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個省區。

介於一、三線地區之間的地區,就是\t二線地區



家東北味道


主要是商業不夠強大。輕工業主播,重工業燒烤😂😂

例如IT軟件行業,幾乎集中於北上廣深,例如手機APP軟件等公司能設立與東北,完全可以帶動各類技術人員的就業。

假如抖音快手在武漢,在成都設立辦事處或者是分公司,那就是能帶動當地就業,從而能提高技術人員的收入,這些技術人員就有更高的消費力。

像東北地區,沒有新興產業,幾乎都是舊產業,例如普通商業,重工業,加工製造業。這無法帶動高薪就業,從而消費的帶動也就差一些,沒有消費,那麼GDP也就減少了,國家政府稅收也少,就成了惡性循環。😂😂😂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只要招商,哪怕是政府前期補貼倒搭錢也能帶來長遠的積極效應的😂😂😂


ccc2474


  • 昨天,是出外打工!今天,零門檻落戶!更大幅度、更加徹底的人口轉移開始!

  • 西北會很快跟上東北步伐,此行,不孤獨!
  • 在市場配置下的人口自由流動本質是勞動人口轉移,各大城市對勞動人口紅利的爭奪。
  • 青年勞動人口流出地,育齡人口比例下降,生育率、出生率下降,後續勞動力下降,沒有後發之力。
  • 老齡人口比例上升,留下來的勞動人口養老比例上升,經濟發展低迷,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你們當官的來東北看看,就知道為什麼年青人都到南方打工了,東北爭錢太難了,真希望給東北點政策吧。


手機用戶52874400896


這是個嚴重問題。南北貧富差矩會越來越大。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南方北方,而重於佈局錯位。當年全國農村學大寨,把好的經驗傳播到全國。南方由於地理位置和國家政策的寬鬆經濟發展迅速,所以年輕人紛紛奔赴南方淘金,東北只要老人與留守兒童,最終惡性循環,發展差矩越來越大至東北成了只有老人兒童的空城。發展靠的是人才,都聚集在北上廣及南方大城市,靠誰?怎樣發展?


董姐169872744


不光東北,那都一樣,北上廣深都是來只全國各地,別老拿東北說事了,沒啥意思了,出去的都是有能力的人,沒出去的也不見的沒混好,離開誰地球都轉,就是都出去東北還能死啊,都說東北工資低,你怎麼不說你沒能力那,你有能力你當個局長啊,你當個院長不,給你個村長你都不會不幹的,東北大環境是不如南方,但那是大環境,掙三四千的是很多很多,但掙過萬的也有啊,你要有能力你也可以掙年薪啊,


手機用戶東南西北


東北是國家政策問題,東北的企業讓個人承包,國家的廠房,設備,工人,曾的錢讓承包人拿走了。承包人在承包期間,沒有新產品開發,沒有技術更新。而把國有企業的設備,照完了,或沒了。國家又讓國有企業破產。就這樣承包人發了,國企沒了。工人苦了。林業局局長髮了,木材科長髮了,林場場長髮了,林子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