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小車間”承擔扶貧“大使命”,解決了村民的“兩難”問題

【精准扶贫】“小车间”承担扶贫“大使命”,解决了村民的“两难”问题

【精准扶贫】“小车间”承担扶贫“大使命”,解决了村民的“两难”问题

以前,在家務農,不能掙錢

外出打工,照顧不了父母孩子

如今,在家門口打工

既能掙錢,又能照顧父母孩子!

這都得益於“扶貧車間”

解決了村民的“兩難”問題!

【精准扶贫】“小车间”承担扶贫“大使命”,解决了村民的“两难”问题

“扶貧車間讓大家可以在家門口賺錢,一家老小都有人照顧,挺不錯的。”花明樓鎮朱石橋村貧困村民湯訓開心地告訴記者。

“創辦扶貧車間,既能讓貧困戶就近就業,也能讓企業有效應對用工荒的問題。”段練衣架廠總經理段練告訴記者,根據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扶貧車間的工人分為固定工和臨時工兩種,村民能夠忙時務農、閒時務工。

【精准扶贫】“小车间”承担扶贫“大使命”,解决了村民的“两难”问题

“在外打工離家遠不方便,現在好了,政府把扶貧車間建到了村裡,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錢能賺到,家能顧到,政府太關心了,我們好開心。”貧困村民楊能其一邊用顫動的手簽下了勞動用工協議,一邊高興地誇著政府。3月29日,在花明樓鎮朱石橋村,段練衣架廠總經理段練在朱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偉及村幹部的陪同下,逐戶走訪了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且與10名貧困群眾簽定了用工意向協議,其中3個長期就業崗位,7個為季節性用工崗位。段練現場承諾為貧困群眾就業者提供免費崗位培訓,為其購買保險,免費提供中餐,按120元/天左右的標準按月發放工資等。

建檔立卡貧困戶湯泳蘭激動的說:“搭幫共產黨,感謝政府。我們這些半百有餘,身體也不是很好,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門遠出務工,今天段老闆雪中送炭,為我們解決在本村就業,收入有了保障,家庭老幼能夠照顧,田裡菜地也不會荒廢,真是救了我們這些半勞動力的急,謝謝了。”

【精准扶贫】“小车间”承担扶贫“大使命”,解决了村民的“两难”问题

據瞭解,段練原是花明樓朱石橋村一普通農家婦女,在改革開放春風中成為時代弄潮兒,利用自家院落成立了段練衣架廠,由於經營有為,誠信經營。二十多年來,該廠越做越大,廠房由100多平米擴大到現在的近1000平米,引進3條生產線,能吸納30多名工人就業,產品市場拓展到寧鄉市場和長沙市場,輻射到整個湖南市場。

段練深情地告訴記者,黨的富民政策,造就了她。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她時刻聽黨和政府的召喚,回報社會,服務鄉里,盡所能吸納接收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者,先富帶後富,帶領鄉里鄰居共同脫貧奔小康!

“受貧困勞動者勞動能力、技能水平、家庭情況及就業扶貧車間地理位置等條件限制,目前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效應還有待加強。下一步,我們將協調扶貧車間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改變用工方式,對一些想找事情做確實又不方便離開家的貧困人員,可以考慮送“貨”上門等方式,爭取讓更多的貧困勞動者加入扶貧車間,成功實現就業,達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展望如火如荼的就業扶貧車間建設,該鎮黨委負責人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記者丨段華良 通訊員丨李偉、向祥

校對丨黃 杏

校審丨劉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