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動大力推進並不代表家庭養殖場將會被全數淘汰

由於近年來我國各大龍頭企業大規模化地進入適養區,畜禽的產能並沒受到任何影響,因此畜禽的價格並沒有受到環保禁養行動的影響得到上升。環保行動大力推進並不代表家庭式的養殖場在未來會被全數淘汰。

家庭式養殖場如何避免被拆除的命運,第一就是不要在規劃的禁養區搞弄養殖。禁養區不能做養殖並不代表限養區和適養區不能養。養殖區域的劃分是環保部門和農業部門綜合考慮現狀後做的一整套規劃方案,並不會針對個人。

環保行動大力推進並不代表家庭養殖場將會被全數淘汰

拆遷不是整個環保行動的主要目的,更不是改變整個生態環境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法。環保行動持續的兩三年的時間裡也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來改善環境汙染的問題,也給了養殖戶一定的緩衝時間。有關部門在近期也意識到了在整個養殖環保整治行動過程中的火力太猛,矯正過頭,也做出了更加人性化溫和化的禁養政策。

養殖戶不管是養豬還是雞鴨牛羊,引起汙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畜禽的糞便糞水問題。經過科學無害化處理的糞便糞水可以被再次利用,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氮、鉀、磷等營養物質。糞便在經過高溫發酵後可以轉變成有機肥來用於農業生產的需要。


環保行動大力推進並不代表家庭養殖場將會被全數淘汰

可養殖區域並不代表著就可以隨意飼養。解決養殖過程產生的汙染問題才是養殖場能長期站穩腳步的關鍵所在。生態環境要和經濟社會協調統一發展。以前我國就是隻注重經濟的發展才導致了我國現在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因此政府才要科學地處理環保問題和經濟發展的矛盾。而養殖戶就應該跟隨政府腳步結合當地生態環境發展綠色養殖業,杜絕使用抗生素,減低汙染排放問題,完善養殖場的排汙設備,合理地利用廢棄物種養結合變廢為寶。這樣養殖場才不會被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