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效快、痛苦小,最舒服的療“痔”方法

見效快、痛苦小,最舒服的療“痔”方法

《黃帝內經》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明確指出了痔瘡的形成與飲食不潔、起居不時、感受溼熱等有關。河南省中醫一附院肛腸科主任醫師劉佃溫介紹,痔瘡的發病原因除了暴食暴飲、腹瀉、便秘外,與久忍大便、久痢久瀉、酗酒、嗜食辛辣、年老體衰、婦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極大關係。

中醫治痔分內外

劉佃溫介紹,中醫認為痔瘡的發病因素與風、溼、熱、燥、氣虛、血虛有關。中醫療法主要是運用中醫中藥,局部中藥注射、中藥內服、外敷、燻洗、灌腸等方法,辨證治療。

肛腸病手術較痛苦,被稱為世界第一大疼痛手術。劉佃溫說,相比而言,中醫治療痔瘡避免了痔瘡手術治療和換藥的痛苦,見效快、痛苦小、無需住院,被患者稱為“最舒服的治療”。

此外,痔瘡和其他疾病一樣,也有一個最佳治療時機。患者不要因工作忙而耽誤了痔瘡的治療,否則,既給自己帶來了痛苦,也增加了治療難度和治療費用。

· 內治法

對年老體弱者或內痔兼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痔瘡患者,如果不能進行手術,可採用中醫內治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風傷腸絡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大便帶血或滴血,治療以清熱涼血祛風為主,代表方劑為涼血地黃湯。

二、溼熱下注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苔薄黃膩,脈弦數;便血色鮮紅,量較多,有腫物脫出,可自行回縮,肛門灼熱。治療以清熱滲溼止血為主,代表方劑為髒連丸。

三、氣滯血淤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舌黯紅,苔白或黃,脈弦細澀;肛門腫物脫出,甚或嵌頓,墜脹疼痛。治療以清熱滲溼、祛風活血為主,代表方劑為如神湯。

四、脾虛氣陷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舌淡胖,苔薄白,脈弱;肛門墜脹,痔核脫出需手法復位。治療以補氣升提為主,代表方劑為補中益氣湯。

小偏方:

每天吃葡萄乾30粒,多運動。

時間:定在下午四點,連續服用1個月看療效。

· 外治法

燻洗法

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各期內痔及內痔脫出或伴有脫肛者均可應用。本方法主要是以藥物加水煮沸,先燻後洗,也可以用藥物做熱溫敷,具有收斂消腫、活血止痛作用。

方法1

【原料】芒硝150克,明礬15克。

【制用法】將上藥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開水將藥衝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熱氣燻蒸肛門,待水溫下降後,再用藥水洗滌患處並坐浴到盆中,直至水涼,每日燻洗2~3次。

【功效】主治外痔。

方法2

【原料】馬齒莧、甘草、五倍子、防風各10克,枳殼、側柏葉、當歸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紅花6克。

【制用法】將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藥研為細末,裝入小布袋中備用。使用時將藥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開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鐘。然後患者坐浴燻洗患處20分鐘。此方每天1劑,每劑燻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藥液時,只需將藥液加溫即可。患處經燻洗後,應塗上少量馬應龍痔瘡膏。此法7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頓痔、血栓痔等。

敷貼法

方法1

【原料】兒茶15克,炙輕粉7.5克,龍骨10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然後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敷於患處。

【功效】主治患痔瘡時間短且無肛瘻的患者。

方法2

【原料】冰片、大黃、黃柏各等份。

【制用法】將上藥混合後研成細末(冰片後下),裝在密閉的瓶中。用時,取出適量藥粉,加水調成糊狀塗於肛門,再用紗布敷在肛門上,並用膠布固定好。每日換藥2~3次。換藥前可用溫水或1:1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或清洗肛門。

· 本文摘自《中華養生保健》,2010年9期,作者熊豔菊。 轉載請註明出處。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於傳播和學習交流之目的,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