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遷都報告》這本書,怎麼現在沒有熱度了?

知來者之可追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首都包含了全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科教文衛等諸多領域的核心地帶,國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都城的存在更是數不勝數,或是軍事要地,或是咽喉通道,都城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經濟命脈所在。


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來說,對於古都的選址,那也是建國初期的重中之重的事,必須經過風水大師的嚴格把關和軍事上的考核才能建立都城。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之中,比較出名的古都就有很多:南京、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等城市。在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的北京城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一直被人們所熟知,那麼對於為何定都北京呢?在歷史上有很多說法,一些比較可信的就是北京的地理位置極好,而且有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作為掩護,蘇聯在大連還有軍隊。不管是海、陸、空都十分便利,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我國將國都定於北京。但是隨著北京氣候和交通等這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如果我國遷都的話會遷往何處呢?



對於選都這件事而言,很多讀者朋友都會為自己的家鄉投上寶貴的一票,的確如此。隨著國都的選址成功,必將帶領這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不斷繁榮昌盛,而且對當地的民眾來說那是天大的好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歷史上呼聲最為高的三個首都備選城市。

  • 01 西安

對於西安這座城市,小夥伴們不會陌生,相對來說會了解很多,西安作為我國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此建立都城。對於備選首都來說呼聲也是最為高漲的。其實在新中國建立之初,黨中央就想過把西安定為都城。但是隨著朝代的更迭,西安的交通不像北京這樣發達,如果盲目的把西安定為都城的話,可能會影響糧食的運輸和供應問題。現今隨著古都西安的不斷髮展,西安的交通和歷史條件也足夠滿足作為都城的需要了。



  • 02 洛陽

古都洛陽相信是很多人夢想去到的地方,洛陽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出名的一座城市,先後有很多王朝在此建都。另外洛陽屬於中原地帶,中原地帶在古代那可是王興之地,並且洛陽地區擁有較強的漕運系統和公路系統,對於糧食、軍隊、武器的運輸都很有利。可以說洛陽的身份今非昔比,如果首都遷到這裡,必將會使中華民族愈加的繁榮富強。



  • 03 伊寧

談起伊寧,相信很多讀者朋友會感到陌生,這座城市在中國歷史的存在感也是微乎其微,為何會使首都的候選城市之一呢?談起伊寧,我們就不得不說起它以前的名字,那就是伊犁。伊寧,位於伊犁河谷的中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到了民國時期,其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之後,章太炎老先生曾問過孫中山先生定都為何地,孫志中山說道:“第一個是武昌,第二個是西安,第三個是伊犁”。

首先把武昌作為都城的首選,那是因為1911年在武昌發動了“武昌起義”,成為了推翻清政府的橋頭堡。其次是西安,西安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建都最多的城市之一,把都城定於此也合情合理。但是對於伊犁而言,孫中山先生又是做何打算的呢?對於伊犁,孫中山先生是這樣想的:“他說伊犁處於中國腹地,如果把都城建於此地,那麼我們將會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從而稱霸亞洲”。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三分語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孫中山

又憶雪,古典文化研究者,遼寧省營口市作家協會會員,每天為您更新一篇有深度、有感想的深度好文,樂於分享一天中最美好的日子和陪你躲過每一個快樂開心與悲傷的日子,喜歡,不妨點擊關注


3分文說


國之遷都,乃社稷大事,豈可草草了事,因一念之理,一紙報告所撼動,古往今來,都城知興衰,王朝之更替,謂之為歷史,權威尊嚴屬地,文武群臣事往,聚財納祥,山水左右,天氣和順,官路昌達四周,錢量盈餘天下,文達各州,軍調全野,賦皇威於殿堂,束百姓於國法,輝煌磅礴,日月之靈輝,謂之都城也。




縱觀歷史,皇朝都城無疑於重中之事,其因多哉,久思而定,久居而穩,部落之堂亦在居高臨下,水源之區,春分不厭其地,冬春時節分明,人傑而地靈,地靈而人旺,興旺也。帝王之地建築宏偉,工程浩大,人才齊聚,農事繁忙,工事碌碌,天下之新,皆因此地而後延,天下變法,試行此地而蔓延,天下之書,修於比地而後人學之也。都城亦戰略部署,位置俱佳,攻可守其成,敗可待其援,掎角之勢堅不可摧,穩如泰山也,兵之精銳,將之勇猛,文職拔萃,天時、地利、人和。

西安古城,八百里秦川,渭河之沃土,秦嶺之域臨,《史記》曰:“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世人曰:“長通載數代,安國幾千年”,阿房烽火連三月,大明宮前賦詩書,不以成敗論英雄,只因王朝立國都,多少往事如煙,歷代帝王佳話,今千萬人閱兵俑之玄麗、鐘樓之美觀、雁塔之卓雅、秦嶺之雄壯……無不嘆息,無不壯哉!二十一代都城,絲綢之路始於此,條條大道通羅馬,代代皇朝憶長安。

首都北京,燕山之南原,三千歷史古幽州,朱棣始建順天府,金城古都明清今,八達嶺長城魏巍山巒,七十二萬平紫禁城雄偉壯麗,皇恩本無存,建築留芳名,遺產之多獨領風騷,享譽世界,號稱第一,不談往事,看今朝北京,集政治、文化、經濟為一體,擁知名大學、先進科研、領先科技、國之棟樑,人才濟濟,物華天寶,風和日麗,蒸蒸日上,國人之驕傲,世界之明窗,文化之前沿,交通之便利,國際之接軌,首屈一指,不可變也,若有一比之,只能附都,不可立都,更不可遷都也?

(關注我,生活如畫,遠看如山水,走進如作畫,更多文化類原創文章、悟空問答期待你的鑑賞!)


詩人澤淵


都城乃國之大事!

北京在歷史上曾起過統一全國的作用,在近現代歷史上中國革命進程中起過先導作用,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使北京成為中國革命的發祥地。共和國定都北京也是經過無數專家和先輩綜合考慮的。

北京凝聚著56個民族,是全國人民心中的首都。

特別是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北京在世界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代名詞。

《中國遷都報告》這本書不符合國家戰略規劃,一直就沒熱過,何談現在的熱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古都長安風水寶地,大地園點、四通八達、周秦漢唐、歷史輝煌、秦嶺龍脈、坐臥中央、渭河橫貫、八水繞穿、一帶一路、聯通歐亞、首都釙遷、西安最佳。


文墨丹青74


西安盛世之都


王佳152021969301


與國家大政方針相悖,遷都豈能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