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鐵王村的記憶

  鐵王村,就是瓜坡鎮南沙行政村第十村民小組。

——村名的由來。村子裡有三十來戶人家,百二十口人。最早村上除兩戶劉姓外,都姓王。1958年,縣上在村東馬峪河上游的冀家河村處,修了華縣第一個水庫——冀家河水庫。把冀家河村的人分遷到附近的井家堡、圪塔村和鐵王村,從此村上有了冀姓人家。就是現在,村上三姓氏中,還是王姓居多。


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村東邊的河,河道寬,河水清,石頭白,沙子淨。潔淨的沙子裡,有很多烏黑烏黑的碎沫兒鐵屑。1958年大鍊鋼鐵時,村上人就在河裡浪沙淘鐵。

村上王姓多,村邊河裡有鐵沙子,村名就叫鐵王村。

  ——村上的書香人家。 在舊社會,村上人窮,沒錢唸書。只有一個叫王漢中的人1945年從鹹林中學秋季37班畢業。他父親王志敏上過私塾,有文化,是國民政府的副保長,他給兒子王漢中娶了保長安振國的女兒安翠草結婚,當時的同鄉大人物,廟前村的國民黨中將、第29軍軍長馬勵武給這家題贈了“ 鞠躬垂範”的匾額,足以說明這家人在十里八鄉的威望和影響。華縣解放了,王漢中考上陝西省行政幹部學校,1950年畢業分配到陝西省商業廳百貨公司做機要科員,1952年入黨。1962年國家困難時期,他響應黨的號召回鄉支農,擔任隊長,組織群眾開展生產。七十年代前後,他擔任瓜坡公社民兵連連長,帶連與中國人民解放軍8217部隊進秦嶺,打隧道,鑽山洞,參加國家“三線建設。”

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其大妺王愛業,高級工程師,曾在國家原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工作,其小妹王愛玲原華縣鈑金廠會計師。其弟王建中,人民教師,後從政任鄉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愛好書法,字寫得蒼勁有力,入木三分,堪稱書法家。二胡演奏藝術精堪。

  其子王紅旗,擔任過縣委常委、政法委員會書記,縣委副書記,縣、區(撤縣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2009年4月,他在高塘不顧寒冷跳進湖裡,救起一名落水兒童,這個兒童家長敲鑼打鼓給他送來了一面錦旗,救人事蹟在《陝西日報》《民聲報》《渭南日報》《華商報》報道。時任渭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郗懷亮為其題詞“高尚品質危時見,湖中救人堪英雄。”時任渭南市副市長魏穩柱為其《紅葉集》題詞“人如衛士護秦嶺,文似利劍斬邪惡”時說:“英雄就在咱身邊。”

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早在10年前的2009年8月,他隨省人大副主任劉維隆同志,對秦嶺保護進行執法檢查,看到秦嶺慘遭破壞,他寫下了《秦嶺的呼喚》的文章。

  王紅旗愛好文學創作,散文集《綠葉集》《紅葉集》《金葉集》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他成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王建中長子王永紅擔任杏林衛生院院長,在第四屆中國農村衛生大會暨第十屆全國鄉鎮衛生院院長年會上,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百名優秀鄉鎮衛生院院長。”他還獲得“陝西省疾病防控先進個人”,華州區“十佳醫務工作者。”

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薪火相傳,王家到了第四代,從進私熟到上私立鹹林中學,到今天的現代教育,依然耕讀傳家,娃們考上的都是“211”和“985”大學。王璐瑤獲得2019年華陰市少兒書畫賽金獎,成為小書法家。

華州瓜坡鎮鐵王村的記憶

  ——村上的田園。 鐵王村自然條件好,土地肥沃水能澆,種植蓮藕和水稻。河裡水渠魚蝦跑,搬起石頭螃蟹找。鱉游水底鴨子叫,一片魚池蓮花笑。溼地蘆葦隨風搖,江南風光此處好。村子周圍是蘋果園沙果園,桃園梅園竹子園。“文革”時村子還改名叫“碩果村”,意思是果子多,果子大,果園把村子圍住了。

1968年,因為這裡水資源豐富,建起了陝西省化肥廠,開始很紅火,四面八方的人都來這裡排隊買銨水、買化肥,車水馬龍。後來因過度使用化肥,土壤板結,化工汙染,水質變壞。河裡魚蝦沒有了,地裡莊稼不好好長了,果樹不結果了,竹園毀壞了,水稻蓮藕種不成了,連井裡的水也不能飲用了。群眾叫苦不迭,企業雖然技改,但效果不明顯。

  ——村子的希望。 企業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堅持環保達標再生產,不達標不生產的原則,堅持達標排放,徹底整治環境汙染,只要持之以恆,這裡一定會天藍山綠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