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和窦靖童:和谐的亲子关系,考验的是母亲的本事

在很多人眼中,属于窦靖童的关键词一般都是,叛逆、酷、高冷。

对此,作为母亲的王菲则十分淡定。

早在1998年,王菲为女儿窦靖童作词作曲的歌曲《童》中,就已经表达出了她的育儿理念:

“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我不能太宠爱,我怎能不宠爱,我的爱。”

王菲和窦靖童:和谐的亲子关系,考验的是母亲的本事

其实和表面的酷、叛逆、不羁等形象不同。当你看过窦靖童不同场合的采访视频后,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很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比如,助理不小心把咖啡泼在电脑上,她会立即帮忙处理;采访结束后,她会记得把椅子挪回原位;她去咖啡馆打工,有客人要和她合影,她会小心提醒“不好意思,我在上班”。下班后,她会记得把答应签名的CD签上名,放在柜台…...

王菲和窦靖童:和谐的亲子关系,考验的是母亲的本事

当然,她还是妈妈的迷妹!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是一个叛逆少女,拿着父母的钱买来一身奢侈品牌,却想着如何反抗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安排。

事实上,窦靖童没有叛逆期,在她为数不多的采访里,她告诉记者,她和她妈什么事都好商量,甚至纹身这事都是先斩后奏,她妈只是扔了一句“你自己不后悔就好”!

她的确没有太大的烦恼,王菲给了她足够的陪伴和尊重,她根本无需通过叛逆去争取或者证明什么,她只想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人说,因为窦靖童是明星家庭,所以才光芒四射。而我想说,窦靖童和李嫣,是王菲最好的作品之一。把窦靖童养成这样,是王菲作为母亲的本事。王菲对媒体说:“她把窦靖童当成朋友,并不想去隐瞒她任何事。”

所以,当王菲宣布和李亚鹏离婚时,窦靖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给自己母亲安慰。她是懂她母亲的,她也希望她的母亲获得快乐,这种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真是令人钦羡。

但是事实上,窦靖童还是被王菲保护得很好,这种保护不是传统意义上吃饭张口伸手穿衣的保护,而是那种尊重孩子的成长,让她自己在一定的范围掌控自己的人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

《奇葩说》有一集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是否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生。印象最深的是,选手傅首尔说了一个故事,关于一双鞋子,她想买给孩子一双相对贵的鞋子,而在她孩子眼中,那双几十元的鞋子,更帅气,也更符合他的心意。

傅首尔说:“我眼中的完美,孩子或许视若粪土。全部都按照我的标准来,他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后来,我想到一个身边的故事。

我朋友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她说,从小到大,孩子都很听话,很平凡。

当别人拼着命去争第一的时候,孩子对于自己永远15名左右的状态非常满意;

当别人去学奥数、学写作的时候,孩子说,“妈妈,我想画画。”当然,画画最后没有成为孩子的人生选择,但画画那些年,她保证每周创作一幅山水画。

当别人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当老师、当军人,孩子问妈妈,有没有打扫家务的专业。

而我的朋友,对自己的女儿非常尊重,甚至于后来学的专业,也交给她自己选择。她选择了一个特别冷门的专业。

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很多朋友对我有质疑。她们觉得,不让孩子通过努力完成自我成长,很糟糕。可是,我们总是容易把所谓的自我成长,定义在我们所认为的成功——众星拱月、光芒四射、众人喜欢。其实,每一个人,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跑得快,跑得远,飞得快,飞得高,都能获得自己的成功。”

别让“为你好”成为孩子的枷锁

大多数父母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干涉着孩子的任何决定。他们只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总结和对生活的期望一股脑的放在孩子身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常常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但却忘了,自己身为父母,只是陪着孩子往前走,而不是牵着孩子往前走。

我们生拉活拽地希望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连鸟都知道,飞行这种活是要靠自己去学的,摔下去也没关系,只要肯飞,始终是可以在空中遨行。

我们不否认在当下竞争之下,对孩子要费尽心力培养。但费尽心力,不代表孩子要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学有所长,以及学有所专,未来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的,永远是她最喜欢以及最擅长的一切。

为人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人。父母的基本定义,是让孩子成为他所喜欢成为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91读好书(ID: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