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庚: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梁田庚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带领人民群众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向新中国执政党的转变、由武装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变,以及领导工作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全国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面对执政党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中央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大胆创造。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柏坡精神依然绽放着耀眼的思想光辉和时代光芒。我们的责任是深刻领会西柏坡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切实把西柏坡精神研究好、继承好、发扬好,努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一、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追求

西柏坡时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曙光在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仰灯塔,铸就理想信念、忠诚品行的光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建立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次会上批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会议指出,有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无私奉献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对党忠诚必须坚决,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对党忠诚必须绝对,要从革命先烈以热血和生命诠释忠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对党忠诚必须具体,要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在利益面前能够舍弃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维护党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在困难挑战中不怕付出、不怕牺牲,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用实干实政实绩体现对党的赤胆忠心。

二、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坚守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

西柏坡时期是党中央秉持为民宗旨,出色解决“靠谁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的光辉时期。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西柏坡时期得到充分体现。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走向全面执政已是历史必然。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取得全面执政地位后如何执政和如何执好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与不懈探索。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树立人民主体的执政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在1948年召开的九月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即将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级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干部,要常思百姓之盼,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初心使命铭刻于心,认真倾听群众所思所想,切身体会群众所急所盼,切实解决群众所愿所求;要善汇群众之智,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自觉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自内心地践行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把群众关注的问题和群众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使决策、措施接地气、有实效;要多做惠民之事,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大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担当,继续艰苦奋斗

西柏坡时期是党中央深怀忧患意识、孕育形成“两个务必”等弥足珍贵精神财富的光辉时期。毛泽东同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掷地有声,牢记“两个务必”的告诫历久弥新,警醒全党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接受考验,鼓舞全党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政治担当。毛泽东同志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号召“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7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面对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事业、对历史、对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使命担当,带领全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大力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要在责任面前勇于担当。遇到矛盾、风险和挑战,要有担当精神,在难题面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斗争,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危险挑战豁得出去,面对挫折失误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困难面前勇于斗争。从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以“拼将十万头颅血”的无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现在又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到了愈进愈难、不进则退又非进不可的时候,领导干部必须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要在事业面前勇于争先。要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勇于干事上,把才气展现在会干事、干成事上。要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善于破解瓶颈难题,做到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练。要奋发有为解难题、攻堡垒、闯新路,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

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

西柏坡时期是党中央秉持严明纪律,大力强化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光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喊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响亮口号。党中央在西柏坡制定了《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加强请示报告制度,规定凡决定权完全属于中央的事项,中央已有决定的,各地必须严格遵守并正确执行,树立中央权威。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健全党委制》,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要求各地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党中央还制定了《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指出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要求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章定期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对于这种会议要赋予党章所规定的一切权力,不许侵犯。通过建立起“极严格的真正的铁的纪律”,保证了全党在政治上更加坚强、组织上更加团结、纪律上更加严明、战斗力更加强大,为我们党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要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做到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要保持政治定力,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清扫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要以淡泊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平常之心对待“位”,以进取之心对待“事”。要淬炼道德定力,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要坚持正心明道、见贤思齐,多一些“清夜自省”,多一些灵魂叩问,在不断省察中提高思想境界,做到慎独慎微,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增强抵腐定力,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保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秉持初心、怀德自重、洁身自好、清廉自守,时刻牢记法纪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以法纪战胜贪欲,在各种诱惑面前眼不花、心不乱,始终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强大力量、激发昂扬斗志,深入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