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塊石碑 大佛寺裡住了半世紀

守护一块石碑 大佛寺里住了半世纪

那是一塊“天落石”,有幾間屋子大小,上面刻著1300多個字,被歷史學家稱作“北周文王碑”。”

1968年,石碑險些被毀,時任民兵連長的肖太發接到任務要保護好石碑,從那以後,50年風風雨雨,肖太發日夜守護全國重點文物北周文王碑至今。2013年5月,肖太發收到一份貴重的生日禮物——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半個世紀的堅守,肖太發當選為第五屆都市誠實守信道德模範。

民兵連長接到特殊任務

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肖太發坦然接受深山的寂寞與清貧,成為全國重點文物的守護者。這位讀書不多的農民,跟古碑相伴半生,青絲變成了白髮。

1968年8月23日,肖太發清楚記得這個日子。當時24歲的龍泉驛區大佛寺村民兵連長肖太發接到上級發來的緊急指示:“保護文物!”四個紅衛兵在這天衝進了大佛寺,要破壞北周文王碑和佛像。接到任務的肖太發,立即從山泉鋪飛奔到大佛寺,剛走到門口,就已經聽見了鑿子的聲音。肖太發衝進寺內,用身體護住了北周文王碑,厲聲喝止了毀碑者。

由於不放心,肖太發當天晚上就從家裡抱來了被子,在文王碑腳下打起地鋪。“當時下雨,水飄進來,被子打溼了而且一直幹不了,我還是睡到這裡。當時住在寺裡的老年人還說下雨了,快進來躲一下。我說不,這個是我的任務,我的職責,必須要在這裡守下來。” 肖太發回憶。

紅衛兵走後,肖太發依然沒有放鬆警惕,跟家裡人商量之後索性一個人搬進了大佛寺裡,自己砌起灶臺,搬來床鋪,每日吃住都在這裡。就這樣,開始了他義務守護文王碑的日子。

50年的堅守 老朋友變身“國寶”

在古寺門前,是肖大爺自己的瓦房,家裡還有老伴、兒子和兒媳。然而,肖大爺依然不和家人住一起,仍住在寺內搭起的偏房裡。“我住寺裡,晚上可以守寺廟,白天還方便大家來參觀,家裡人也很支持我。” 肖大爺說,這裡已然成了他的家。

2013年5月,虛歲70的肖太發收到一份貴重的生日禮物、一份近半個世紀的回報——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肖太發高興極了,在文王碑那裡不停踱步。他認識的字非常有限,但能嫻熟地向來人不斷講述碑是怎麼來的、上面寫了什麼、這些年保護經歷的變化。

如今,古稀之年的肖大爺仍承擔著守護文物的責任。比起之前,肖大爺還給自己多佈置了一項工作,那就是向每一個走進寺廟的人,講述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肖太發找人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寫到門上,只要有人聯繫,隨叫隨到,雖然腿腳不再那麼利索,但依舊如當年一樣堅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