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譯製片廠三代演員中,每個人的聲音特色都不一樣,網友們給予的評價也各有千秋,其中公認的最好聽的聲音有兩位,一位是李梓,另一位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劉廣寧。
一、 名門之後,大家閨秀
和曹雷一樣,劉廣寧也是出自於民國名人家庭。她的祖父是民國著名外交家劉崇傑,他曾出任多國大使,還參加過巴黎和會和國聯調查團。1939年劉廣寧出生於香港,5歲隨祖父回到上海。
劉崇傑交際很廣,家中文藝界演藝界賓客不斷,在劉廣寧兒時印象中京劇大師梅蘭芳、馬連良,著名影星胡蝶都是家中常客。祖父愛戲,劉廣寧從小也愛聽戲看戲,曾經想去學唱戲,卻被祖母以唱戲壓腿很辛苦的理由嚇唬住了。
劉廣寧的祖母出生於北京,她對劉廣寧的影響很大,一方面祖母在家裡說北京話,基本上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普通話。於是劉廣寧從小也會說普通話,上學時因為普通話好還經常被老師叫起來朗讀課文,並且還有機會去當廣播員。另一方面祖母是一位很開明很堅強的女士,她隨劉崇傑參加西方舞會,由於是纏足她就在鞋子裡塞入棉花,跳舞時腳下很疼但臉上依然和其他國家外交官夫人談笑風生。祖母大家閨秀的氣質和堅強的性格對劉廣寧的成長頗有影響。
劉廣寧從小就喜歡看書,家裡條件好也能看到很多書。她十幾歲就看了十幾本中國傳統古典文學書籍和國外名著,這種文化的積澱對日後的配音工作有著重要意義。比如遇到一些國外的才子佳人生離死別的劇情,劉廣寧可以在腦海中找到傳統文學典籍中的類似人物,這樣進入角色感情就更容易更深刻。
二、 毛遂自薦,譯製中堅
劉廣寧上學時開始痴迷廣播劇和廣播小說,後來也被譯製片的魅力傾倒。劉廣寧高中畢業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她給上海 譯製片廠寫信自薦,正趕上譯製片廠招人,她一路過關斬將在同批競爭者中笑到最後成為唯一一個入選者。
初到譯製片廠,用蘇秀的話說大家都知道她的祖父很厲害,她又是大家閨秀,卻沒想到劉廣寧是一個很親切的人,骨子裡沒有任何嬌小姐的習氣,整個人很端莊。
劉廣寧也是從小配角開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她自己回憶說真正配音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保加利亞電影《第一課》,巧的是這也算是她在譯製片中的第一課,忐忑之下她的小腿緊張到麻木,她毅然堅持到出色完成任務。這也是她成長為譯製片廠配音中堅力量的美好開始。
三、成名之路 ,配音公主
劉廣寧的聲音很美,有一種猶如風鈴一般清澈的聲線,再加上恰到好處的鼻音,讓她的聲音帶有一種天然的善良、美麗的氣質。上海譯製片廠根據她的音色專門挑一些溫柔善良,純潔天真的角色給她。尤其是在《天鵝湖》和《吟公主》中的表現,更是讓她得到配音公主的雅號,而經常和她搭檔的童自榮則和她一起被稱為配音界的王子和公主。
其實配音公主真正當“公主”的電影也就是上文那兩部,劉廣寧真正被影迷傳頌的則是她其他幾部代表作:《魂斷藍橋》《望鄉》《生死戀》《絕唱》《尼羅河上的慘案》。。。,這些配音作品都被影迷稱讚不已。筆者相對來說更喜歡《魂斷藍橋》和《生死戀》。
《魂斷藍橋》算是一部愛情悲劇,也是西方電影在東方取得成功的範例。有人說這部電影在中國成功有三大要素,出色的片名,和東方合拍的貞潔和門第觀念,第三個就是費雯麗的魅力。當然,這魅力至少有一半來自於劉廣寧。尤其是在男女主角相識相戀的劇情中,劉廣寧將那浪漫的幸福的感覺用不朽的聲音傳遞給了觀眾,《魂斷藍橋》在國內取得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應該是拜劉廣寧所賜。
《生死戀》中的夏子則是另外一種女性形象,她勇敢、熱情、開朗活潑。劉廣寧的配音則發揮了她本人熱愛生活勇敢堅強的氣質,夏子的聲音和臺詞“太高了”成為那個時代國內青年人永恆的記憶。筆者一直懷疑,當年路遙在塑造《平凡的世界》裡田曉霞這個形象時可能也參考了這部電影,尤其是結局。
劉廣寧憑藉這些出色的配音在影迷中被稱為配音公主,她也成了上海譯製片廠裡收到群眾來信最多的演員。有人稱讚她的聲音猶如天使撥動的琴絃,此比喻恰如其分。
四、 背後辛酸,誰能看穿
配音公主背後的生活並不是和公主一樣。劉廣寧在上海譯製片廠和其他同事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銀幕上的才子佳人其實和他們相隔很遠。
劉廣寧曾回憶說,當年孩子很小的時候發燒,愛人下幹校,大兒子跑到公用電話亭打給她,但是能怎麼辦呢,這邊的配音工作一刻不能停還要加班。她掛掉電話心急如焚,但是馬上還要換成熱情的聲音繼續跟著角色快樂的表演。箇中心酸可想而知。
也許是因為虧欠家庭太多,劉廣寧在1991年辦理了提前退休和全家一起移居香港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在香港劉廣寧又回到了她當年毛遂自薦去上海譯製片廠的狀態,她一個一個機構去跑,看看有沒有語言方面的工作可以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香港的十七年,劉廣寧仍然可以幹著和老本行相關的工作。
劉廣寧在香港有兩方面工作,一是進行普通話推廣和教學工作,她的學生從大企業家到律師醫生再到亞洲小姐都有。另一方面她還為商務印書館等機構錄製磁帶和碟片。她的聲音依舊美麗,依然在傳播美好的東西。
2008年劉廣寧回到上海,如今的她和老朋友一起經常聚會和互動,現在的她繼續在電臺、電視臺,甚至在舞臺上發揮她的餘熱,繼續從事著她所喜歡的事業。在電影《十月圍城》中她還出鏡飾演了一次慈禧太后,搞笑的是居然還是別人給她配的音。
五、 譯製走低,一語中的
現在在國內譯製片還是處於低谷期,一方面和筆者寫過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劉廣寧提出了她自己的看法:當年的上海譯製片廠,大家分工明細,各負其責,每個人都是不惜代價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對口型的演員一遍遍的數口型,再和翻譯一起調整語句長短和氣口。配音演員拿到臺詞要首先復對,然後再一遍遍的排練。不能看到演員張嘴了再說話,而是要揣摩人物表演節奏和演員同時開口。等到正式錄音時已經是排練了很多次的結果了。其他音響、音效等輔助人員也跟著演員一遍遍排練,務求精益求精。說到底兩個字:考究!
而現在電影的配音工作總是要求很短時間之內完成。還有一方面待遇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也沒有人願意去深究角色和人物,總是拿著劇本快速配音,對語言的翻譯也不是反覆推敲。
在筆者看來,劉廣寧老師的看法正點破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娛樂快餐化的問題。但筆者還是認為,我們的影視作品在適應市場變化的同時還是不應該放棄對經典的追求。因為經典恆久遠,藝術永流傳。
閱讀更多 我就是個碼字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