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其實不止是“四大天王”導致馬化騰有危機感,而是很多火爆的原因導致這些互聯網巨頭都有危機感,不然也不會那麼瘋狂的“玩跨界”。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1)用戶使用、瀏覽、付費、喜歡、偏好的多元化

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導致信息流大爆炸,早些年的QQ、郵箱等互聯網產品被淘汰,雖然QQ還很火爆,但相較於從前,用戶選擇的寬度正變得越來越巨大、越來越分散。最為明顯的就是移動支付領域,早些年的支付大多通過銀行來完成,但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美團等完成。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2)用戶使用、瀏覽、付費、喜歡、偏好的碎片化

2009年我國數量約為3.4億,2018年我國網民數量增至8.29億,在增加的過程中,激活了之錢很多空白的板塊,比如網購、在線教育等;2009年我國的網民大多是學生、政府機關單位、個體、自由職業者,他們佔去了網民的60%,餘下的才是各行各業;但到了2018年,我國的網民卻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網民的年齡更加年輕化,僅僅農村網民規模為2.22億,佔整體網民的26.7%;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0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截至日期為2018年12月)。接下來我們看兩張來自網絡的用戶行為分析圖: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用戶的上網行為不再集中到某一個領域,而是將其分散到各個領域,也就是說用戶的行為越來越碎片化。

3)用戶使用、瀏覽、付費、喜歡、偏好更加傾向於實用化

早些年的用戶閱讀瀏覽域度是非常狹小的,供網民選擇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選擇閱讀、瀏覽信息時是被動的,即網上有什麼他們看什麼。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有能力、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再加上

近幾年的人工智能、推薦機制等的革新,導致各個信息提供主控端會根據用戶的喜好推薦信息,也就是說用戶喜歡什麼就推薦給用戶什麼,最為明顯的就是近幾年成長起來的今日頭條。也就是說,用戶在網上的行為更加偏向與喜好與興趣、實用方面。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4)用戶的行為、習慣、眼界、格局逼迫互聯網公司、環境、框架改變

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對生活、信息、社交、交通、餐飲等一系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的質量、服務、產品等方面的生產環境、產品質量、服務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說的通俗點,就是網民的整體素質、喜好、行為、習慣正在漸漸地發生改變,在政策的驅使下會逐步提高,這同時也在倒逼大市場環境下的互聯網公司成長,當有一個解決行業痛點、解決行業需求、解決用戶需求的產品面世時,就意味著互聯網這塊蛋糕又被人切走了一塊,原有的格局,互聯網企業就有可能被迫倒閉。比如柯達、諾基亞,它們的膠捲與相機、手機舉世聞名,但因為數碼相機、智能機的出現導致他們失去了原有市場,從而倒閉。

互聯網下沉“四大天王”,趣頭條、快手為什麼會讓馬化騰感到危機

有的時候不是企業做錯了什麼,只是不在被用戶所需要了。所以馬化騰有危機感是正常的,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騰訊是幹什麼的,要幹什麼。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產業,正在逐步蠶食騰訊的巨頭地位,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投資、融資、收購、扶持兒子等,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