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情繫八公山(散文)

文|廖麗

-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我生在八公山南嶽半坡地上的翟窪小學,父親在這所學校裡任教,家也就安在了這裡,我是地地道道的山裡娃,與山巒有著訴諸不清的緣分,可以說我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八公山下度過的。

八公山歷史悠久,佔地二百來裡,有大小山頭四十多座,以典故,傳說,成語,古戰場,名揚四方,漢淮南王劉安的一部集政治、思想、治國、民俗等於一體的《淮南子》,又將她妝扮的神秘莫測。在當時,八公山對我來講什麼都不重要,她就是生存之道,算是應了那句諺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因為每年我都要往山窩窩裡來捋槐樹花,採蘑菇,撿拾地衣皮……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那是七十年代初,物質全是憑票供應,城市戶口的家庭,哪家的供應糧都不夠吃,凡是離山區不遠的住戶,都會在“開春”這個青黃不接的時節,想方設法到山裡去弄點雜食來補缺。江淮之間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四季分佈的非常均勻,八公山鍾靈毓秀物寶天華,古有“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說的就是淮河經過八公山這段。山裡清泉婉轉,溪流潺潺,叢林茂盛,花香鳥鳴,每年三、四月份,山坡上的槐樹經春風撫過後迅猛發芽,樹枝上便會有晶瑩剔透的串串白花,在青嫩鮮亮的葉片中怒放,沁香怡人。每到這時,我和校內的幾個小夥伴們便挎上籃子互邀出發了,而我為了進山特意換上的摞了補丁的破衣服,也會在這天再次被山上的荊棘刮破劃傷,累積到皮肉。槐樹的刺太厲害了,不亞於秋棗熟了時候的野棗刺,椐我觀察,大凡八公山上就這兩種樹的刺尖最犀利了。

對於進山,我記憶頗豐,我兒時的天性,在那刻,得到了極致的發揮。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那時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孩子不金貴,家家都是大的帶小的,山窪地裡隨便瘋跑,二丫一聲“掏鳥蛋了”,好傢伙,三胖子、四妞妞“嘰裡咕嚕”不知從哪就都滾出來了,學校操場邊上的梧桐樹下排好隊,“一二一,一二一”,大傢伙小肚子一挺,便往山裡鑽去。那些年,山裡山外到處“遊蕩”著我們的身影,逮麻雀偷玉米,捅蜂窩扒山芋,“無惡不做”。進山後的我們更是無法無天,先玩躲貓貓摸瞎瞎,有時找到好一點的樹幹還帶下山來砍砍鋸鋸,留平時玩打撬棍遊戲,我們以頭頂上的陽光為鐘錶,適可而止,不分儘性與不盡性,反正還有再來的機會,臨了才去幹正事——捋槐樹花或者採蘑菇。記憶中最深刻的是捋槐樹花,山坡上,我站在樹下掂起腳尖昂著頭捋啊捋啊,左一棵樹右一棵樹之間歡跳著,大把大把的槐花進了籃子,可我根本捋不過那些夥伴們,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這夥成員裡我個子最矮,遇到花朵稠密的大樹夠不著,常常急得不知所措,於是他們就把我送到了樹上,這樣,當他們滿載而歸時,我的籃子早已富的流油了。後來,每當槐花盛開時,玩好了的我就非常自覺的先爬上樹去再幹活,久而久之,我就似猴子在樹上跳躍自如了。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一籃子花擺在廚房,爸和媽下班看到後欣喜若狂:省糧票了。也總是在這個時候,我才可以撇下弟妹們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幸福的等著家人們來喊吃槐花飯了。夜晚,就著昏黃的燈光,媽媽為我修補身上和衣服上被刺破的傷痕。

樹刺、昏黃的燈光,燈下的媽媽飛針走線,又是我對兒時的另一種記憶。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而後,隨著季節的推進,夏天來了,夏雨打在山坡鬆軟的草坪上,水滴順著草皮流向山溝溝,“叮叮咚咚”,溝壑裡的水積少成多,匯聚成溪,朝著山下的田疇、村莊、池塘,狂飆激昂,將山嶺人家清雅的色澤,鉤勒的如詩如畫,這時,便要去山裡撿拾地衣皮了。什麼叫地衣皮?那是山中特有的一種可以食用的菌,是山裡春未到夏季乃至秋後的寵兒,不下雨見不到,下過雨的山坡上、石縫中到處都是,形狀顏色如木耳,肉嘟嘟的透著明亮,撿回家後漂去草介,做菜做湯、包包子都可以,味道特別鮮美,一種天然的植物肉,今生都是我的最愛。近幾年,有關部門認識到了八公山的歷史價值,在保護、開發、建設的基礎上,建起了4A級地質公園,每年遊人如織,使這種自然生長在山裡的菌越來越少見了,也沒有聽說人工可以培植它,所以,地衣皮完全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奢侈品。有營養專家說它具有降血脂、血糖的功效,那時也不知道,反正進山後,逮住能吃的就儘管弄來家,留做填肚子。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再就是採蘑菇了。秋天的八公山,藍藍的天上,幾片白雲漫步空中,似煙塵如霞黛,隨風飄逸;它們一會兒打開一會兒聚攏的歡快行跡,演繹著山明水秀的亮麗景緻,把我八公山山脈,呈現的錯落有致。楓葉紅了,百草金黃,松柏依舊青春,山體在雲霞霧罩的氳氣中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隨意跑向一座小山頂,亮開喉嚨來那麼一嗓子,群芳和琴飛鳥旋盤,灰兔子翹首笑我憨;再一聲,空靈激盪,大地顫微微,淮河水碧波粼粼,舟帆點點…。眺望著五彩山巒,呼吸著山林裡特有的泥腐味,撥開蒿草,瞧見樹下藏有幾朵似露非露的小“傘花”,蹦來跳去的我,……。而今想起從前多少事,心中好似打翻了五味瓶。

八公山胸懷博大,無私奉獻著自己的一草一木,給予了我生命,賦予了我情感,真誠的感謝您,我會用一生的情懷,來放歌讚頌這片醉人的山川。

-

淮南記憶:七十年代,我們在八公山中乾的那些搗蛋事

作者簡介:廖麗,女,淮南市作家協會會員、謝家集區作家協會秘書長。曾在《作家天地》、《映山紅》、《淮南文藝》、《淮河早報》等報刊上發表作品,曾獲《淮南文藝》2013年度優秀小說二等獎,獲風起中文網2016年“苗夫之韻”散文徵文比賽一等獎。

-

(《八公山風光》攝影:陽光一點)

(本文由八公山作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