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美国创造的通信行业里,为何他们在5G领域风光不再?

4 月 3 日,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Verizon 宣布,即日起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城市核心地区部署「5G超宽带网络」(5G Ultra Wideband),比计划提前一周推出。其官方声明里强调,这两个城市的 Verizon 客户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将5G智能手机连接到5G网络的人」。

Verizon 的上述宣言无法掩盖一个事实:美国在 5G 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都以其繁荣的通信业闻名于世:从单线电话的发明,到贝尔发明现代电话,继而 AT&T 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

如今,通信领域正在步入 5G 时代。

5G 网络将被应用在物联网、自动驾驶和虚拟现实等多个前沿领域,被认为是可以全面改变人们生活面貌的技术,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对美国来说,可以说非常不利。

1996 年电信法案的后续影响

在 5G 时代这关键的一局,美国没有一家能与诺基亚、爱立信以及华为相抗衡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那么,美国的通信行业究竟是如何在十年间渐渐衰退的呢?

在由美国创造的通信行业里,为何他们在5G领域风光不再?

或许,我们要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政策放开说起。

1996 年由克林顿政府颁布的电信法案,使美国电信市场全面开放,由垄断走向全面竞争。AT&T 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一些小的运营商也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让消费者有机会获得最便宜的服务。

与此同时,该法案也允许多种通信标准进入市场。一开始,这种开放的通信标准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 AT&T 公司分拆通讯设备业务,成立了朗讯科技,随即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募股就获得30亿美元资金,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 IPO。

通过提供带有网络设备的新产品,朗讯科技的收入增长迅速,最初,他们提供 CDMA、TDMA、GSM 和 AMPS 等各种通信标准的适配产品,但这也意味着难以形成收益规模。最终,朗讯决定只保留 CDMA 和 UMTS 两种通信标准的适配产品。然而,这两种标准最终没有被欧洲和亚洲大多数地区采纳,导致朗讯的市场扩张严重受阻。

混乱的标准导致竞争力下降

欧洲早在 1987 年就统一采用 GSM 作为移动网络标准,而美国一直更乐于采用多种自由的通信标准——由运营商自己决定。例如Verizon 和 Sprint 采用的是高通的 CDMA 标准,而 AT&T 和 T-Mobile 采用 GSM 标准。

在由美国创造的通信行业里,为何他们在5G领域风光不再?

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一个消费者购买了 Verizon 的产品,想要更换别家运营商的话就得连手机也换掉,很可能一家只支持 CDMA 网络,另一家只支持 GSM。美国手机通讯市场对于其消费者来说,就像从前的西部荒野。

而像朗讯和摩托罗拉这些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分期购机或升级服务的厂商,就更容易遭遇困境。

朗讯科技曾为消费者无法如期偿还的坏账买单7亿美元,随后又为 WinStar 无线网络公司填坑 20 亿美元,WinStar 公司已在 2001 年宣布破产。除了这些,朗讯还有不成功的收购缠身,终于在 2006 年,与法国 Alcatel 合并成立阿尔卡特朗讯科技,却又在 10 年后,被诺基亚收购。

曾名噪一时的摩托罗拉也没能摆脱被收购的命运,2010 年,诺西(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现更名为诺基亚网络,是一个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原本由西门子公司的通讯集团与诺基亚的网络事业群以50%/50%合资在2007年合并而成。)公司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业务。

在由美国创造的通信行业里,为何他们在5G领域风光不再?

没有美国厂商的 5G 设备市场

美国通信厂商似乎一直认为不可能产生一种全球统一的通信标准。上世纪 90 年代到 2010 年间,美国移动通信业在极其短暂的繁荣后,开始持续下滑,不再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此时,包括华为在内的新生代电信设备公司开始快速崛起。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还有思科这样的巨头。确实,思科目前仍是一家庞大的无线通信公司,2018 年收入达 493 亿美元。但要知道,思科的大部分业务是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基础设施平台,而非核心通信网络。

在由美国创造的通信行业里,为何他们在5G领域风光不再?

美国本土已没有可用的5G设备供应商,AT&T、Verizon 和 Sprint 等公司只能与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等建立合作。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就像前 AT&T 员工、《The Fall of Telecom》一书的作者托马斯· 劳里亚所说的,「我们的通信业到底怎么了?这是我们一手创造和建立的,而现在被人记住的只有失败。」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