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斯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後,霸佔了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卻沒有霸佔哥哥李建成的太子妃鄭氏,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有這麼兩點。
首先第一點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鄭氏並不願意委身於李世民。因為鄭氏本來李建成繼位後都是母儀天下的皇后的,如果委身於李世民就只能和楊氏也就是後來的小楊妃一樣當一個沒有名份的妾,就是從地位的落差來看鄭氏也是很難過這道坎的。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後鄭氏做不成皇后了心裡別提多恨了,而更恨的是自己的兒子本來將來也是非常有可能要繼承皇位的,結果卻被李世民給殺了,再加上鄭氏可能和李建成也夫妻情深,因此但凡鄭氏有點恥辱之心也是不可能願意委身李世民的。
第二點就是鄭氏畢竟是李世民的長嫂而俗話說長嫂如母如母啊!特別是李世民他們兄弟的母親竇氏早早的就去世了,因此在唐朝建立前鄭氏這個長嫂對李世民他們兄弟可能平時多有照顧,這些都讓就算是李世民也很難過心理這道坎,要知道李世民畢竟是不如他的後輩唐玄宗這麼厚顏無恥霸佔自己的兒媳的。
更何況李世民如果霸佔了弟媳還不算還要霸佔長嫂引起的非議就更大了,儘管唐朝胡風很盛恐怕也是在難以接受李世民如此行徑的,因此李世民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大敢霸佔鄭氏了,而楊氏就不同了畢竟自己的弟媳比自己輩分小就算霸佔了引起的非議也更小。
執斧傳播開天名
李淵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根據歷史記載,李世民是他的第二的兒子,在發生了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便當了皇帝。
按理說,歷代皇帝的寶座都是由太子繼承,李世民並不是長子,所以剛開始這個位置是李建成的。然而李世民在當秦王時,是十分有才能的,並且贏得了不少人的支持,此外,他的作戰指揮能力也很好,名氣一度超過太子。
太子慢慢對他心生不滿,兩人之間矛盾越來越深,於是太子便和李元吉聯合起來想要除掉他。
李世民當然也不示弱,他也做好了打仗的準備。就在公元626年的一天,雙方在玄武門進行了大戰,李世民事先早已買通玄武門的守衛常何,二者裡應外合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覺得自己再不逃就沒命了,可在逃跑時被李世民手下尉遲恭一箭射死,就這樣李世民自然而然登上皇位。
一提到玄武門之變,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始作俑者就是李世民,但其實真正的策劃者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本身對皇位並不感興趣,可他的父親兄弟都認為他要篡奪王位,他的幾個兄弟也聯合起來針對他,他完全處於劣勢沒辦法才做出這樣的狀態,四面包圍,情況也真的是很緊急,他也是被逼得沒辦法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登上皇位後,為了解除後患,他把自己的親侄子們全部殺掉,不留活口,他也不願看到玄武門的事情再度重演。
李世民殺死兄弟本就是無奈的舉動,他對兄弟們的後代以及女眷都沒下過毒手,再加上這些人對他也沒有什麼威脅。然而對於太子妃和齊王妃,他的態度就不同了。
齊王妃雖然之前的地位很高,但是生活在唐朝後她的地位就不值一提了,可她憑藉著自己的美貌吸引了李元吉,被封為齊王妃。
在李元吉被殺死後,李世民覬覦她的美貌,心裡就想娶她,甚至還想立為皇后,最終在魏徵的勸阻下才作罷。
然而對於太子妃,李世民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他的妻子鄭觀音是生活在北魏的大氏族甚至還與其他氏並稱為五姓七家,即使他是皇帝,但李世民自然也不敢輕易得罪,和他們作對的。
而李世民為何霸佔其他王妃,唯獨不向太子妃下手,這裡面原因有很多。
1、李唐繼承魏晉時期的傳統,當時的曹操自己很多帝王都會佔據戰敗者的家室,這樣一來,大家都會覺得恍然大悟。
而且李唐家族中本來就帶有少數民族的血統,他們身上也有很多胡人的傳統,胡人對男女之事本身也是很開放的。
2、楊氏長得的確很吸引人,李世民非常想要娶她,李世民對這位楊氏的確非常喜歡,甚至讓李世民瘋狂到想要立她為後。
再加上楊氏是楊雄的侄孫女,背後的政治勢力很大,通過她來拉攏貴族也是情理之中的。
3、鄭觀音之前就一直跟隨太子,她覺得自己一定是皇后,可惜在玄武門之變中,丈夫被殺,夢寐以求的願望破滅了,她自此對皇帝有了非常深的仇恨,於是她決定閉門不出,獨自守寡50多年,安然度過後半生。
4、至於李世民為何不敢向鄭觀音是唐朝太子妃下手,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屬於鄭氏,鄭家在當時的地位也是李世民不敢輕易得罪的,但是當時的人還是很講究輩分的,所以即使唐朝很開放,也怕是難以接受他這樣的行為,因此這位太子妃一生安然的為李建成守著節操。他這個人還是很講義氣的,他兄弟的妻子們最後結果都還是很好的。
小小嬴政
作者無意為李世民洗白,政治鬥爭十分殘酷,李世民殺害兄弟,逼迫父親,確是不忠不孝之舉,但他對待兄弟的老婆還是很客氣的,李建成、李元吉的老婆結局都不錯。
李世民對兄弟侄子,趕盡殺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是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經過縝密謀劃,發動“玄武門之變”,他親手射殺太子李建成,尉遲敬德又射殺了齊王李元吉,取得關鍵成功。
隨後,尉遲敬德又率兵逼迫李淵,李淵無力反抗,被迫冊李世民為皇太子,自己成了傀儡皇帝,又過了一段時間,宣佈“禪位”給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斬草除根是自古皇位爭奪的不二法門,李世民更是貫徹到底,他把李建成的5個兒子、李元吉的5個兒子,也就是自己的10個親侄子全部殺害,從宗室除名,製造了滅門慘案。
李世民還準備幹掉李建成、李元吉的100多名親信,但為玄武門之變立下大功的尉遲敬德勸告李世民適可而止,安定人心,李世民接受了他的意見。
民間傳說兄弟侄子的冤魂們常在夢中索命,李世民睡不好覺,派尉遲恭與秦瓊兩名大將擔任寢宮門前守衛,但兩人畢竟不能每晚上班,於是繪製兩人畫像掛在門口,以為代替,這便是後世門神的由來,如今的門神大多仍是兩人的形象。
李世民對嫂子弟媳,手下留情
對兄弟侄子大開殺戒,對女眷就手軟多了,李世民把原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則全部沒入宮中,大多數成為宮中奴婢,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正妻待遇比較特殊。
1,李建成的正妻、太子妃鄭觀音,被李世民安置在長樂門居住,撫養李建成的遺孤女兒,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間才去世,享年78歲,絕對的高壽而終。
2,李元吉的正妻、齊王妃楊氏,天生麗質,被李世民納入後宮,給李世民生下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李世民對楊氏倍加寵愛,甚至想把楊氏冊為皇后,後來考慮到影響不好,在魏徵的力諫下放棄,因為沒有正式封號,宮中稱其“巢剌王妃”,名義仍是李元吉的妃子。
李世民為何過嫂子弟媳
作者認為有如下三點原因:
1,古代傳統慣例使然。古代滅門誅族之刑,一般均針對成年男性,幼年男性和所有女眷都不在其中,因為女性只是附庸,根本成不了大氣候。女性的命運一是被罰沒入宮為奴,二是被投入官辦青樓充當官妓,只有少數能避免上述悲慘命運。
2,兩女家族勢力影響。太子妃鄭觀音出身北朝望族滎陽鄭氏,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齊王妃楊氏出身高貴,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乃北朝“四貴”。鄭、楊兩家在隋末唐初仍有很大勢力,李世民出於籠絡豪門世族的考慮,也不便對自己的嫂子、弟媳略有造次。
3,皇室風氣開放所致。李唐皇室有北方胡人血統,思想和風氣十分開放,並不特別在意倫理綱常,兄弟死了,繼承其妻妾的“收繼婚”十分常見,加上齊王妃楊氏天生麗質難自棄,李世民因此將她納入自己後宮,甚至讓對方給自己生兒子的舉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我們看看歷史上那些以武力奪位的皇帝,就會發現他們斬草除根的狠辣程度跟李世民如出一轍,甚至更勝一籌,而他們對待女眷的方式也不比李世民更聖潔,所以說李世民對待嫂子和弟媳的做法不足詬病,這是歷史的習慣。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唐朝初年因為皇位繼承權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最終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的取得了皇位的繼承權。取得皇位的李世民並沒有放過自己哥哥和弟弟的孩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個孩子最終都被李世民殺害。當時李建成僅僅38歲(古人虛歲),李元吉僅僅24歲,他們的孩子中有的還是嬰兒。李世民殺害了10個侄子之後,還娶了自己弟弟的老婆楊氏。雖然娶了弟妹,但李世民對嫂子卻網開一面,允許她出家了。
唐朝的婚戀思想開放,李治娶了父親的小老婆,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兒媳婦,這些在當時都不屬於什麼有傷風化的大事。既然連弟妹都已經娶了,李世民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嫂子一起收入後宮呢?其實李世民不把嫂子收入後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嫂子鄭觀音的家族實力很強大。鄭觀音出自名門望族,李世民剛剛發動政變,地位還不夠穩定,正是需要穩定氏族的時候,並不想因此得罪北方的世家大族勢力,所以允許嫂子出家。
其次就是嫂子的容貌可能不如弟妹楊氏更加吸引人,楊氏出身隋朝沒落貴族,如果沒有十分的容貌肯定不會被選入齊王后宮。楊氏在後來和李世民非常的恩愛,李世民甚至想讓她做皇后,不得不說李世民對於弟妹可能是垂涎已久。一些人根據李建成的年齡認為李世民的嫂子鄭觀音年齡比較大了,甚至還有鄭觀音撫養李世民的謠傳。實際上鄭觀音和李世民是同一年出生的,所以不存在年齡的差距。不過鄭觀音和李建成屬於政治婚姻,政治婚姻是不考慮容貌的,鄭觀音可能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美麗。晉惠帝的老婆賈南風就是政治婚姻,史學家都忍不住要說她醜的讓人噁心,可是因為她的出身好,照樣能做到皇后。
最後就是鄭觀音對於李世民的態度非常反感,李世民殺死了鄭觀音的孩子,鄭觀音是一個講骨氣的女人。所以寧可皈依佛門,也不肯住進皇宮裡面。而楊氏則是在玄武門之變不久後就搬進了皇宮裡面,不僅和李世民發生了關係,還給李世民生了孩子。只能說楊氏在這一點上比起來鄭觀音差遠了,丈夫和孩子都被殺死,自己卻和仇人生起了孩子。
楊氏非常受李世民寵愛,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一度想要立楊氏為皇后。從這點筆者不禁要懷疑楊氏的個人魅力和她的權謀果然不一般。如果不是國舅爺長孫無忌為了李治的前途拼命勸諫,楊氏可能真的做了皇后,或者未來做上太后。
楊氏在唐太宗時期就去世了,鄭觀音在信佛之後一直不問世事,活到了78歲才去世。也許唐太宗去世的時候鄭觀音要好好的慶賀一番,從她給亡夫唸佛誦經五十年之久來看,她一生也不會原諒李世民的殺夫殺子之仇的。
鄧海春
李世民搶兄長的皇位一說,有點勉強了。李世民搶的兄長的太子之位,當時李建成還沒有當皇帝了。如果不發生玄武門之變,皇位的歸屬變數不大,即便如此,那也是好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另外,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目的只是想成為未來的皇帝,並不是搶女人。歷史上打了勝仗之後,第一時間進人家後宮尋找女人的只有曹操,李世民剛殺死了大哥和四弟就去人家裡霸佔遺孀,那還要臉面不了!他可是將來要皇帝的人,怎麼也得有點操守吧!
(唐太宗李世民)
其實,世人對於玄武之變之後李建成與李元吉家眷最終歸宿,存在誤解和偏見,認為李世民馬上就把大哥和四弟的女人都搶入了自己的後宮。其實,李世民並沒有那麼難看的吃相,畢竟馬上就是當皇帝的人了,即使再怎麼好色,也得顧忌一下在天下人面前的形象。而最終納為己有的只有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原因不復雜,楊氏肯定年輕漂亮,有吸引李世民的魅力。要不然,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漂亮女人多的是,怎麼可能會看上楊氏呢?
即便如此,李世民納楊氏為妻已經是繼位五年之後的事情,原因有兩點:一、玄武門之變的風頭過去了,此時納楊氏不但少了非議,而且還得感謝李世民又給了她享受榮華富貴的機會。二、當時楊氏正是如花綻放的年齡,李元吉去世的時候是24歲,楊氏又不是他的髮妻,年齡要比李元吉小很多。到了貞觀五年的時候,楊氏不見得超過二十歲,所以正是她的二八芳齡和如花似玉的容貌才打動了李世民。
(楊妃劇照)
反觀太子妃鄭觀音,公元614年嫁給李建成,當十六歲。到了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鄭觀音已經27歲,而且與李建成在一起的十三年間生過9個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鄭觀音當時的容貌和體型。如果再等到玄武門之變逐漸被世人淡忘的五年之後,鄭觀音都不知道憔悴成什麼樣了,李世民怎麼可能冒著被世人詬罵的風險去採一枝即將凋謝的花朵。不要不承認,男人是一個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的視覺動物,他們眼裡永遠都是二八年華的少女。
還有一個前後矛盾的觀點,認為李世民納楊氏是因為看重了她的家族背景,而沒有向鄭觀音下手是因為惹不起她背後的家族勢力。其實這個觀點很經不起推敲,道理很簡單,李世民的天下是流血流汗打下來的,並不是靠裙帶關係得來的。話說回來,僅憑兩個弱女子,能在弘農楊氏和滎陽鄭氏與朝廷之間產生影響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再說,李世民既然可以消滅隋末軍閥割據勢力,所謂的士家大族又拿什麼實力與朝廷抗爭?
(鄭觀音畫像)
所以,李世民霸佔弟王妃也好,沒有向太子妃下手也罷,原因並不複雜。拋開道德觀念,一個是嬌豔欲滴的花朵,另一個是韶華已逝的滄桑女人,李世民會選哪個?你會選哪一個?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玄武門事變當中,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為了斬草除根,李世民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個兒子全部殺死。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將李元吉的王妃楊氏招入宮中,名為讓其在宮中撫養李元吉的幼女,實為讓其衝當自己的情人。但是,李世民卻沒有將魔爪伸向自己同樣姿色出眾的嫂子,也就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這是為何呢?
雖然唐朝比較開放,但是也沒有到隨便就將親人的老婆據為己有的地步。李世民之所以讓楊氏進宮,是因為李世民真的喜愛楊氏。據史料記載,楊氏膚白貌美,端莊賢惠,性格溫和,頗有幾分長孫皇后的味道。
那麼有人要說了,李世民已經有了長孫皇后,為何還要楊氏?
因為長孫皇后所處的位置與楊氏不一樣。長孫氏是皇后,她必須識大體,尊女德,守家規法紀,難免有時候比較嚴肅;而楊氏則更像平常女子,生活化的事物才更吸引人。所以李世民對長孫氏和楊氏的愛是不一樣的。
那麼李世民愛楊氏愛到什麼程度呢?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堅持要立楊氏為皇后,還是魏徵出來勸誡,李世民才作罷。而且當時楊氏沒有任何名分,李世民直接將她往皇后的座位上按,這是真愛。
而李世民對鄭觀音一是沒有那麼喜歡,二是有了楊氏也不敢再把她也招進宮了。
鄭觀音十六歲嫁給二十六歲的李建成,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鄭觀音已經二十八歲了,而那個時候楊氏可能不到二十三歲。二十八歲在古代是孩子都快娶老婆的年紀了,姿色自然衰減地相對厲害一些。更何況李世民的主要敵人就是鄭觀音的丈夫李建成,李世民內心當然恨自己的這個大哥,當然也不想把他的遺孀放在自己的身邊。
鄭觀音的家族是北朝望族滎陽鄭氏,與李氏等七個姓氏並列為當時的七大家族。李世民登基的時候,根基未穩,鄭氏家族在朝為官者甚多,如果貿然將鄭氏納入後宮,很容易給自己樹立不必要的敵人。而楊氏就不一樣,他雖然是隋朝觀王楊雄侄孫女,同樣出身高貴,但楊氏家族已經沒落,這個跟鄭氏是沒法比的。這也是為什麼楊氏在宮中直到死也沒有獲得任何位份的原因之一吧。
李世民如果真的將鄭觀音納入後宮,其實他自己的親信這一關也是過不去的。當初李世民將楊氏納入後宮的時候,魏徵等人就曾多方勸誡,最後李世民找了個撫養幼女的由頭才搪塞過去。如果再將鄭觀音也納入後宮,這不就成了上下通吃麼,一個皇帝幹出這等欺男霸女的事,魏徵等人豈能善罷甘休。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鄭觀音也不願意入宮。鄭觀音跟李建成感情很深,為其生了六個兒子,其中一個早夭,其餘五個被殺,在感情上鄭觀音也是不能接受李世民的。據記載,李建成死後,鄭觀音寡居長樂門,獨自撫養李建成的女兒們。唐高宗時期,鄭觀音在長樂門逝世,在唐高宗的允許下,得以與李建成合葬,終年七十八歲。
至於楊氏為何能接受李世民,請參照我3月13日關於“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楊氏心理上怎麼能承受這種鉅變?”的回答。謝謝大家,歡迎參與討論!圍爐煮酒話春秋
在唐朝的統一過程中,形成了兩大勢力,一派是以李建成、李元吉為首的太子系,另外一派就是以李世民為首的秦王系。當大唐王朝的整體形勢穩定下來之後,兩大派系必然要一決雌雄,畢竟皇位只有一個。
勝者王侯,敗者寇,臨陣脫逃,也並不能平息事端,最終還是死路一條。所以,李世民決定放手一搏。
李世民奪位,斬草除根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他親率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門,伏擊入宮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結果,李建成被李世民當場射殺,而李元吉也被尉遲恭射死。數天後,高祖李淵做了太上皇,禪位給了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又毫不遲疑的將李建成的五個兒子,以及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部殺害。原本秦王府諸將,還準備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親信部下全部誅殺,幸得尉遲恭相勸,才保住了這些人的性命。
而太子和齊王的女眷,全被李世民沒入了宮中,其中就包括年輕貌美的太子妃鄭觀音和齊王妃楊氏。
太子妃、齊王妃均年輕貌美
據太子妃墓誌記載,鄭觀音的容貌如“程雲薦彩,喻日摛華。淑韻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 這太子妃絕對是一位溫柔而賢惠的絕色佳人呀。
而齊王妃楊氏,同樣是“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容貌非凡。
那為什麼李世民納了齊王妃楊氏,還生有一子曹王李明,卻沒有將同樣年輕貌美的太子妃納入自己的後宮呢?畢竟兩人都具有同樣的美貌。
看來,美貌不是主要原因。
唐初的婚俗觀念允許
唐朝,原本就是在五胡亂華之後,胡人的風俗當時在北方很盛行。而李世民早已經被認定帶有鮮卑血統,北魏、北周也都是鮮卑人建立的,自然在婚俗觀念上,受胡人的觀念影響較重。
在胡人進入中原之初,親兄妹、堂兄妹相婚,都很普遍,更不要說父死子繼了。漢朝的王昭君,不就是先嫁父親,再嫁兒子。
而兄弟之間的妻妾,相互繼承更是非常普遍,甚至是在漢人中。兄弟去世,大伯或者小叔納了去世兄弟的妻子,是很常見的習俗。
哪怕是在近代,一些民族還保留有“共妻”的風俗,就是兄弟幾人,只娶一位妻子。
因此,李世民納李建成、李元吉的妻子入自己的後宮,在當時不存在什麼世俗的約束。要不然李世民也不會納了齊王妃李氏之後,又想將李氏立為皇后,而且還大方的讓史官記錄了下來了。
看來,這個也不是主因。
兩人同樣出身於名門望族
太子妃鄭觀音,出身滎陽鄭氏。其家族最早可以追隨到西周時期的鄭國,東漢末年逐漸發展為望族。到了北魏時期,和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四大姓。在唐朝,滎陽鄭氏一共出了“十個宰相”。太子妃如果被李世民納入後宮,對鄭氏一族更有利呀,他們根本不會強烈阻撓。類比一下楊玉環、武則天,這點很容易理解。
齊王妃楊氏,同樣來自名門望族弘農楊氏,也是隋朝楊氏宗親,相比滎陽鄭氏,發跡的更早。西漢時,宗族就有人位居宰相,東漢時,數代人皆為太尉,時人稱之為“四世太尉”。在唐朝,弘農楊氏素有“十一宰相”世家的稱號。這麼看,楊氏家族也根本沒必要跟齊王妃切割清楚,如果齊王妃得寵,反而對楊氏一族有利呀。
看來,出身也不是主要原因。
既不是容貌,也非婚俗,更不是出身的原因,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李世民納了齊王妃,卻放過了太子妃呢?
主要原因出在太子妃鄭氏自己身上
據《續高僧傳·智越傳》記載,鄭觀音的父親鄭繼伯(也寫作系伯),信奉佛教,所以,才給女兒取名“觀音”。而鄭觀音受家庭影響,也信奉佛教,自然心情就會比較寡淡。根本不會跟武則天一樣,有那麼大的慾望,主動去勾引李世民和李治。
而在鄭觀音的墓誌中有:“寧窺寶匣,唯取鑑於緹緗;罕御芳鉛,獨莊情於禮訓。”可見鄭氏根本不貪戀富貴榮華,而是一名恪守禮訓的女子。同時還記載有:“巢傾穴毀,重承胎卵之仁”,這很可能是在李建成被殺時,她已經身懷有孕。
這……讓李世民去強迫一名孕婦,應該還沒到那個禽獸地步。
時間是治癒心理創傷的良藥。
等到鄭氏生下了孩子,再加上鄭氏的寡淡,即使貌美,也讓李世民提不起精神了。這時的李世民,根本就沒了剛殺死李建成,並霸佔其妻女時的興奮了。既然如此,李世民何不以禮待之。正因為這個原因,鄭觀音才被遷居別館,加以厚待,並在唐高宗時安然離世,終年78歲。
當然,也無需譴責齊王妃楊氏,畢竟她也只是一名弱女子而已。命運都掌握在李世民手中,她也無可奈何呀。
奕天讀歷史
眾所周知,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還有弟弟李元吉。這還不算,為了斬草除根,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個兒子,李元吉五個兒子,統統殺了。
真可謂“宮廷之內無兄弟”,李世民真是“心狠狠辣”。
但有意思的是,李世民把弟弟的老婆楊氏據為己有,納入了後宮。有人問了,為什麼太子李建成的老婆鄭觀音沒有被李世民“霸佔”,是奇醜無比?還是年齡太大?或是人家不同意李世民?
李建成老婆鄭觀音不醜,出生世家
鄭觀音出生在大家族,是滎陽鄭氏,這是當時全國極大世族當中的一個。
鄭觀音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可謂端莊秀麗,有國母風範。但是,李世民碎了她的夢。
鄭觀音恨不恨?非常恨;有沒有辦法?沒有。
鄭觀音的端莊美麗,可能並不合李世民的味口,因為已經有了“國母風範”的長孫皇后了,鄭觀音如果被娶了過來,往哪裡放?繼續放成太子妃,或者是後來的皇后,那麼長孫怎麼辦?
事實證明,娶妻娶德,娶妾娶色,端莊大方的鄭觀音不是李世民的菜,這一點李世民也和凡人一樣,最後把美貌突出的兄弟媳婦楊妃納入了後宮。
從這裡看來,李世民沒有將鄭觀音納入後宮,長得過於周正也是一個小原因。
鄭觀音年齡並不大
鄭觀音出生於599年,年齡比李世民還要小一歲。
當玄武門事變發生時,李世民28歲,鄭觀音27歲,年齡上來說是匹配的,如果雙方都同意,那共同語言是有的。
但是,相對而言,大多男人更喜歡青春正好的女子。楊妃年齡比鄭觀音更小,更青春,更靚麗。
有人說,無論哪個階段的男人,都喜歡24歲左右的女人。看來,李世民也是如此。因為他選擇了年齡更輕的楊妃。
至於鄭觀音,李世民除了尊重,沒有其它。看來,年齡也是一個小原因。
就算李世民願意,鄭觀音對李世民也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鄭觀音對李世民是無法接受的,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人殺了一個女人的丈夫,又殺了女人的孩子,那麼這個女人能願意嗎?
也許,僅僅是殺了丈夫,有些女人可能會被迫答應,但如果殺了她的孩子,而且不是一個,那麼絕對不會願意的。
就算把這樣的女人娶進宮,不被抽機會殺掉,那都得燒高香。
鄭觀音就是那個喪夫喪子的可憐女人,對於儈子手李世民,打死她都不會同意的。
這是最重要的原因,鄭觀音對李世民沒興趣,還充滿著對李世民的恨,這事李世民也能看得出來,所以沒有任何想要納入後宮的舉動。
而楊氏不同,楊氏雖然是李元吉老婆,但沒有給李元吉生過孩子。所以有喪夫之痛,但絕對沒有喪子之殤,而且和李元吉的關係好壞如何,還不好說。
於是,李世民將楊妃納入了後宮,和楊妃鑽了被窩,後來,還生了孩子曹王李明。
鄭觀音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1
鄭觀音最後活了77歲,善終,比李世民多活了26歲。
藍風破曉
李世民在唐初對自己家人做的哪些事,的確不厚道。
李世民搶走了原本屬於哥哥李建成的皇位,又搶走了原本屬於弟弟的王妃小楊妃,逼老父親退位後還又讓史官大肆抹黑李淵。李世民做的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確應該受到譴責。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李世民的努力,唐朝怎麼會那麼興旺發達,貞觀之治22年,讓中國大部分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周邊的各民族各部落紛紛稱臣納貢,稱李世民為天可汗。能做出這樣成就的皇帝,縱觀中國3000多年曆史,也難見到幾個吧?
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極其殘忍的殺死了哥哥李建成,部下尉遲敬德又殺死李元吉。隨後,李建成的5個兒子,李元吉的5個兒子,也全部慘遭滅門!李自成的皇位,就這樣在兄弟侄兒們的鮮血上面建立起來了。
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兒們,李世民卻沒有過分為難。
李建成的女兒也有5個,只有此女李婉順比較有名。李婉順4歲時,父親被殺,五個兄弟也被殺。《舊唐書》記載“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並坐誅。”李婉順姐妹5人都被廢為庶人,不過,李婉順17歲時,被封為了聞喜縣主,相當於親王之女,如果李建成早早恢復息太子封號,她就能當郡主了。李婉順嫁給了河北人劉應道,劉應道曾擔任吏部郎中,兩人琴瑟和諧十分恩愛。
李建成的妻妾中,只有太子妃鄭觀音留下了名字,關於李建成子女的信息,也大都來自於鄭觀音的墓誌銘中。李建成總共有過11個孩子,死的時候是38歲,常理推測,這11個孩子不可能全都是鄭觀音生的,但其他妾室沒有留下名字。
李元吉的5個兒子被殺,5個女兒也活了下來,而且命運還都不錯。新野縣主李令,字淑絢,嫁河東裴重暉,裴家是宰相世家;和靜縣主,嫁薛元超,薛元超是薛收之子,薛道衡之孫,也是官宦詩書世家;壽春縣主,嫁楊豫之,楊豫之是長廣公主與楊師道之子,公公婆婆一個是姑姑一個是舅舅,差不了;文安縣主,嫁段儼,高密公主與段綸之子,也是皇親國戚之家;歸仁縣主,嫁天水姜氏,長道郡公之第二子。
李元吉的妻妾中,也只有巢王妃小楊氏留下了名字。小楊妃是隋煬帝的孫女,李世民宮中本來就已經有一個大楊妃了,那是隋煬帝楊廣的小女兒。小楊妃在李世民宮中很受寵,成為貴淑德賢四妃之一。李元吉家的女兒們命都比較好,大概和小楊妃有很大關係。
鄭觀音沒有被李世民霸佔,分析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鄭觀音出自滎陽鄭氏,是延續數百年的世家大族。從東漢的鄭渾、鄭泰開始,滎陽鄭氏一直人才濟濟,政治經濟勢力不俗,北方士族都以娶到鄭家女兒為最大榮耀。在唐朝,滎陽鄭氏有十一人為宰相。這樣一個大家族,可不是由著李世民想怎樣就怎樣的。
2,李建成雖死,但是太子黨舊人太多,李世民想做出一點業績,就不得不重用太子黨舊人。太子黨舊人中,最受重用的就是魏徵和李安儼。李世民對魏徵幾乎是言聽計從,沒必要為了年老色衰的鄭觀音和他翻臉。李安儼娶了鄭觀音的妹妹,在李世民那裡也受到重用,後來因為參與李承乾叛亂被殺。
3,小楊妃和鄭觀音最大的不同,就是背後的家族和勢力不同。小楊妃背後是不斷沒落的隋朝皇族,弘農楊氏總是迫不及待和他們劃清界限,齊王李元吉本來手下就少,能保護小楊妃的更是沒有。
正是因為鄭觀音背後的力量太大,李世民不得不考慮。所以,鄭觀音能夠平平安安守寡50年,78壽終正寢,活的比李世民還長。
福禍相依,小楊妃在李世民那裡受寵,不僅給五個女兒帶來了福報,還給李元吉留下了嗣子。
小楊妃給李世民生下了第14子曹王李明,李世民後來還把這個孩子過繼給了李元吉。所以,李元吉實際上是有後人的。李建成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亂世中的女人,就像無根的浮萍,做小楊妃好?做鄭觀音更好?見仁見智,你覺得呢?
歷史知事
權力爭奪歷來十分殘酷,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戰。李世民殺兄屠弟逼迫父親退位,還誅殺十位親侄兒,霸佔齊王妃,手段十分毒辣有效。但以此事來認定李世民不忠不孝則有失偏頗,因為李世民不反擊李建成,那麼死的就是他以及他的兒子們,他的妻妾也會被李建成據為己有。李世民沒有向太子妃鄭氏下手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鄭氏對李世民沒有威脅,且地位較高;其二鄭氏出身名門望族,孃家勢力十分強大,因此不宜動手誅殺鄭氏。
李世民是大唐帝國的實際締造者,他權威極大,軍隊對他的擁護極高。因此李世民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心頭病,也令皇帝李淵十分忌憚。天下承平之際,李淵支持李建成對李世民下手,意圖一舉擊潰李世民的勢力。生死存亡之際,李世民當機立斷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又領兵逼迫父親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惟其如此,李世民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跟權勢,晚一步他就會身首異處,家破人亡。
李建成跟李元吉的十個兒子都是潛在的威脅,難保他們以後不起兵造反或者謀刺李世民,因此李世民下令誅殺十個侄兒,那怕李淵苦苦哀求都無法改變他的意志。對於太子府跟齊王府的女眷,李世民手下留情,將她們收入宮中生活。太子妃鄭氏出身名門望族,美麗端莊,她不願意侍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將她安置在別處,扶養五個女兒長大成人,鄭氏寡居五十年後才去世。太子妃鄭氏名叫鄭觀音,她孃家是世族,勢力十分雄厚,貴為皇帝的李世民為不願意輕易得罪。
齊王妃楊氏麗質天生,美麗無比,李世民見而而悅之,於是楊氏成為李世民的情人,儘管名義上還是齊王妃。楊氏也是名門望族出身,家族勢力十分龐大,李世民與楊氏交好也是為了籠絡楊家人。楊氏為李世民生育孩子一個兒子,就是第十四子李明,受封為曹王;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想立楊氏為皇后,魏徵以死相諫才作罷。李唐皇朝有鮮卑血統,因此有許多胡人的風俗習慣,娶弟媳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