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他鋤奸歸來,領命創建義勇軍,修築工事準備和日軍決一死戰

小說:他鋤奸歸來,領命創建義勇軍,修築工事準備和日軍決一死戰

第十六章 參加義勇軍 鐵血出征

黃莊戰鬥後,在回到營地後的第二天,老北風下令召開了公審大會,在公審大會上槍斃了大漢奸龍印清和日本顧問倉井。

公審大會結束之後,將民眾自衛軍這支漢奸部隊的旗幟印章交給了王延文,對王延文說道:“你和馬聯絡官的任務完成了,但東北這塊地方我們是不走了,這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還要在這裡戰鬥,還要有一天把鬼子趕出去,你們回去請轉告黃顯聲將軍,我老北風只要一天在,就不會停止一天戰鬥。”這次戰鬥讓我看到,中國有你這樣的年輕人,這日本人就別想那麼容易佔領中國!

公審大會當天下午,王延文和馬馳就告別了老北風,他們向老北風敬禮離去,表示對這位綠林好漢英勇抗戰的敬佩和尊敬,老北風指示由馮大慶送著他們直到過了敵佔區。

馮大慶送著他們直到十里地,對王延文和馬馳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兄,馬兄,後會有期。

王延文和馬馳同時也說道:後會有期,以後並肩作戰。

馮大慶目送著王延文和馬馳的馬飛奔在遼西大地上,直到已經和遠處融為一體。


兩天之後的錦州,王延文和馬馳向黃顯聲彙報了在黃莊的戰鬥,黃顯聲得知活捉了龍印清和倉井之後,連續說了三個好字。說完對王延文和馬馳的所做表現表示表示讚揚。

黃顯聲高興的對他們說:“你們幹得好啊。黃莊一戰狠狠打擊了這些土匪和偽軍的氣焰囂張,龍印清這個大漢奸被處決了,等於說是卸掉了這幫日本鬼子在遼西地區的一隻手,幹得漂亮!”

隨後黃顯聲又說道:“我現在以遼寧省警務處的名義委任你為遼寧抗日義勇軍獨立營少校營長,馬馳任上尉副營長。駐守錦西,目前局勢吃緊,所以獨立營雖然是最近剛組建的一支部隊,人數和裝備都不太齊整,但也要拉的上去能打仗,獨立營成分複雜,你去好好訓練訓練他們。這可是一副重擔啊。”

虛歲23歲的王延文被任命為遼寧抗日義勇軍的獨立營營長,但是他知道這實際上並不是一支正規部隊,該營並不滿編,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錦州地區的主要指揮黃顯聲為了擴編部隊,以警務處的名義大發委任狀,授予了一堆官職,幾個月時間內就新編了20多路義勇軍和一大堆司令。

以至於遼寧抗日義勇軍總體來說並不是什麼正規部隊,除少數為東北軍以外,絕大部分為都是土匪,還有農民工人,稍微好一點的是公安警察部隊改編過來的,戰鬥力比較差。

比如王延文所領導的這支獨立營,總人數並未滿編,全營一共只有兩個連,實際人數不過200多人,這200多人當中成分卻十分複雜,就如同當年他在山林警備隊當隊長一樣,王延文的這個獨立營200多人當中有30多人是之前南滿路的鐵路警察,還有100多人是以前的土匪,還有40多人是以前各村各戶的保甲隊,其實就是所謂的農民,有的甚至連槍都沒開過的農民。只有一個班的戰士是真正的東北軍士兵,這個班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曾經參加過江橋抗戰,後來所在部隊被打散了,這支部隊當時的連隊就剩下這麼一個班所以湊在一塊組成了一個加強班。

王延文到這之後才發現,這支獨立營人手不足一支槍,全營沒有一門炮,唯一的重武器是清朝光緒年間遺留下來的兩隻大抬槍,這種清朝年間遺留下來的武器,全長兩米多,本來早就應該在抗戰當中拋棄的,但是這個時候由於缺少重武器,只好讓它發揮餘熱。

這些士兵們穿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門,有穿警察制服的,有穿東北軍士兵制服的,最多的就是各色各樣老百姓的衣服。

王延文這個時候穿的還是警察總隊的黑色制服,馬馳穿的是東北軍學員兵的制服,兩人雖然領了少校官和上尉官的委任狀但是並沒有軍裝發給他。

他和馬馳初步統計了一下,全營受過軍事訓練的還不足一半,王延文本身還想通過馬馳讓馬馳好好訓練訓練這些人員,讓他們熟悉一下武器,懂得互相配合以及培訓,並且教會他們基礎的軍事技能。但是僅僅在這支獨立營成立第五天的時候,這支部隊就被委派到錦縣一個叫趙家堡子的地方駐防。

其實在這支雜牌部隊在開拔之前,錢興國特意來見了見王延文,問道:“你去駐防趙家堡子,有什麼要求麼?”

王延文對錢興國抱怨道:“錢長官,我們的武器裝備太少了,沒有重武器。我知道咱們現在裝備不富餘,但是我們獨立營連手榴彈和子彈都少的可憐,一旦有鬼子和偽軍摸上來,恐怕頂不住啊。”

錢興國為此也很犯愁:延文啊,我知道你的處境很難,但是無論如何你一定要給我在趙家堡子堅守一段時間,日本人馬上就要進攻錦州了,趙家堡子這塊是進攻錦西的橋頭堡,我現在給你批條子,你從軍火庫拿一萬發子彈,一千枚手榴彈,我這個職務權限只能是這麼大了。

錢興國這純粹是真心實意的在幫助王延文,但是整個義勇軍都在缺少槍支彈藥,它能幫助的也只有這麼多。所以當錢興國給出這個條子之後,王延文立刻立正敬禮:謝謝長官。

王延文在趙家堡子的這個地方駐防了整整半個多月都沒有見到任何敵人,實際上從錦州到來的通訊兵每隔兩天的時候就來通報一下日軍的動向,最近他們告訴了王延文可能有一股偽山林警察隊通過趙家莊,讓王延文提早做好準備。

事實上,王延文早就一直在做防守的準備,他召集了所有在事變前參戰的官兵將他們分配到各個班排裡,同時馬馳訓練了一批之前做過獵手和參戰的,而且槍法好的士兵組成了一隻精準射手分隊,由營部直接指揮。一旦戰鬥打響,這些精準射手分隊就會在山谷兩側的制高點側擊進攻敵軍。

趙家堡子是一個地勢比較開闊的地方,地理位置較高,而進莊的地方只有兩條道路,山路崎嶇不好走,最直接的能從敵人來犯的方向就是村西口的一個大的土路面,從這個土坡上可以輕鬆的看到進村的人,所以站在村西口的土坡上兩側的山包上,視野極佳,可以清楚的看清進村的方向。

王延文命令官兵將兩個抬槍分別放在左右兩個土坡上,同時命令部隊在土坡上修築工事,馬馳卻對手下的這支部隊很不滿意,在土坡上修築的工事一天連一米都沒有挖下去,甚至直到王延文命令誰不挖下一米以下不準吃飯他們才動氣力氣來挖。

王延文站在土坡的高處說道:“我知道這是大冬天的,大夥都凍手凍腳的,土都凍上了,可是鬼子馬上就來了,大夥來這裡不就是為了打鬼子麼?我在奉天城和鬼子打的時候就見到過鬼子的炮,你們工事修的不牢靠,鬼子的炮彈來,炸死的就是你們。說完王延文親自在土坡上開始修築工事。

為了讓這些清朝的抬槍發揮威力,王延文開始讓使用抬槍的士兵進行標定射擊。經過了幾次試驗射擊,終於將槍口固定在一個位置,從這個位置射擊可以輕鬆打中山坡下的集群目標。

並且讓馬馳的特等射手分隊在村口兩側組成交叉側射火力。

同時還將一批身體素質好和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突擊分隊,突擊隊一共有十二人組成,都是打過仗的老兵,這些人準備從背後突襲,王延文知道,敵人如果從西面進村的話,自己帶領突擊隊大概需要二十分鐘才能從山後翻過去,為此王延文帶領這十二名突擊隊員每隔兩天就從村裡跑到西山口,每次這些突擊隊員都累得上吐下瀉,當馬馳問道為何如此訓練這支突擊隊時,王延文的回答只有一句:突擊隊是我們最後一道防線。我現在擔心的是我們的部隊面對小鬼子的正規軍一觸即潰!

馬馳沒有接話,因為在他的內心也在擔心這同樣的事情。

似乎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充分了,也似乎有好多東西還沒有準備好,但一切都來不及再思考,一場大戰看來在所難免了!

《無銜之將之抗戰傳奇》是一部作者嘔心瀝血多年的精心作品,訴說了以王延文為代表的抗戰英雄在十四年艱苦抗戰的艱辛歷程,作者每每想起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不僅潸然淚下,萬望讀者朋友們垂閱,如有興趣可以加入書架,不足之處,請讀者朋友們予以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