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七十年,終於找到你 ——緬懷平津戰役中犧牲的烈士

梨花風起正清明,灑淚追思祭先烈。七十年前,平津戰役作為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歷時64天,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這場戰爭中,共有7030位烈士獻出了生命,犧牲在了共和國成立的前夜。七十年過去了,國家和社會沒有忘記先烈。

犧牲七十年,終於找到你 ——緬懷平津戰役中犧牲的烈士

犧牲七十年,終於找到你 ——緬懷平津戰役中犧牲的烈士

犧牲七十年,終於找到你 ——緬懷平津戰役中犧牲的烈士

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平津戰役紀念館秉持對歷史負責、對烈士負責、對家屬負責的原則,在建館22年間,致力於尋找遺失在時光長河中的佚名烈士,追憶英烈遺志,弘揚英烈精神。今年3月,為了緬懷為共和國流血犧牲的烈士,讓失散的烈士魂歸故里,平津戰役紀念館與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項目合作,向社會發布消息,為平津戰役中犧牲的、尚未聯繫到親人的烈士尋找後人。截至2019年4月3日,共為烈士發佈尋親消息145條。消息發出後,推薦閱讀總量近百萬,併成功找到其中7名烈士的家屬(河北3人,天津1人,黑龍江3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收到消息後高度重視,陸續找到3位烈士的後人,即趙淑堂烈士的女兒趙桂芝、呂剛烈士的外孫張海超、任寶發烈士的侄子任福純。2019年清明來臨之際,3位烈士的後人及齊齊哈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來到紀念館,祭奠在平津戰役中犧牲的齊齊哈爾籍烈士。活動中,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軍分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黑龍江省拜泉縣人民政府向英烈牆敬獻花圈。

平津戰役紀念館書記、館長王培軍將收集自津沽大地的熱土交到烈士親人手中,並動情地說:“七十年前,烈士們進關作戰,卻永遠留在了這裡。七十年後,終於找到了後人,團聚在紀念館。雖然骨灰遺骸難尋,但這些熱土是在烈士們為之拋灑熱血的地方收集到的,希望家屬能帶回家留作紀念。”烈士親人表示:“沒想到七十年了還能找到,我們終於在紀念館和親人團聚了,感謝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

沒有英烈血與淚,哪有吾輩安和康。平津戰役紀念館的犧牲烈士名錄牆上,現鐫刻了6828位烈士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曾是一個個英勇無畏的鮮活生命。紀念館人共同的心願,就是將7030位烈士的姓名全部鐫刻在名錄牆上。為了這個心願,22年紀來,共確認補刻了189位烈士。未來,紀念館仍將廣泛收集線索,一如既往地把烈士查詢、補刻和尋親作為重要業務工作。繼續奮鬥是最有意義的緬懷,對烈士遺志最好的繼承,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一個更強大的盛世中華,向英烈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