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有人說,《射鵰英雄傳》裡的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是個陰險小人。

也有人說,完顏洪烈養了楊康十八年,楊康認完顏洪烈為父並不算錯。

那麼楊康到底有沒有做錯呢?

楊康當然錯了,但是他的錯並不是認完顏洪烈為父,而是錯在他一直考慮的是個人的榮華富貴!

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假如我們不知道楊康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說他不論認楊鐵心為父,還是認完顏洪烈為父,都沒有錯。認楊鐵心,那是認祖歸宗;認完顏洪烈,那是報答養育之恩。

完顏洪烈雖然把楊康的親生父親楊鐵心害得很慘,但是畢竟養育了楊康十八年,視如己出,親生父親也不過如此了吧?楊康必然對完顏洪烈更親,而對楊鐵心完全沒有感情。完顏洪烈與楊鐵心的恩怨,並不需要楊康來負責。

如果只看電視劇,我們當然不覺得楊康的選擇有什麼問題。

但是,金庸在書中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楊康認完顏洪烈為父,考慮的是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是父子親情。

當楊康知道自己身世時,他本有機會殺了完顏洪烈給親生父母報仇,然而楊康想的是:“楊鐵心雖是我親生父親,但他沒給過我任何好處。難道我真的就此不做王子,和郭靖一般的流落草莽麼?”當完顏洪烈以榮華富貴誘惑楊康時,楊康立刻動心,便認完顏洪烈為父親了。

假如把完顏洪烈和楊鐵心對調,如果完顏洪烈是親父,楊鐵心是養父,楊康也會認完顏洪烈為父親,因為只有完顏洪烈能帶給他榮華富貴。

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楊康這個人無情無義,精於算計。楊鐵心對他沒有養育之恩,也就罷了,他母親包惜弱撫養了他十八年,可包惜弱與楊鐵心死時,楊康只磕了四個頭便毅然離開,連母親的屍體都不收斂下葬。如此薄情寡義之人,你相信他對完顏洪烈真的有什麼父子感情嗎?

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站在宋人的立場上看來,楊康是個認賊作父的小人,就算站在金人的立場上,楊康日後也必將是個陰險狡詐的亂臣賊子,絕非忠臣義士。

因為他的父親完顏洪烈是個野心家,他曾暗示楊康,當自己滅了宋朝後,下一部就是謀朝篡位,日後這大好河山都是楊康的,因此楊康才心甘情願地認完顏洪烈為父親。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完顏洪烈和楊康父子,想的就是用普通金國士兵的屍骨搭建一條登上皇位的階梯。到時候享受榮華富貴的是楊康,受苦受難的卻是普通的金國百姓。

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所以不論從什麼立場上看,楊康都是一個陰險小人。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楊康不認楊鐵心,是忘恩負義還是為報答養育之恩?其實是見利忘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