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歷史上所有皇帝或者國王年老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會有昏庸的表現?

鋼鐵般的歷史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我的回答更精彩 :

為爭奪皇帝之位他們血雨腥風,兄弟相殘,最是無情帝王家。得到權利驕奢淫逸,身心浸染不能自拔。歷史上的皇帝雖然不能說全部,但是確有很大一部分老年時候變得昏庸。即使是所謂的千古名君也不能倖免,如歷史上有名的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乾隆也是這樣。



第一,漢武帝老來昏庸,沉迷黃老巫蠱之術

漢武帝年事已高,懷疑周圍的人都在用巫蠱詛咒於他。 漢武帝沉迷黃老巫蠱之術,老來多疑,還認為有人想要害自己,從而引發了嬪妃之間的鬥爭。於是將“巫蠱案”交給自己的寵臣江充查辦。江充是個靠裙帶關係和裝出來“大公無私”而取信於漢武帝的小人。漢武帝相當放心地把巫蠱案交給江充來查,沒想到江充卻將個人恩怨融入到查案當中。



但是,這件事所牽連的其他事情遠遠不止漢室後宮這麼簡單,其中還有整個朝廷勢力的鬥爭。而那些被逮捕治罪的人,無論真實情況如何,誰也不敢訴說自己有冤。漢武帝恐怕根本不會想到,這件事情最終引發了“太子謀反”的驚天大案。而最後,漢武帝自己也妻離子散,眾叛親離,在後悔與沉痛中死去。

第二,李世民老來昏庸,中毒暴亡

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有人拍馬屁找了個印度頭陀獻給李世民。 事實證明,這個印度頭陀是個故弄玄虛的大忽悠,但他 長得龐眉浩目鶴髮童顏,唐太宗見了很驚奇, 一番鬼話還真就打動了李世民,遂給這個印度和尚安排住進了豪華的館驛,每餐都是豐盛的美食,天天有一大群下人侍奉著,生活不亞於帝王。



一些大臣直言進諫,想方設法阻止,但執迷不悟的李世明就是不聽。這傢伙故作神秘演練一年之後,藥配製好了,李世民非常高興,毫不遲疑地將藥全吃了下去,結果中毒暴亡。

一代明君千古帝王竟樣荒唐可悲、愚蠢糊塗的過早離開了人間。時年50歲。

第三唐玄宗老來昏庸導致安史之亂



開元后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汙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安祿山見唐室政治腐敗,武備廢弛,便於公元755年,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



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持下,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第四,乾隆皇帝老來昏庸,奢侈享受縱容貪官和珅



號稱十全老人,自己以為文治武功達到了巔峰的乾隆,長壽活到了89歲,和隋煬帝一樣都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國富民強的國家,減輕百姓的徭役賦稅,清朝國力達到了頂峰留下康乾盛世的美譽平定了邊疆地區的叛亂。七下江南,寫出了兩萬多首詩詞,到了晚年之時奢侈享受縱容貪官和珅,白蓮教起義不斷不得不派兵鎮壓只。



第五,絕對的權利必然帶來絕對的腐敗

絕對的腐敗離不開絕對的昏庸,所謂“真龍天子”一旦爬上皇位,就希望在這個唯我獨尊的位置上永遠保持下去。



當一個人的權利大到無人能夠節制的時候他就會犯下錯誤,英明的皇帝也一樣越是聰明越容易被矇騙,若是輕易相信巧言令色心思不正的人就會導致國家大亂。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逸聞秘史尋雅趣,名人奇事為鏡鑑。

神遊史海,煙波縹緲的古文舊典猶如取之不盡的珍寶異藏; 深耕文苑,浩瀚無際的老著新說卻似品嚐不竭的美味佳餚; 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的正書野史總有歎為觀止的悲歡離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聞雜談盡顯令人唏噓的酸甜苦辣。 它們或發人深思,或給人啟迪,或令人感嘆,或予人睿智。

君若有暇,不妨聽我娓娓道來,我願成為您忠實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閒暇時光。 以文會友,敬請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