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巴基斯坦抨擊印度,意圖在4月16日至20日對巴進行新一輪的襲擊?

幸福地帶2


如果巴基斯坦這條情報屬實的活,印度為何選在4月中旬晚些時候對巴發動襲擊呢?為何時間節點選得這麼“寸”呢?答案是為了大選而造勢——莫迪老道為了連任而打出的一張助選王牌,對敵人巴基斯坦的凌厲攻勢和無端強硬,可為莫迪凝聚不少人氣,增加不少選票。

因為從4月11日開始,有9億合法選民參與的印度大選將拉開帷幕,歷時40天。代表人民黨參選的印度總理莫迪,面對45年來最嚴重的失業率和農民收入暴迭的困境,一直以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而激發國內民粹主義者的支持。也就是說,主打巴基斯坦牌,是莫迪這次取勝的法寶之一。莫迪,可能要用硝煙炮火讓他的選票帶血。為了大選,為了連任,為了打敗老牌的國大黨,為了象5年前一樣取得歷史性的勝利,莫迪也是拼了。



印巴這對老冤家交惡50年。其根源已從克什米爾老問題轉變為對恐怖組織的新認同。

印度與巴基斯坦是一對老冤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關係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印巴分治後,印巴之間發生了三次戰爭。印度通過第3次印巴戰爭,印度成功地支解了東西巴基斯坦,並確定了自己南亞次大陸的絕對優勢地位,而巴基斯坦從此不得不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以抗衡印度。

印巴在克什米爾歸屬問題上的爭端,使得雙方對當地穆斯林遊擊武裝“穆罕默德軍”,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印度政府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本地穆斯林,卻把自己視為自由戰士和英雄,由於對恐怖主義的定義存在重大分歧,兩國曆史積怨又非常深,而且還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矛盾糾纏在一起,從而構成了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動亂之源。



2019印巴衝突,雙方互相炮擊誰也沒佔到啥便宜,印度總想撈回大國面子。

2019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爆炸襲擊,至少40名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士兵身亡,宗教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宣稱實施襲擊,印方指責巴方支持穆罕默德軍。2月26日,印度空軍12架戰機越過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轟炸穆罕默德軍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營地,巴基斯坦軍方當天擊落了兩架印度空軍戰機,並抓獲了一名落水的印度空軍飛行員。3月1日,為展現和平姿態,巴基斯坦將俘虜的印度飛行員主動送還,不過,主動示好並未讓兩國緊張局勢有所緩解,雙方仍不斷在互相炮擊,都說造成己方的平民傷亡。



2019印巴衝突,雙方誰也沒佔多少便宜。之後,在世界與論的壓力和大國如俄羅斯等的斡旋下,巴基斯林對“穆罕默德軍”等組織進行了打擊清理。如果印度真的要在4月中旬對巴基斯坦發動空襲,藉口當然是報復2月一箭之仇,印巴衝其量也是在爭議地區的小規模較量,真的大戰——比如第四次印巴大戰,暫時還打不起來。


書中有毒


4月7日,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表示,自己掌握了可靠情報,印度軍隊本月將再度襲擊巴基斯坦領土。

路透社披露了此條消息,從而引發了許多國家媒體的轉載報道,畢竟印巴先前在克什米爾的空中衝突,既有米格-21戰機被擊落,又有疑是蘇-30MKI戰機被打中,還有飛行員被俘虜並歸還,讓無聊中的媒體實實在在地炒作了一波,從而引發了讀者的強烈關注。

“情報顯示,襲擊將可能發生在本月16日至20日之間。”巴外長甚至時間都框出來,說得似乎說得有鼻有眼,儼然手中有大把證據在握的態勢,讓外界不得不擔心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會不會重燃戰火,南亞的天空將不再寧靜。

當然,巴外長並未對媒體透露其手中情報的確切來源,也沒有解釋為何掌握瞭如此明確的襲擊日期,只是說巴總統同意其向全國人民公開這份情報的存在。

根據印巴在克什米爾空中衝突以來,巴基斯坦對外界表落的信息來判斷,巴方公佈的擊落米格-21戰機都有視頻和圖片資料,包括俘虜了印度中校飛行員,事後證明都是實錘並未說謊。

反倒是印度軍方抬出了一具美製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殘骸,對外界說用米格-21擊落了巴基斯坦空軍的一架美製F-16戰機,事實上卻缺乏有效的視頻和圖片資料能夠證明。

但美國方面到巴基斯坦,經過嚴格審查以後,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鬥機一架都不少,美國對外界公開了審查結果,用事實打了印度軍方的臉,但印度依然堅稱用米格-21擊落了一架巴空軍的美製F-16戰機。

此舉,讓F-16戰機的聲譽受損,生產廠商洛·馬公司非常惱火,聲稱要起訴印度,但礙於要向印度推銷F-16改進型戰機,此事最終不了了之了。

作為軍迷個人判斷,巴基斯坦對外公佈的情報並非空穴來風,巴方一定是通過某種渠道獲此了此消息。

目前,印度即將面臨大選,莫迪政府應該會有兩手準備,倘若選情對己不利,非常有可能重啟印巴衝突,來激發印度民眾的愛國情緒,以此提升莫迪在大選中的支持率。


國平軍史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由來已久,想當年印巴同屬一個國家,由於宗教信仰不一,成為兩個國家〈上個世紀70年代,東巴不滿西巴的政策,在印度幫助下獨立成為孟加拉國),現在矛盾的焦點在克什米爾問題,英國撤走時,克什米爾上層王公傾向於印度,中下層以穆斯林為主,所以未對克什米爾歸屬作出決定,克什米爾以一個主權國家存在,而巴基斯坦首先打破了這種平衡,率兵進入克什米爾,克什米爾王公向印度求救,印度出兵,:印巴大打出手,最後通過和談結束戰爭,印度佔克什米爾3/5,巴佔2/5,克什米爾失去國家地位。從那個時候開始,印巴衝突不斷,每一次總是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恐怖組織發動恐襲,然後印度報復,巴基斯坦不敵,最後談判停戰。所以這一次又是這樣的情況,印度吃了虧,當然尋求報復,現在國際上正在要求雙方談判,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化干戈為玉帛,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的恐怖組織進行控制,保證克什米爾的安定,和平還是有希望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昨日(4月7日)對外表示,根據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的報告,目前印度國內正在策劃再次對巴基斯坦進行襲擊,而襲擊的時間大概在4月16日至4月20日之間。庫雷希還表示,目前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已經同意公開這個情報!

巴基斯坦在這個時候公開這樣的情報,是為了阻止印度再次對巴基斯坦進行襲擊,如果印度非要襲擊,那麼巴基斯坦已經準好了準備,再次讓印度軍隊有來無回,巴基斯坦軍隊就應該強硬一點,好好教訓一下印度。聽到這個消息的印度總理莫迪一定會非常驚訝,為什麼自己國家的軍事機密就這樣的被洩露了,自己的行動計劃被拆穿了,就不能在預定的時間去襲擊巴基斯坦了,莫迪臉上無光呀!

自從巴基斯坦擊落了印度的戰機,俘虜了巴基斯坦的飛行員,莫迪就開始不依不饒的要找巴基斯坦算賬,就算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已經做出了妥協,莫迪也不為之所動,還是繼續對巴基斯坦採取敵視的態度,並大規模調兵遣將,擺出一副要打的樣子。實際上,莫迪對巴基斯坦如此敵視,是因為離印度的大選越來越近了,而自己的政策目前效果不明顯,對手又不甘示弱,只有做這種傷害鄰居的事來提高自己在印度的威望!

所以,在4月16日至20襲擊巴基斯坦這種事情,莫迪一定會改變計劃,在其它時間段去襲擊克什米爾地區的巴基斯坦軍隊。印度和巴基斯坦這樣緊張的局勢,在印度大選沒有結束之前,我看是難以恢復平靜,說不定在大選期間,莫迪一旦發現對自己不利,又會開兩炮發洩一下。所以不管印度準備什麼樣的招數,巴基斯坦都不能放鬆警惕,隨時防著印度來襲擊!

克什米爾地區的矛盾已經困擾了印巴兩國幾十年,在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上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印巴兩國是不可能和諧相處的。因為克什米爾的戰略性太強,印巴兩國如果沒有周邊國家的調停,或許早就演變成一場印巴大戰!


老鱷魚觀天下


怎麼看待巴基斯坦拼擊印度4月16日至20日將對巴基斯坦進行新一輪襲擊?

為什麼印度要對巴基斯坦進行新一輪的襲擊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印度大選的需要。印度總理莫迪似乎需要炒熱印巴局勢,展示自己的強硬姿態,來獲得印度民族主義的支持。為自己的連任利用國家利益,假公濟私,不惜將國家引向對外戰爭的邊緣。

第二,印度此次因克什米爾武裝分子對印軍車隊的襲擊引起。印度借題發揮指責巴基斯坦支持和窩藏了恐怖分子,打擊巴基斯坦有利損壞巴基斯坦的國際聲譽,樹立起自起打擊恐怖主義份子的良好形象,這大概是印度的意圖,至於人們會怎麼看待這次印度襲擊巴基斯坦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印度隨著這幾年經濟迅速增長,形式對印度顯得有利。2018年,印度GDP達到了2.65萬億美元,在世界經濟體中排名第六。但從購買力上算,印度已經超過了日本,排名世界第三大終濟體。印度有點膨脹,不想浪費天賜良機,欲藉機整垮巴基斯坦,把巴基斯坦擠出克什米爾地區,徹底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第四,報復心理在作怪。這次雖然是印度欺負人,上門挑釁!卻被巴基斯坦空軍給揍了,損失了飛機不說,飛行員還被生擒,活生生地送了回來。這對已經膨脹了印度來說,無異於打臉,豈能容忍!?

第五,雖然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緩慢,但巴基斯坦藉助中國的一帶一路暢議,建立中巴經濟走廊,中國為此投入數百億。柤信在中國的幫助下,巴基斯坦的經濟一定會實現騰飛。印度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兩葉不去,必用斧砍!想借著巴基斯坦還沒有發展起來,先幹倒巴基斯坦。

第六,對外擴張的需求。印度國土面積並不狹小,有298萬平方里;但是,印度的人口更加龐大,資源更加稀缺。印度不足我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卻是著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接近十四億人口,讓印度擁擠,資源短缺。隨著經濟實力增強,野心的膨脹,又得到萬國牌武器的支持。在骨子裡頭,確實已經有不可一世,誰都不放在眼裡,誰都可以頂撞。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印度對領土的追求更加強烈,不但是印巴的克什米爾地區,包中國的藏南地區,及那達克。通過談都將無法解決,要收回這些地方,心須離掉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