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承銷商集中於頭部券商,券商行業會因此引發明顯的分化行情嗎?

淡淡禪風


科創板是一個A股的新興試驗田,實行IPO註冊制,還有和當前A股市場不同的一些交易規則,衝往其中上市的企業質量良莠不齊,趨於監管謹慎性原則,對於企業輔導和監督更有經驗的頭部券商會相對有優勢,其承銷的科創板企業更容易得到上交所的認可受理,基於這個角度,就業績而言,券商行業會因為科創板的推出而出現分化,但是就二級市場券商股的炒作而言,預計不會有明顯的分化行情。

一方面,牛市重勢不重質,如今的A股市場已經在牛市的路上,市場在這個階段,不會過分注重企業業績、未來業績走勢,不退市就行;

另一方面,券商股是市場人氣股,看市場行情吃飯的特徵明顯,很少會有分化走勢,要漲就是一窩蜂地上漲,並且頭部券商往往是大盤藍籌的性質,比如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都是百億級的總股本,在炒作上相對於中小盤的券商並不具備優勢。這點不會因為其承銷的科創板企業多了,未來確認收益更多就能改變市場對其態度。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科創板註冊制推出會不會對整個中介機構的證券投行業務的競爭格局將帶來什麼影響?保薦機構跟投機制是科創板的一大新舉措,它將改變以往投行完全站在發行人立場的做法。據某券商人士透露;“跟投機制將十分考驗券商的綜合實力,要求券商在承攬階段會挑項目,在發行階段會定價,還要有資本實力跟投”於此可見投行業務大概率的會向頭部券商集中,一些大券商網點分佈廣受眾較多,銷售和定價能力比較好,新型業務培育能力強,而這些都是一些小券商無法比擬的。總的來說頭部券商在科創板承銷方面優勢較為明顯,但小券商也有先天優勢,在業務決策執行能力方面強,對市場反應也比頭部券商快,而恰恰這些都是一些頭部大券商的劣勢。能否在這次市場變革中搶佔先機擴大市場份額,無論大、小券商都將是一道難以破解的難題,只有等待時間去檢驗了。





鷹先生V


其實,不光是科創板的承銷集中在頭部券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發債等直接融資和再融資的項目,更多的也集中在頭部券商。

原因有二:

一是頭部券商的資源相對集中且強大,承銷團隊的專業性自然比小券商要高的多;

二是保薦項目的要求越來越高,倒逼保代的研究水平亦越來越高,而頭部券商有錢,能請得起更多專業水平高的人,專業水平高的保代保薦的項目過關率較高,這樣為券商帶來的收入就越高,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這樣,起碼在承銷方面將形成分化,以後中小券商的發行項目基本是頭部的零頭了。

我是集技術分析和宏觀分析於一身的主升君,感謝評論點贊,歡迎留言交流,如果感興趣請點擊關注,會有更多投資機會與您分享!

<strong>


主升浪掘金


科創板承銷商集中於頭部券商,如果處於這一點來判斷券商行業的分化行情,這一點是不對的,縱觀A股歷史,所有新生事物走上臺面,對於大盤的走勢有關,即大盤處於明顯的上升趨勢裡,那麼新生事物就會跟隨走出上升,反之,大盤處於明顯的下降趨勢裡,就會跟隨走出下跌。

2010年6月創業板上市之後,市場呼聲與現在的科創板呼聲鬼斧神工,但是2010到2012年大盤處於下跌趨勢裡,創業板也是跟隨下跌。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科創板與大盤的走勢,現在的大盤是出於上升之中,但是科創板還沒有正式開板,所以,要依此來判定券商的分化,那麼就要看科創板開板之時和之後大盤的走勢,如果開板之時,大盤處於明顯的下降趨勢裡,那麼科創板就會跟隨下降,如果是這樣,券商的分化則會更加明顯,不過是反過來的,因為承銷多的頭部券商,反而會遭受重創,沒有承銷的券商,則會避過。

還有一點,科創板對與A股屬於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沒有歷史可參照,沒有數據可對比,從金融行業的專業屬性來說,專業的投資者不會在科創板開板之時就入場交易,而是會等科創板運行一段時間之後,用數據說話,才會逐漸參與交易。

那麼從這一點來說,對於券商的分化,依然不明顯。

綜合一點,就是大盤處於上漲,科創板開板上市,那麼頭部券商就會收益,反之,則會拖累。


勇敢de獵鷹


傳統上來說,券商做的只是一個抽水放貸的生意。對於有些券商來說,科創板只是在賭場裡又多開了一個新的牌桌,又多了一個抽水放貸吸引賭客的地方,而對於有些頭部券商來說,則是一次轉型升級的機遇。畢竟金融領域的全開放的板上釘釘的事了,目前看應該是絕大多數領域的全開放全競爭,怎樣跟國外金融機構競爭?他們已經有了上百年的經驗而且是很多規則的制定者。券商行業也是如此,一定會分化,比如有些頭部券商如中信等一定會轉型成為一家投資銀行,以對標高盛摩根,但頭部券商的轉型投行也不是代表了成功立足,它們也最容易成為國外投行們的攻擊對象,如9798亞洲經濟危機,也許我們還在對挫敗索羅斯津津樂道,但卻很少人還記得當時倒下了香港最大的投行百富勤。


胖十一


這可不一定。

同是一個板塊,個股表現不一,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個股的上漲與下跌都有其自己的內涵,因素很多。例如:主力建倉深度、公司業績、未來業務規劃、股票價格、流通盤大小、過去的活躍程度、媒體曝光方向等等等等。絕對不是一個是否能承接科創板或承接多少科創板就能決定股價的。

這就好比北京某著名中學的高考班一樣,這個中學畢業🎓的學生👩‍🎓不是北大就是清華,(這麼看整體板塊不錯,都有上漲空間)。其中有兩個學生已經有了發明專利,(拿到了科創板業務)。由此我們就判定,這兩個學生未來一定婚姻幸福美滿,大學畢業後能成為上市公司老總或國家幹部,要不就是能掙大錢高富帥白富美......(有科創板在手一定就漲,而且漲的比比人多,比別人猛)。別的同學就一定不如這兩個學生,(板塊裡分化了)。

這個例子一說,大家覺得有點荒謬,也就立刻明白了吧。人生的成長各有內涵,同樣在一個很🐂的班級中,同樣都有希望但最終千差萬別。股市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科創板就一定分化嗎?分化了就一定因為科創板嗎?正反論述都不是線性關係。科創板的確影響了一些利潤,但利潤好就一定漲嗎?不漲的都是業績不好?

看到嗎,思維論證又回來了。學會辯證的看問題,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沒有問題少了煩惱,心情愉快,你可能會發現更好的股票。


金剛神者


不僅僅是頭部券商,其實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表現在互聯網領域更是如此!頭部,意味著眼球效應,帶來眼球經濟,集各種寵愛於一身!


草根巴菲特


在整個卷商板塊當中的中信證卷是最強的,尤其在今後逐步開放的資本市場裡它們專一人才隊伍更多更強,永遠會走在其它證卷公司的前面,強者更強必須的!


用戶3004890072314


除了科創板,大盤漲起來券商收益也會跟著好起來,一些大券商更會比小券商要好,券商龍頭肯定會比其他小券商日子好過


苦行樂修


不止是科創,科創只是表象,而是綜合實力。小券商除了收點過路費外,缺少創新、創頭優秀人才,資本實力也不雄厚,在未來開放的資本海洋中,比散戶好不了多少,隨時隨地便會湮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