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殺教父”,現在教人好好活下去

日本“自杀教父”,现在教人好好活下去

鶴見濟

乍看上去,這位日本大叔戴著鴨舌帽、穿著工裝褲、膚色黝黑,平平無奇。他的生活日常也和長相一樣平淡,每日穿梭於東京郊外的一塊農田裡,弓著腰給自己種植的蔬菜鬆土、澆水,雖然辛苦,但卻一臉滿足——作為一名“城市農夫”,這些細嫩的綠色小苗,正是維繫他生命能量的重要來源。

大叔名叫鶴見濟,是名作家。在最新的作品《0元也能活》裡,他教人在城市裡以種菜、拾荒等不花錢、不消費的方式,免費獲得生存必備的各種資源,提倡“以種植代替購買”,過一種安貧樂道的“低慾望”生活。用時下熱門概念講,就是如何做一名“佛系”人。

日本“自杀教父”,现在教人好好活下去

《0元也能活》

自從去年10月新書出版以來,鶴見濟在公眾間引發了一陣熱烈討論——對於這位“佛系男”,許多年長的日本人的第一反應是“大吃一驚”。

原來,早在26年前,鶴見濟就已經因一本“奇書”成名。伴隨巨大關注和名氣而來的,是圍繞著他和“奇書”至今仍未消失的爭議……

“我從來不鼓勵讀者真的去做”

1993年,《完全自殺手冊》在日本出版。

以體驗式視角出發,作者介紹了數種自殺方式:服用藥物、上吊、跳樓、割腕、撞車、觸電、自焚……除了對自殺方法進行詳細描述說明,作者還從痛苦和難易程度、生理反應、死狀、致死度等多個維度對列舉的自殺方法給出評價。

日本“自杀教父”,现在教人好好活下去

《完全自殺手冊》

這不是一本僅僅“紙上談兵”的書。從實踐角度而言,作者還提供了各種能從市面上買到的藥物及其致死計量,日本各類自殺“熱門地”等,並“貼心”地在每種自殺方式的介紹下附上真實案例。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時年29歲的鶴見濟。

與基督文化裡“自殺是罪”的認知不同,在日本,受“光榮自殺”的武士道文化和“遵從至上、自我概念脆弱”傳統的影響,自殺在社會上得到相當程度的寬容和接受度。這也是為什麼,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的自殺問題一直遲遲未被認真對待。

不僅如此,在內向型文化主導的日本社會,有自殺念頭的人很難主動向身邊的親人、朋友說出自己的“難言之隱”,往往傾向於自我消解壓力。然而,這種消解過程進展緩慢,壓力不斷堆積,最終只能付諸自裁。

更糟糕的是,1990年代初經濟崩潰,日本開啟“失去的十年”。失業率高企,而不少人被股市和房市套牢,負債累累,對未來失去信心,面臨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自殺,似乎成為解脫的唯一方式。

如同自己的作品一般,鶴見濟本人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他自小學習優異,高中畢業後就讀於知名學府東京大學的社會學系。按道理來說,這樣的高材生理應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上大學後,鶴見濟感覺自己彷彿墜入一個無邊黑洞,時不時陷入對未來的失望和無力感中——抑鬱症纏上了他。此後,他多次往返於醫院和學校間。儘管最終順利畢業,鶴見濟並未像多數同學那樣進入名企,為升職加薪養家而忙碌,而是成為了一名自由作家。

開啟作家生涯以來,自殺念頭從未離開,鶴見濟對於不同的死亡方式也有著近乎病態的迷戀。直到第一部作品,類似法醫學圖鑑性質的《完全自殺手冊》問世,他才完成從籍籍無名到飽受爭議的轉變。

作為一名飽受自殺念頭折磨的倖存者,鶴見濟對自殺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認識。彼時,當被問及“為何要寫一本自殺手法的書”時,鶴見濟答道:“藉由想象自殺,讓自己覺得還能從這個世界逃離,眼前的痛苦就變得相對容易忍受。這本書讓讀者在這個令人窒息的社會,感到好受一點。但我從來不鼓勵讀者真的去做。”

但不可避免地,《完全自殺手冊》成為有自殺意圖者的參考指南,也吸引了一批獵奇者,迅速暢銷百萬冊。它的影響力也擴散到整個亞洲:1994年,臺灣地區翻譯出版了《完全自殺手冊》;在香港地區發售時,這本書供不應求;電子版流傳於網絡中……

最初,儘管社會上存在指責鶴見濟“教人自殺有違道德”的聲音,但《完全自殺手冊》並未受到任何規管。在日本,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只要想看,就能進入書店試閱或購買;就連在公立圖書館,人們也能自由借閱這本書。

然而,這種自由很快結束,《完全自殺手冊》被多個國家地區定性為“有害書籍”,日本對此書的購買和閱讀設置了年齡限制,臺灣地區甚至直接封禁了它。

日本“自杀教父”,现在教人好好活下去

2015年3月4日,日本東京,一名上班族在街道上靠牆睡著。(東方IC圖)

這與一則都市傳說密不可分:所有極端犯罪者,都看過《完全自殺手冊》。這則傳說與現實也有一定聯繫。當時,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案件,日本警方的通報中總會提到《完全自殺手冊》——儘管,讓一本書為自殺率激增而背鍋,似乎並不公平。

另一方面,儘管多年來飽受精神疾病折磨,將各種自殺方法琢磨透了的鶴見濟還是選擇活了下來。他沒有逃過“出道即巔峰”的定律,後來出版的書沒有一本紅過處女作。

……

節選自Vista看天下APP《號外》雜誌裡的“世界真奇怪”欄目。在這裡,有奇思妙想,對抗無聊和庸常;也有魔幻奇遇,沉浮於命運洪流。閱讀全文,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