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中的明字多了一橫,是康熙有意為之嗎?

常爭


歡迎來到書法知識小課堂。

對於康熙的字,好像世人特有偏見。比如“避暑山莊”的“避”,總有人覺得是康熙寫錯了字。

對此以前也解釋過,就不過多解釋了,只能說一句,如果“帝師”還能教出寫錯字的學生,那全天下的教授沒有一個能教人寫對。

這次解釋解釋這個“明”字,有人說把“明”寫成了“眀”是錯誤的。

這足以暴露一點現狀,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基礎教育的落後。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個人沒有文化而認錯字,畢竟這個字只在書法字帖中出現,後世確實很難看到。

當然,如果只是懂得一點點書法常識,甚至只是看過幾本基礎楷書字帖的話,也會知道這個字並沒有錯。

此非康熙寫,但“明”字一樣。

為何“明”裡邊有兩個橫,成了“目”呢?

這就要從字源說起了。

首先看最古老的篆書,也就是大篆甲骨文,甲骨文中是“日月”,這個字的原理是白天的太陽和晚上的月亮,取得是“明亮”的意思。

另一個“明”,是“囧月”,也就是“朙”,跟“明”是同一個字。

這個字是啥意思呢?

這是在甲骨文後發展的大篆金文和小篆中出現的。

“囧”是指窗戶的形,窗戶外有“月”,這是取窗牖之光,也就是李白那句“舉頭望明月”的情景。

也是明亮的意思,只不過表現手法不同。

在金文中,朙是這樣的。

當然,字形很多,不只有這一種,但是“囧”裡邊是三部分,知道這個就夠了。

那“眀”中兩橫是怎麼來的呢?

這就要說到文字的發展了。上圖中是金文,是商周文字。

而到了春秋戰國,國家分裂,文字也就多少發生了改變。

現在的異體字,有很多都是自那時候就有的。

比如改成了這樣。

還有這樣。

這裡邊就是兩橫了。

這種改變,其實跟我們說現在繁體變簡體一樣,三橫變兩橫,省事了。

這就是“眀”的來源。

在古代楷書中,“眀”就是“眀”,很少寫“日月明”,只是偶爾在行楷中常見,但行楷中的“日”也有所不同。

日裡邊是一豎,這一豎其實就是兩橫的縮寫,兩筆練成一筆了,其中有個小提按動作。不學書法的人是不知道差別的。

智永的“明”也是兩橫。

其實這“明”,怎麼寫都對。

寫“朙”的,是古文字學比較深厚的人,或者善於寫篆書的人。

寫“眀”的,這個是正常的,我現在也寫這個,寫成一橫也不習慣了,畢竟臨帖臨多了,習慣養成了。

寫“明”的,也有,不過非常少,但是沒有錯,因為有字源出處,不是亂簡化的。

康熙,寫“眀”是最中規中矩的寫法,僅此而已,並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故事。

這麼說吧,那些故事都是不練字的人編的。

因為練字的人,打死他他都編不出這麼精彩的故事。。


梁宇航


答:朱元璋陵墓中明字多了一橫並非康熙所為。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陵中多處地方刻有“明孝陵”字樣,而“此山明太祖之墓”中明字才多處那麼一橫,看落款則是在九六年建立的,所以康熙(授權)所為顯然不成立。

康熙朝雖然興文字獄,為避諱將明字多寫一橫。但是小編認為在朱元璋陵墓,康熙五次拜謁想要促進滿漢一家,不應該會做出這樣兩面派的行為?!而且也沒有必要這樣做!

既然如此,明字為什麼會多出一橫呢?在歷史上又有哪些地方,明字也會多寫一橫呢?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曆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以上為康熙字典中關於“明”字的部分釋義。
  • 字形演變過程中出現過“眀”。

  • 一種藝術字,多用於書法中。例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著名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

取自唐代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 有一種說法是,明字本來就是寫作眀,書法中為了連體的需要,通常會將中間兩橫與“月”旁連寫,後來便形成了現在的“明”。

取自宋代蔡襄《山堂詩帖》

  • 一說清朝文字獄,為避諱前朝,明字故作眀。也有說康熙帝授意,暗諷明朝有月無日。如果真是如此,小編這裡有一個疑問,清朝“正大光明”的牌匾怎麼不避諱了呢?

  • 又說成都武侯祠稱頌諸葛亮的匾額“明良千古”多了一橫,取識人、識事、明目之意。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明字多一橫的緣故,不管哪一種解釋放在這個問題中都有一點牽強,或許這個問題只有刻字的人最清楚了。

小編認為,這個現象不能歸咎於康熙,畢竟康熙對朱元璋的敬佩是有史可查的。去到明孝陵,還可以看到康熙皇帝手書刻制的“治隆唐宋”碑。


茅子俊小迷妹


朱元璋陵墓的“明”字怎麼多了一橫呢?這一橫到底是怎麼多的,長啥樣呢?

“這個‘明’是錯別字嗎?”

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如下圖)

上面寫著“眀孝陵”,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眀”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這個“明”完全是兩個字,它的左邊“日”字中間多了一橫。(如下圖)

這是錯別字嗎?

當然不是!咱們古人在寫書法時,增筆和減筆是很常見的,而這個“眀”在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裡就經常能見到:

還有如宋朝蔡襄的《山堂詩帖》:

而我國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也經常把“明”寫成“眀”,比如成都武侯祠一塊匾額“眀良千古”。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藝術性外,同時也有一些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都將“明”用“眀”來代替,為的就是避諱“明”,怕遭文字獄;同時,“明”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

“此‘眀’時康熙寫的嗎?’”

說完“眀”的來歷,咱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康熙寫的呢?

不是!康熙絕沒寫過這樣的字。據史料記載,康熙在世時,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第三次去的時候,他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兩天後,沒寫過癮的他又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還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立碑。

“治隆唐宋” ,意思是說朱元璋當年治理國家的成就勝過唐宋!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對朱元璋是佩服的,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來拉攏漢人。

而“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一個叫武中奇的書法家寫的。武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南京的很多遺蹟都題寫過碑文,而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寫的。

“還有一個‘眀孝陵’”

其實在明孝陵裡,除了這塊“眀孝陵”碑,還有一個地方也寫了這個“眀”字,它就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如下圖)

此碑推測可能是民國人所寫,但具體是誰就不得而知了。


宮殿君


去過南京明孝陵的讀者朋友都應該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石碑“明孝陵”的“明”左邊多了一橫,變成了“眀”;還有在明孝陵方城的道口的石壁上,也是有一大塊刻著“此為眀太祖之墓”,“明”字也是多了一橫!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是古人們寫了個錯別字嗎?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孝陵”等石碑是太平天國被滅後,曾國藩修復的

明孝陵風景區內共有5塊石碑,最出名的就是“治隆唐宋”這塊墓碑了。是康熙帝在康熙38年南巡到南京所題寫的,意思就是歌頌李唐盛世和宋太祖,康熙命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成一塊巨匾,並且刻石立碑。

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暴行,一把火將明孝陵的這幾塊石碑都燒燬了,同治3年(1864年)曾國藩奉命將被被火燒的明孝陵重新修復,原本預算費用是20萬兩,可是當時清朝國庫空虛,曾國藩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就修復了毀於一旦的明孝陵。現在我們看到的“治隆唐宋”和“眀孝陵”等這些鎏金大字是曾國藩修復的。

康熙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

清朝統治者康熙帝非常避諱“明”字!

雖然康熙皇帝書寫“治隆唐宋”讚揚朱元璋的功績超過了唐宋,但是清朝統治者都非常忌諱大明朝的“明”,覺得這個“明”是日月長存,意味著大明雖然滅亡,但是光輝卻還存在,這樣不利於穩定清朝的人心。

所以康熙就在明朝國號的“明”上做了文章,並且在《康熙字典》規定:一律用“眀”取代“明”,意思是有月無日,明朝永遠黑暗無光。這樣就不會出現前朝的“明”字了,大明的光輝就永不存在了。

朱元璋為何將“明”寫成“眀”?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區分當時被他沒掉的“小明王朝”,於是在自己的大明國號裡,將明字加了一橫,變成“大眀”。

陰陽風水之說

第三個說法,就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明孝陵作為明朝皇室的陵寢,就更加講究了,為了尊重“陰陽五行”的說法,認為“明”是陽,然而陵寢是墓地,是“陰”,所以當時就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橫,變成“眀”,這樣就不違背風水了。

增減筆數在書法很常見,問了美觀

第四個說法,就是古代人書寫的時候慣用加減筆數,以此來增加書寫樂趣。書寫人感覺這個字有點空虛時,就會加一筆,意思就是書寫總體上看上去更加飽滿美觀。譬如明孝陵博物館就有一塊明朝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面書寫著:“眀故司設監”。

以上就是古代人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的幾個因素,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文章


搞史人


恰好去過明孝陵,確實是“眀”而非“明”,這個‘眀’不是錯別字,也不是康熙墨寶,而是出自近代書法家武中奇的手筆。

遊客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上面寫的是“眀孝陵”,這個“眀”不是日和月組成的“明”,而是目和月組成的“眀”,“日”字中間多了一橫。

這是錯別字嗎?當然不是!

首先,在古代一個漢字經常有不同寫法,要麼增筆要麼減筆,書法作品中更為常見,這個“眀”字在古人書法作品中就經常出現,書聖王獻之的《洛神賦》、北宋蔡襄的《山堂詩帖》中就有(見下圖),所以絕非錯別字。

其次,除了藝術表達的需要外,使用“眀”字還有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怕遭文字獄,都用“眀”來代替“明”,此外“眀”字使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

這是康熙寫的嗎?當然也不是!

康熙對朱元璋十分推崇,他一生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還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但“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近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的墨寶,我們看到的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題寫的。

除了“眀孝陵”碑,明孝陵還有一個地方也有“眀”字,它就在朱元璋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大字,但具體寫於何時,出自何人手筆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除了“眀孝陵”,其他景點也有把“明”寫成“眀”的,比如位於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匾額上就有“眀良千古”四個字,裡面也是“眀”而非“明”。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一小小例子中展現無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在《蘭亭序》中有兩個“和”字,其中第二個右邊的“口”寫作“日”。


在古代,由於只有i手寫體,故很多字和現在的標準字有點區別。

究其原因,有異體字的原因,有字體演變的原因,有書法創作的原因,有避諱的原因,等等。

《蘭亭序》的“和”字,就是書法創作中,因藝術的原因而增減筆畫,這不算錯字。

至於明字,左邊的部分有幾種寫法,寫作“目”是其中一種,書聖王羲之也這樣寫過。


這是《樂毅論》中的寫法。而顏真卿是這樣寫的。

所以說,乾隆的寫法沒有錯。


千年蘭亭


很明顯不是。康熙是一個大有為之君,他對明朝的皇帝,特別是朱元璋是很尊重的,不可能存在褻瀆朱元璋陵墓一說的。康熙數次下江南,都曾到朱元璋的陵墓前拜謁。拜謁的時候,讓文武百官三拜九叩,隆重至極。此外,康熙對朱元璋的評價是“治隆唐宋”,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之高的。

以康熙卓爾不凡的見識和自命不凡的性格,這樣的評價不是誰都擔的起的。話說回來,如果是換做別的皇帝,那“明”字多的一橫,就另當別論了。只可惜,但這個人恰恰是朱元璋。

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陵墓中的名字多一橫,絕對是清朝的人乾的。各位可以試想,在明朝統治時期,敢在開國皇帝的陵墓上開玩笑,那可是要誅滅九族的重罪,誰敢玩火?

朱元璋陵墓的名字多了一橫,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清朝為了避諱,或者說為了免遭文字獄而故意為之。在康熙時期,文字獄還不是特別嚴重。在雍正和乾隆時期,時興文字獄,成千上萬的人遭受牽連,誰不怕殺頭?

因此,在“明”字中加一橫,極有可能是雍正朝和乾隆朝時期乾的事情。“明”字下面加一橫,嚴格來說,也不算大不敬。在古籍中,有很多“明”字下面都加了一橫,算的是一種藝術體。

這也不是說清朝的文官武將們對前朝的皇帝有什麼好感。文人的夢想多是名垂青史,不玩火怎麼能名垂青史呢,把“明”字下面多一橫,應該算一種折中的辦法。


雷場貓子


首先這個“明”字多了一橫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的,在古代“明”就是這樣寫,只是我們現在的簡化字規定了採用“日月明”這個寫法。

其實,在商周大篆裡面,明是由一個“囧”加一個“月組成的。

由於半坡時期的居民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首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在上面搭一個棚子做屋頂,這樣就不用砌牆了。

他們把窗戶開在屋頂上面,屋子裡面黑暗,全部的採光來自窗戶,窗戶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囧”字。所以個人用“囧”和“月”表示明亮。這種寫法在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裡都有出現過。(如上圖)

這個“囧”字到了周朝時期已經演變成“四”了,後來在隸書和楷書裡演變成“目”也是合理的,裡面一共也就兩個筆畫,全都簡化成橫畫。如上圖。其實唐代顏真卿他也寫過“目月明”。

但是最早時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出現過“日月明”,所以後來很多書法家也會用寫“日月名”,我們現在規範字就是採用的“日月名”。

現在的書法家寫明字也是寫目月明,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的題字也是“目月明”,並不屬於錯字。

無論怎樣,“目月明”在古代是正確的,也是最標準的寫法,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評價古人的字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明”字多一橫並非是康熙的有意為之,而是“明”字的異體字。

有傳,因“明”字寓意大明王朝光明,遭到清朝統治者的猜忌,為此將“明”字加一橫,藉此“明”字有月無日,意思為“無光”。

實則不然,在《說文解字》中,明,古文朙。

“明”和“朙”皆為古字,後演化成“眀”和“明”,並且可同時使用,比如在正德年間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即有“眀故司設監”。

只是“眀”適用範圍比較小。建國後,明孝陵的標誌碑上也用“眀”。


五味社



上一個字,是明,但是,並不是日月明。後一個字囧,讀jiong,三聲,《說文解字》解釋為:“窗戶麗露闓明。“是窗戶漏光的意思。看來古字是窗含明月,不是日月明。

不過《說文解字》中也承認大篆中,會意字的“日月明“,畢竟中國字的創始是象形會意為主的。小篆中確實沒有日月明。

有意思的是,以“窗中明“為部首的字有一個,就是盟。《周禮》,“國有疑則盟。諸侯再相與會,十二歲一盟“,這個古代的,上囧,下皿的盟字,是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也就是說,玉盤子裡放上牛耳朵。歡迎大家參閱微信公眾號:宋寧書評網,有個美麗漢字溯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