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為什麼會提攜苗阜、何沄偉、馬春然、相聲大李等?他們是相聲界的潛力股嗎?

玉龍155772397


這題問得挺好,有點總結歸納意義。曲協新晉梯隊中,這幾位的確頗有代表性,都是老面孔、新骨幹、垃圾股——當然,在姜昆眼裡必然是潛力股。

背道而馳的“道”,如果賦予公信力或觀眾心聲之含義的話,苗刪刪、何三雲偉、馬曉春、公式相聲李等這幾位觀眾口碑極差的相聲藝人,一個也不落下的被姜先生重視和提攜,這何嘗不是背道而馳的最好詮釋。

背道而馳的道,其實就是德雲社,只要是和郭德綱不融洽或敵對的藝人,一概可以進入曲協的視線內,招之用之。

苗何馬李,不是玩命蹭德雲社WIFI,就是各種詆譭、謾罵、隔空喊話,被網友懟慘了就以“盜號”敷衍,說學逗唱四個基本功樣樣稀鬆,拿得出手的作品一個都沒有,只能用“呵呵”來概括了。

而他們的主子姜昆先生,年輕時紅的程度不亞於時下的郭德綱——當然也只是相聲領域能稍作比較,京劇、評戲、評書、打鼓等傳統戲曲,姜先生可不會。

可如今,年近古稀的姜先生,確實是江郎才盡,所謂的仕途和政務,耗盡了其薄弱的藝術底蘊。既不能挽救相聲於頹勢之時,亦不能給予後起之秀足夠的包容和引導,而是陷於好大喜功,以一己之喜好物色蝦兵蟹將,才有今時今日曲協的碌碌無為、江河日下。


苗刪刪在《滿腹經綸》及“投名狀”之後,再無佳作呈現,一門心思趴在了“反三俗”和挖苦德雲社道路上,樂不思蜀之狀。半路出家,非“娃娃腿”,先天口齒不清、後天又沒專注於藝術鑽研和創作,真看不出有相聲“潛力股”的影子,頂多也是曲協多了個工於鑽營的演員罷了。

何三雲偉自從脫離老東家和授業恩師,得了個沒太大實際意義的“國家一家演員”,拜侯二為師,在影視界跑了幾年龍套,一通折騰下來毫無起色。號稱要弘揚侯門相聲,結果弘揚沒看到,卻和老搭檔李菁“裂穴”了。如今,似乎接了苗刪刪的棒,不斷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可惜郭德綱壓根不接茬,自討沒趣還落得一身騷。一介跳樑小醜爾,與其說“潛力股”,不如說“潛水股”。

另外兩位,實在詞窮無法形容,簡單說就是相聲界的兩隻螞蚱,不足以浪費筆墨,很快就消失在觀眾視野外。


岑詮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用在這裡,真的是恰如其分。

首先,回答主題。何偉和郭德綱的情仇,能關注德雲社的都能說上半天,我就不必廢話了。青曲社和德雲社的恩怨,說到底就是個競爭。至於公式相聲,算了吧,就是為了蹭流量。最後是曲協姜昆老師,畢竟比我強不知多少倍,我就喊老師吧。姜老師和郭德綱的水火不容,現在基本是人盡皆知。這樣,這些人的根本目的一致,必然相互照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後,根據個人瞭解,私論一下,他們是不是相聲界潛力股。

鄙人父母喜歡相聲、評書,也可能當時娛樂方式少的原因。所以,自小也跟著聽,雖不專業,也算略知。也可能個人喜好問題,姜老師的相聲,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沒有,家裡還有一個磁帶,封面是一個虎頭,那盤磁帶的主打《虎口遐想》,沒笑出來。聽過馬三立、侯寶林,再馬季、唐傑忠,又馮鞏、牛群、趙炎、劉偉、洛桑、柏林、大兵、苗阜、王聲,等等不能盡數,唯有姜老師一個讓我真正開心的也沒有。也可能是我個人欣賞水平問題。本來都認為相聲和磨剪子戧菜刀一樣,將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出了郭德綱。自從偶然聽了郭德綱《我要高雅》,一發不可收拾,挨著去聽,最後聽老郭單口評書。期間也知道了所謂曲協和德雲社之間的戰爭,還有北京臺的故事。前期郭德綱痞性十足,個人有時候也不喜歡。慢慢的隨著自己年齡增長,發現德雲社能發揚光大,非起初郭德綱的愛憎分明性格不能成就。現在的老郭就沒有那時候的鋒芒畢露了。一個以專業群體為成立基礎的團體,曲協,成了天天開會,借題發揮的團伙,不講專業進步,只說空話官腔,觀眾愛看才怪了。個人感覺,前期的姜老師輝煌期,也不是姜老師說得好,那是娛樂項目少而已。

苗阜王聲,起因《滿腹經綸》。當時感覺,好久沒有聽過這麼整體行雲流水、包袱連珠的相聲了!就算老郭,也沒幾個段子能拿出來說是碾壓《滿腹經綸》的。真的高興極了。感覺相聲不是德雲社一家了,有了可以抗衡得了。後來,青曲社的佳作太少,原來是傍了大頭,升了官,會議多,沒時間搞專業了。真的挺痛心,因為苗阜王聲兩人,不管颱風、場範,真的是這個年齡的佼佼者。

公式不想多說,看到他開口就渾身雞皮疙瘩,太不自然了,沒有基礎就算了,連臺子都站不住,還不如他老婆穩。說的相聲我也試著聽了,因為好奇心。有包袱,有笑點,但是絕對達不到他自以為的那個程度的十分之一。可能他認為一般平民百姓沒有聽懂他相聲的欣賞水平。趙麗蓉老師說過:去你奶奶個腿。

何偉更不想說,看這個作風為人,以及舅舅不親姥姥不愛的極品範吧。就算黑他,也不能滿網都沒幾個說好的吧。他的相聲聽過,扎場子的氣場沒有曹雲金穩。岳雲鵬是後來摔打的成了,開始真的是曹雲金最有範。當然,現在三人不能同日而語了。

竊以為,萬事有法,終歸於道。專業技術都不搞了,還想著通過開會升華文化理念,那還用得著你打著曲協的幌子做啊。說什麼三俗,你快告訴我關關鳩鳩是啥,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啥。當婊子立牌坊,非要把自己說的那麼高雅,適得其反。單從郭德綱力挽狂瀾,扶相聲大廈於即倒,他就是相聲界的武林盟主,開一萬個會也白搭,觀眾又不瞎。青曲社行且珍惜,粘上主流沒有好。

所以,這幾個人絕對成不了潛力股,投奔姜老師為的不是提升技藝,昇華藝德,只是捆綁對抗德雲社。就怕到最後,姜老師不在其位了,樹倒猢猻散,鬧個舊病復發,昨日重現,那就熱鬧了。







嘿白咴


說起姜昆為什麼要提攜他們,就要說說姜昆與郭德綱的恩怨了。

為什麼說姜昆和郭德綱有恩怨了?他倆的分別代表著兩個陣營,姜昆代表著了頑固派,而郭德綱代表著維新派。

其實二人沒有太多的私人恩怨,只是在反三俗的問題上出現分歧。說是反三俗,其實就是反郭德綱,郭德綱曾說過了"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而你非要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




為什麼要提攜和郭德綱有恩怨的人

現在郭德綱的《德雲社》真是風聲水起,能人輩出,例如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都是獨當一面的人,反看姜昆陣營真沒有太多出眾的人。


這次提攜他們,就是要和《德雲社》抗爭的意思。但是這幾個人真是太搞笑了,也就是苗阜還可以了,何沄偉現在也就是沒事發微博,相聲的基本功現在都不紮實了,而這個馬春然是誰啊,根本沒聽說過啊,相聲屆有這號人。

那個相聲大李就更別提了,一個公式相聲用一輩子。總的來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峰大大123


這件事情說來簡單,道理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大概起都總結一下下:現在的相聲陣營無非兩派,一方是以姜昆領導的體制內相聲群體,所謂正規軍。一方就是以德雲社郭德綱我代表的散兵遊勇民間團體。首先,早在十幾年前,體制內這幫所謂正規軍就像壟斷經營的企業,沒有市場競爭對手,一家獨大,各位相聲大師大家小日子過得悠然自得,業務上長期不思進取,導致這個一百多年的傳統曲藝日漸沒落。05年,德雲社的異軍突起,竟然把這個瀕臨死亡的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可以說掀起了全國聽相聲的熱潮也不為過。郭德綱,一個籍籍無名的小黑胖子,竟然橫空出世,撼動了那些久居高位養尊處優的優越感,畢竟拯救傳統發揚傳統是曲協責無旁貸的責任。隨著德雲社的日益壯大,商演場場火爆,甚至商演到海外也是如此。這讓那些體制內大佬情何以堪,別人的名利雙收,讓他們只有分外眼紅。就像一塊被搶去的蛋糕,我不吃也不賣,寧肯讓它慢慢的壞掉,那是我的權利,別人重新做個新的,好吃又好賣,那就不行,你不能賣,就是這麼霸道!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是被敵人踢過的狗我也要牽回來,可以跟著瞎汪汪叫,咬不到你沒關係,畢竟可以噁心你。


火樹銀花176329594


編故事誰不會呢,蕾蕾第一次客串開心喜劇人,只是因為聽錯了話,會錯了意思啞火,感覺表爸爸哪時沒打算捧自己。之後哪次蕾蕾去南平時喝悶酒後,送別歐歐於南平站時抱怨,我特別想紅,大紅一次哪怕讓我跳樓,也值值值了,接著抽泣在歐蕾懷裡。這可把哪傻夥伴心疼壞了,當下想出個餿主意,假墜橋為了給天雲社施壓。試想如果不是缺心眼,哪有人敢真往玩下跳,可表爸爸被玩怕了,自此下本錢硬抄,表兒子雖吃了不少苦,但也得償所願,混的風聲水起了。


用戶104564240300


侯寶林先生的的相聲,“你能順著這個相聲爬上去嗎?別來這一套,我爬上。你關電門,把我摔下來”《醉酒》。馬季先生相聲《五官爭功》、《宇宙牌香菸》至今難忘。姜昆先生的相聲,實在是想不起來,想起來的是“四人幫破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你說可惡不可惡”。這個叫不上名來的相聲。

任何一個藝術家,讓人懷念的只能是創作的作品,沒有其他。正是他的所謂現代相聲,把創作與這門藝術的歷史割離了開來,把相聲帶進了死衚衕。

郭德綱先生,老段子加入了新內容,新段子採用了老技法,使的相聲換髮了新生。把觀眾帶進了劇場。可能侯寶林、馬季大師也沒有想到,百年前的相聲段子,在今天讓這小子把這門藝術帶火了。老藝術家們想不到,《地理圖》、《八扇屏》、《武墜子》傳統段子,在劇場一張票數千元,竟然一票難求。

相聲的傳承,靠的是觀眾,如果沒有人買票進劇場看相聲,這個行業就沒有希望。這門藝術就沒有生命力。與你當多大的官沒有關係,你不會說相聲。

相聲新人的出現,是個好事。是不是潛力股,需要觀眾用花錢買票來證明。需要用時間來檢驗。


德雨50926495


一個儒雅的家庭養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強勢姜昆;一個警察的兒子是勤奮好學、基本功紮實、毫不保留交給徒弟的郭德綱。鐵骨硬漢郭德綱。建議曲協:請問乒協學習。劉國樑心裡只有乒乓球。眼睛望著的是丗界頂峰、要打擊的是丗界強手。對自己的部下疼愛有加。而曲協收羅一些衰人對著郭德綱罵。真有失姜昆的身份。象何小子只會惹事,影響極壞,應該遠離這種人。特意說說苗阜:說學逗唱你會幾樣?還搭臺說相聲?嚴然象相聲大咖,評這說那。你說其他演員的多才多藝是不務正業,問問你姜昆跳喜哈舞、寫書法也是不務正業嗎?馮鞏演小品也是不務正業嗎?你會嗎?


玲特


沒用!姜昆現在要做的,不是提攜誰打擊誰或把曲藝主席位置交給誰,而是應該沉下心來認真總結一下近幾年來與德雲社的鬥爭為什麼屢戰屢敗。按說姜昆是佔盡各種優勢的,成名早於郭德綱,在北京所有媒體均佔一席之地,圈裡輩份排前,體制內有坐次說話有份量,在那個年代的相聲演員中有較高的號召力,廣為全國老百姓認識等等,而這些於郭德綱全無。郭德綱只有一件法寶:有著深厚紮實的中國相聲功底。經過刻苦打拼,在侯耀文的鼎力扶持下,郭德綱的事業發生了轉機,並逐漸在北京站穩了腳跟。其實,郭德綱拜侯耀文只解決了一個問題:他是有傳承的正式相聲演員。而解決怎麼在北京相聲界立足,才能郭德綱真正的本領。全面地審視郭德綱在北京的足跡,他最大的本錢有兩點:其一,將已經被人為關在了“象牙塔”裡的相聲,又帶回到了人民大眾之中;其二,順應了時代對曲藝的要求,讓需要笑聲的觀眾(特別是年輕的觀眾)發出了會心的笑聲。這兩點是姜昆所做不到的。只要姜昆不能斬斷郭德綱與廣大聽眾,特別是年輕聽眾的聯繫,他就是使出十八般武藝,搬出什麼苗阜禾阜、何沄偉任沄偉、大李小李和老李等等統統都不行,根上的毛病修枝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塵垚4


這裡面主要就是一個站隊的問題了。

關於這些人是不是相聲界的潛力股,這點需要個別人個別的分析,但是這些人的共同點都是在公開的場合跟郭德綱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

何沄偉早年是郭德綱的愛徒,頂門大弟子,早年在德雲社表忠心的話,說的跟郭德綱互相多麼欣賞的話,都後期都顯得特別尷尬。

馬春然也就是在《相聲有新人》的時候給金巖捧了一次哏,然後就開始在網上各種碰瓷,黑節目組,黑郭德綱,口中汙言穢語,說出來我這個回答都可能不被推薦。

其實馬春然就只是金巖的搭檔,並不覺得姜昆提攜他,姜昆提攜的可能更多地是金巖,雖然金巖也跟郭德綱犯衝突。

苗阜早期是學郭德綱的,很多經歷都是借鑑著郭德綱走過的路在走,對姜昆的反三俗也許也沒那麼認可。後來據說是拜師之後,對主流的演員多有接觸,慢慢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其實,郭德綱和姜昆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出的自己對相聲的認識,站在不同的位置從能找到你不認同或者你認同的點,苗阜能認識自己的思想變動,並且大膽承認,這是值得肯定的,說明這個人至少算是真實的人。但是苗阜這個人對自己的觀點不是太能堅守,反覆無常,就拿微博來說,發表的動態經常發完就刪。而且一會兒站在這邊,一會兒站在那邊。姜昆早期可能提攜他,後來,現在大概也跟他走的不太近了。

相聲大李就不說了,他不是說相聲的,不是因為他沒師父沒入行,是他自己也承認一天相聲他也沒學習過。他的相聲看著挺尷尬的。

姜昆給他出的書寫過序,只是作為對相聲研究的一種支持,但姜昆肯定看不懂他的書。


草野泥塗


相聲界很亂。原因在於掌舵的。不能打壓一方偏向一方。是非功過歷史自有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