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FOR THE TIME

尋覓時光

一座城市精髓的地方,

不是這裡的高樓大廈,

也不是這裡的名勝古蹟,

而是隱藏在城市深處,

那些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

老街巷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蜿蜒曲折的老街巷,

藏身於常州的鬧市或安靜的角落,

就像紮根在常州這座江南小城的嶙峋根脈,

沉澱一段關於常州的“獨家記憶”。

青果巷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雲:“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青果巷中的房屋大多臨河而建,形成了與河道並行的小巷和街道。弄堂或長或短,勾畫出一股寧靜的氛圍。古巷兩旁除了青磚雕瓦的明清傳統民居外,還有大量歷史文化價值頗高的名人故居,形成了常州的一塊名門望族聚集地。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青果巷是常州市碩果僅存的歷史文化街區,它記載著常州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修復後的青果巷即將開街,大家期待嗎?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篦箕巷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篦箕巷位於常州城西,緊臨運河,是古毗陵驛所在地,舊稱“花市街”。常州自古以來就一直以製作篦箕和木梳而聞名,素有“宮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譽,而這裡整條街巷,家家戶戶都以製作梳篦為生。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經常州時,有二次就是從這個大碼頭登岸進城的。 篦箕巷原名花市街,古時巷內鱗次櫛比的梳篦店兼售宮花。 由於篦箕巷古時候一到晚上家家店裡掛著宮燈,個個工場懸著照燈,常常徹夜不滅。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晶瑩閃閃的燈綵映在運河水裡,與岸邊船上。燈火相映交輝,站在文亨橋上遠遠看去,宛如金色游龍,一片錦繡迷人的景象,這被稱為常州西郊八景之一“篦梁燈火”。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西倉街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東起南運橋,西至西倉橋,是長達530多米的沿河老街,西倉橋早期被稱為京杭運河第一橋,橋南是國家糧倉重地,隋唐以來,常州就是轉運漕糧的中心。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在1300年間,常州的漕糧數額不斷攀升,絡繹不絕的船隻、叫賣聲、吆喝聲,構築起西倉街一派繁華景象。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京杭運河拓寬全面啟動,斯人已逝,流水年長,被拆掉的西倉橋於幾年後按原形重建與東坡公園內。現在的西倉街卻早已不復當年模樣。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延陵路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延陵,古邑名,是常州市的古稱之一。延陵路取代原來的東大街成為橫貫東西的繁華大街,它的命名來自於1987年的有獎徵名活動,想必當初選定名稱時考慮到延陵作為常州歷史上第一個名稱是極具有紀念意義的。老延陵路已成為過去,僅有照片能讓其依稀記起那個年代的韻味。

周線巷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與正素巷、打索巷(今晉陵路)相連接,南宋時著名學者周孚先、周恭先兄弟倆居住在這裡,曾創辦城東、城西兩書院,生徒眾多,里人稱其為“周賢”,又因“賢”與“仙”音近,又稱“周仙巷”,後訛稱“周線巷”。巷內名宅林立,聞名遐邇的“惲氏庭院”、“周線裡”、“青青裡”深藏其中。如今巷名猶存,昔日靜幽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濟美里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原常州老城區西瀛裡內有一條“濟美里”,全長只有一百多米,但它與其他兩條巷子(傳臚裡、星聚裡)的由來均與古時明代太僕寺少卿莊起元有關。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濟美里有一“濟美堂”系明代太僕寺少卿莊起元建造的宅第,其宅名取自《左傳》“世濟其美”之意,後又作為堂裡之名。那時由於莊家科第不絕,因此當時的明朝皇帝賜予“祖孫父子叔侄兄弟進士”的十字匾額,以示榮耀。整個院落宅第均為明確風格建築,過街磚雕門樓建築群落為江南古建築的精華瑰寶。

三堡街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三堡街位於鐘樓區五星街道,京杭大運河老線段以南,龍江路以東,勞動西路以北,五星路以西。街面寬5米,長1200米,是有著700年以上歷史的常州老街,歷史文化積澱極為厚重。京杭大運河賦予了三堡街歷史與文化,也為它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楊橋老街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楊橋鎮起始於南宋,元末明初已成為江南行省常州府的重鎮。清代中期,楊橋鎮成為常州府陽湖縣和宜興縣交界地區的集市貿易中心,其繁華一度超過宜興縣城,被稱為“太湖首鎮”。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清末民初,雖然周邊逐漸興起一些市鎮,但以楊橋老街為中心的商貿盛況仍居湖塘鎮等街鎮以上。據當地人回憶,此地曾集中有飯館、綢布莊、南北雜貨、國藥、木行、竹器、銀匠店、漁行、肉莊、染坊、槽坊、豆腐坊、木匠店、茶館、小吃店,甚至還有煙館(鴉片館)等各行各業商號店肆百餘家,其中當年的同仁堂藥店、白虎堂茶館、丁家堂糧行、陳萬隆煙店、全盛嫁妝鋪、榮光客棧等老字號商鋪更是名噪一時。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隨著時光的流轉,公路交通的發展,楊橋周圍市鎮的興起與繁榮,處於邊遠地區的楊橋逐漸衰落,老街的繁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人們的記憶。

焦溪老街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元未明初,朱元璋塾師焦丙在此設塾講學,所以稱焦店,後來人們為了以水克火,又改焦店為焦溪。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焦溪目前保存完整的民清建築有幾百所之多,成片街區“一河、四橋、五街、十三弄”也依舊完好,一些民俗文化的東西諸如“焦溪羊肉”、“糟扣肉”和“腳踏糕”的 製作傳人還在,製作工藝和配料也無失傳,依舊散發著歷史文化濃厚的氣息。

戚區東街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京杭大運河的建築,更使這片土地充滿了活力,南來北往的船隻將這片富庶的土地與全國各地緊密相聯,成就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運河是戚墅堰的母親河,這一點也不誇張,沿河而築的老街曾經是戚墅堰的縮影,民俗民風在這裡一覽無餘:茶館、飯店、作坊、市場都在這裡依河而列惠濟橋橫跨大運河,萬安橋則側立支流,方便著兩岸的居民往來行走。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只可惜那惠濟橋被折,至今不明下落。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現在,隨著惠濟橋的毀滅,老街也無可奈何地衰落了,只有那萬安橋尚伴運河水流逝。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老街老物舊建築,

它們或許已被棄用,

或許不再承擔重要的角色,

但都承載著常州這座城市歲月的痕跡,

記錄著龍城變遷與發展的印記,

所以我們想記錄下這些巷子的故事。

常州這10條老街巷的故事,也許99%的常州人都不知道!


​​文章源自:旅遊常州 ,轉載請註明出處, 僅可作非商業分享之用,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文章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小編, 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