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香巴拉”美麗嬗變——2018年甘南州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這裡,是一片具有文化歷史積澱的古老土地;這裡,被譽為“美麗神奇、純淨聖潔、世人仰慕的人間仙境—香巴拉”;這裡,是藏、漢、回等多民族共融共生的一方熱土。

這裡,是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藏、漢文化的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被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現代化的跳板”,並被國家確定為生態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這裡,就是甘南……

這裡曾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為了改善惡劣的自然生存條件,甘南人民幾十年如一日,在這裡戰天鬥地。

如今,這裡是一片開放的土地,在新時代新思想引領下,甘南城鄉面貌變化翻天覆地,已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近年來,甘南州委、州政府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度聚焦“五大生態”發展思路和“十大環境”奮鬥目標,搶佔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紮實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據統計,2018年全州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億元,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165.8億元,下降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99億元,增長1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5億元,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7元,增長7.8%;農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增長8.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7。

項目 彰顯蓬勃朝氣

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每一個建設工地,都是一片繁忙景象,施工人員不分晝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在重點項目建設管理中,甘南實行“掛圖作戰”,形成了“領導責任體系健全、職能部門分工明確、工程進度計劃有序”的工作格局。

2018年,王格爾塘至夏河高速公路全線開工,累計完成投資4.05億元;引洮(博)濟合供水工程供水廠已全部建成,累計完成投資5.4億元,完成總工程量的84.4%;拉卜楞—桑科大景區、冶力關大景區兩個項目實施了大觀景臺、旅遊公路、木棧道、旅遊公廁及環保、美化設施等建設內容,進展順利。蘭州至合作鐵路建設項目、西寧經合作至成都鐵路(甘肅段)、卓尼至合作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瑪曲通用機場可研報告已編制完成,PPP相關工作正在推進。

州列重大項目新開工14項,完成投資47.5億元;續建項目16項,完成投資12.78億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各類規劃內項目461項,總投資56.1億元。

產業 催化經濟騰飛

2018年,我州以文化旅遊產業為龍頭,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綠色長廊、國道213線、百里洮河風情線、白龍江旅遊風情線等精品旅遊線路加快打造,旅遊業初步實現了“一年打基礎、二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的目標,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持續保持雙增長,接待遊客1217.2萬人次,增長10.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7.04億元,增長13.6%。

成功舉辦香巴拉藝術節、藏地傳奇自行車賽、藏模大賽等一系列節慶賽事活動。文化產業較快發展,全州文化企業達到390家,文化產業從業人數達到4888人。

2018年,甘南加大現代農牧業投入力度。加大牛、羊、蕨麻豬等八大產業扶持力度,加強對特色產業的支持培育和技術支撐。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分別達到37.01%、49.51%、43.70%,肉類產量7.94萬噸、奶類產量8.63萬噸。

2018年,藏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1.92萬畝,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2.5萬畝,新品種推廣漸呈規模,建設農作物良種基地面積3萬畝。落實項目資金7406萬元,實施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草牧業試驗試點等產業項目,扶持合作社186個。

脫貧 扶志扶智並進

2018年,全州脫貧2.7萬人,退出貧困村166個,貧困發生率由8.54%下降到3.87%,合作市退出貧困縣,碌曲、瑪曲、夏河、迭部、卓尼5縣通過州級初審。落實“兩州一縣”脫貧攻堅方案專項資金28.79億元,實施“十大精準扶貧工程”項目204個,受益貧困人口17.13萬人。77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續貸精準扶貧專項貸款3.82億元。

落實12659戶貧困戶“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和641戶脫貧戶鞏固提高計劃,紮實推進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等扶持政策和項目落地,脫貧攻堅精準性實效性顯著增強。

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行政村健康專幹實現全覆蓋,“送醫上門”6.82萬人次,“送人就醫”1029人次,貧困戶人口住院報銷比例達到85%以上。

農牧村C、D級危房全面消除,2043戶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開工建設。實施安全飲水提升工程251處,新建村道701公里、硬化村道791公里。建設扶貧車間62個,吸納貧困勞動力3070人。選聘生態扶貧護林員9268人。

生態 綠色崛起根基

2018年,按照州委“搶佔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的戰略部署,把全域無垃圾治理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下大力度全力推進。

實施了《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條例》和《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完成合作、夏河、臨潭、卓尼、碌曲5縣市城區環境衛生專項規劃,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規範化、制度化、法治化、常態化。

深度聚焦城市、鄉村、景區、公路、江河、市場、工地、廠礦、學校醫院、禁塑等“十大領域”,全面延伸環境衛生整治觸角,鞏固整治成效,“環境革命”縱深推進,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創建取得重大成果。

2018年,統領全州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的“一村一規劃、一村一方案、一戶一措施”規劃體系基本建立。著力打造紅色旅遊、生態體驗、特色產業、休閒度假和民俗文化等不同類型村莊,獨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生態文明小康村新格局基本形成。

投資31.3億元的300個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有序實施,重點向貧困村傾斜,惠及171個貧困村6154戶貧困戶。爭取省政府新增一般債券資金9億元,為小康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大力推進甘南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建設,積極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等綜合治理規劃。

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兌付補獎資金2.9億元,劃定基本草原3899萬畝,禁牧887萬畝,推行草畜平衡2938萬畝,核減超載牲畜37萬個羊單位。

實施退牧還草、沙化(黑土灘)綜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設劃區輪牧圍欄80萬畝,治理改良沙化退化草原53萬畝、已墾草原17萬畝,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96.87%。管護天然林647萬畝,保護公益林290萬畝,綠化造林17萬畝,義務植樹237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24.38%。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為加快甘南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

回顧是為了更好地銘記,當過往已成為歷史,未來的旅程卻才剛剛開啟。回顧過去,甘南人民無愧於歷史;遠矚將來,甘南州正在以一個和諧、開放、包容、創新的姿態,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闊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