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建造姓氏祠堂有必要嗎?

望江:建造姓氏祠堂有必要嗎?

帖子截圖

剛在某平臺看見有望江朋友發帖詢問建造姓氏祠堂有必要嗎?我看了一下,該朋友的態度應該是覺得收每個人幾百元建這樣的祠堂沒有必要,會加大人們的經濟負擔,特別是正走在小康路上的部分群體。

確實,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好轉,手頭富餘資金的增多,這些年修族譜,建祠堂已經成為許多地方的一種現象。同姓之間通過這種方式加強了聯繫,增進了友誼,也找了說不出道不明的自豪感。當然,也確實產生了一些矛盾,給部分經濟不寬裕的家庭帶來了額外的經濟負擔。

中國社會的宗族觀念一直很強大,很長時期內國人傳統中宗族的影響力大於國家。許多人的內心深處,家(其實是家族,非小家庭)比國重要。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國比較麻木。外國人侵佔了山東,廣西老百姓頂多就當茶餘飯後談資;外國人侵佔了廣西某地,廣西其他地區的老百姓基本也就當談資;只有當外國人侵佔了某地之後,某地的居民才會拋頭顱,灑熱血,活出身家性命也要拼個你死我活。放眼幾千年中國社會,為了一汪清泉,一畝薄田,一頭牛,甚至一頭豬,相鄰異性宗族之間幹仗幾百年的事多不勝數。

考察中國歷史,特別是清末以前時期,宗族勢力的影響程度一直超過愛國主義。清末以前,許多國人心中只有自己的家族,國的概念相對模糊,淡漠。近代以來,隨著諸多外國侵略勢力入侵,宗族勢力的影響才退居愛國主義之後,愛國主義逐漸超越宗族主義,成為主流。

中國傳統以來一直是農業大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社會現狀決定了狹小區域內人們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有效抵禦各種天災人禍,從而生存下去,生活的更好。於是,宗族勢力成為人們的首選。宗族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相對而言,國家的力量則顯得鞭長莫及,對區域內的老百姓影響較小,幫助不太明顯。

進入21世紀,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小農經濟已經被徹底打碎,中國社會已經大踏步進入了工業社會,信息時代,宗族勢力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逐漸淡化,作用基本為零。如此發展大勢,修族譜,建祠堂頂多只有象徵意義,滿足一下虛榮心,豐富一下業餘生活,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毫無實際作用。宗族不管如何強大,影響力不管如何深遠,都比不上國家進步一點點。

我個人不太贊同修族譜,建祠堂這類活動。如果把這些錢用在改善老百姓生活硬件上,比如修橋,鋪路,安裝路燈,美化生活環境之類的事情上意義更大,更有實際效果。你的祖宗是劉邦,是項羽,還是趙政,對你來說,毫無意義。你想生活的更好,或者想幹出一番事業,還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祖宗已經成了過去,就不要去打擾他們的清修了。

如果錢真的多的不得了,用不了,可以搞搞慈善,幫助幫助那些處於困難中的群體,或者捐給本姓中生活困難的老弱病殘。個人覺得比建造富麗堂皇的祠堂更能體現人的偉大!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或許超越了時代的發展,不一定符合當今社會,僅供參考,想爆粗口的請繞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