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打擊“伊斯蘭國”仍是場持久戰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5日刊文稱,美國軍方官員和專家稱,雖然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戰鬥在戰場上取得了重要勝利,但同時一場更為艱難的戰鬥也即將到來。

文章援引官員和分析人士的話稱,就美國的反恐戰略而言,關注的焦點將從多年來與控制伊拉克和敘利亞部分地區的“伊斯蘭國”組織之間的武裝衝突,轉向對抗更為分散和隱蔽的叛亂活動。這還意味著,美國需要想辦法阻撓“伊斯蘭國”的招募活動並削弱該組織對貧困地區的吸引力。

文章稱,軍方官員和專家認為,特朗普總統在2017年賦予戰地指揮官在作戰方面更大的隨意處置權,從而加速了前總統奧巴馬開始的對“伊斯蘭國”組織的戰鬥,並有助於最終全部奪回被該組織所佔據的地區。

然而,儘管特朗普一再暗示要結束美國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但許多官員和專家希望美國公眾瞭解,打擊“伊斯蘭國”以及廣義的全球恐怖主義的戰鬥不僅將繼續下去,而且將變得更加艱難。

美國全國反恐中心副主任拉塞爾·特拉弗斯提醒說,今後的“伊斯蘭國”叛亂仍然是一個嚴重的擔憂。

“灰色地帶”仍然存在

文章稱,最近,特朗普向記者展示了一張敘利亞地圖。這張地圖表明,與2014年時的情況相比,“伊斯蘭國”如今的地盤大大縮水。

然而,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安東尼·科德斯曼說,這張地圖上仍有一些“灰色地帶”,即“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仍在活動的地區。科德斯曼說:“我認為,每一個真正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都會意識到,不管名字叫不叫‘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和其他任何地方,都有十分明顯的極端分子的勢力。”

文章稱,美國情報官員在1月發佈的年度全球威脅報告中說,來自“伊斯蘭國”和其他恐怖組織——例如“基地”組織——的危險即便有所減弱,也仍然十分嚴重。

特朗普去年10月公佈了他的反恐戰略,該戰略被標榜為一種“美國優先”策略,即強調加強邊境控制和打擊暴力意識形態,而不是採取新的大型軍事行動。

發佈這一戰略的總統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說,美國將“通過更多地強調非動能(非軍事)手段”打擊恐怖主義。他說,這尤其意味著對抗暴力的極端組織意識形態和人員招募。

軍事行動不治根本

文章稱,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表示,要想使該地區擺脫暴力極端主義,就必須利用政治、經濟和社交媒體手段多管齊下。不過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尚未闡明細節,而與此同時一些專家擔心,這場戰役的軍事層面被過度強調。

華盛頓戰爭研究所敘利亞問題專家珍妮弗·卡法雷拉說:“即將到來的‘伊斯蘭國’復甦將不會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是政治上的失敗。”她說:“對美國而言,要想取得未來的成功,制定一整套連貫的政治目標比起恢復軍事行動更為重要。”

全國反恐中心的特拉弗斯說,儘管各國取得了顯著的軍事進展,但在打擊極端意識形態方面的成果卻不那麼大。

文章稱,華盛頓智庫美國和平研究所的一個兩黨特別工作組2月曾建議成立一個防止極端主義的國際基金,並特別提到了自9·11恐怖襲擊以來出現的通過政治方式解決恐怖主義的呼聲。該小組聯合主席、新澤西州前州長托馬斯·基恩和聯邦眾議員李·漢密爾頓寫道:“這一呼聲尚未得到回應。”

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陸軍上將約瑟夫·沃特爾去年秋天在向記者通報情況時,曾提前介紹過正在演變中的美國戰略。沃特爾上將說:“重要的是要了解,雖然‘伊斯蘭國’在這些地區的區域性失敗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永遠打敗‘伊斯蘭國’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