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放歸野外之前,為何要給它們設置“禁食日”?不怕餓壞了嗎?

老虎是一種兇猛而又美麗的貓科動物,對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以及對老虎的濫捕濫殺,野生老虎的數量從大約10萬隻下降到只有幾千只。因此,對圈養虎進行野化訓練,並最終將其放歸野外,增加野生虎種群的數量,恢復生態平衡,是亞洲地區的一項重要工作。

老虎放歸野外之前,為何要給它們設置“禁食日”?不怕餓壞了嗎?

無論是俄羅斯野放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印度野放孟加拉虎,還是印度尼西亞野放蘇門答臘虎,也或者是將來中國野放華南虎,在老虎真正放歸野外之前,必須對其進行一系列的野化訓練。比如說在餵養老虎的方式上,常常要給它們設置“禁食日”。這是為何呢?難道不怕把它們餓壞嗎?

所謂的“禁食日”,就是指不給老虎餵食的日子,目的是為了對老虎進行飢餓訓練。一般以周為單位,每週設置兩三天的“禁食日”。而與“禁食日”對應的“進食日”,飼養員一般都會給老虎提供充足的食物。對野放之前的老虎進行飢餓訓練,主要有兩個目的。

老虎放歸野外之前,為何要給它們設置“禁食日”?不怕餓壞了嗎?

首先是為了保持老虎的活力。大家知道,老虎的食量巨大,一餐可吃幾十公斤的肉食。吃飽之後,老虎就會休息,一天可睡20個小時左右。如果老虎每天都吃得飽飽的,它們就會變得死氣沉沉,不願活動——這對老虎的健康及其野性的恢復是十分不利的。而飢餓則可以刺激老虎尋找食物,增加其活動量。

其次是為了訓練老虎忍耐飢餓的能力。在野外,老虎並不是每天都進食,它們往往是捕捉到獵物之後大餐一頓,等再次感覺到飢餓的時候再去捕獵。當然,捕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時野生老虎可能會餓一週左右。野外的環境比圈養的環境殘酷多了,對老虎進行飢餓訓練,可培養它們在野外應對食物困難的能力。

所以,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每週讓老虎餓兩三天也無妨。當然,需要進行飢餓訓練的老虎一般都是打算要野放的老虎。生活在動物園中的老虎則不需要飢餓訓練。因為一旦動物園中的老虎過於飢餓,就會變得性情暴躁,容易給工作人員或遊客帶來危險。這也是我們總會覺得動物園中的老虎沒有活力的原因——它們總是被人喂得飽飽的。

老虎放歸野外之前,為何要給它們設置“禁食日”?不怕餓壞了嗎?

關於老虎或老虎放野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瞭解呢?歡迎留言交流。(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知識。原創作品,任何平臺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