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鐵身體會發出哪些症狀反應?

有問題就解決


我就是從懷孕開始就開始缺鐵。說下我的經歷吧。

從孕中期檢查抽血發現我的血紅蛋白是106g/l,正常人的血紅蛋白是110-160g/l,醫生說偏低一點。因為也是第一胎,不太懂覺得沒事,稍微吃點豬肝,紅棗什麼的估計就回來了吧。沒想到後面又抽了一次血變成了102g/l。

醫生說自己去買點補血的吃,然後就網上買了那個德國鐵元。看著銷量挺好的,覺得應該可以補上去的。但是有一次一個人跑去超市買點吃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裡面空氣不流通還是幹嘛,突然覺得自己胸悶,氣短,透不上氣來,就想著趕緊買好出去,沒想到結賬的時候,眼前開始變得模糊,感覺天旋地轉的。整個人都蹲在了地上,好一會才緩過來。後來馬馬上出外面去,坐了一會後就不會了、後來去醫院檢查。完了,血紅蛋白降到了96g/l,那還得了,又開了一些鈣片和一些複合葉酸片開始吃。
後來回老家婆婆旁邊的婦科醫生給我把脈,說我氣虛,又給我開了5副中藥綜合著吃,現在我差不多是34周,昨天去檢查果然升上去了。其實貧血,缺鐵什麼的如果嚴重的話,還是要吃些藥來補充的,單單的食補是很難上去。貧血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還是要重視一點的。不僅媽媽吃苦,寶寶也是吃苦的。胸悶,氣短的感覺還是不好受的,身體是自己的,希望寶媽要重視起來。給寶寶一個健康的體魄才是最好的心靈禮物~<strong>


90後佛系育兒


營養是孕育一個健康寶寶的重要條件,孕期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供應寶寶成長,媽媽們最容易缺乏的是微量元素鐵,很多孕婦都重視補鈣,卻常常忽略補鐵。孕婦嚴重缺鐵對自身和寶寶危害都是非常大的。據瞭解,一半以上的孕婦存在貧血。

  孕期出現5個缺鐵症狀及危害

  1、缺鐵性貧血容易怕冷,在寒冷寒環境中保持體溫的能力比正常人低。

  2、缺鐵性貧血,導致細胞供氧不足。使人整天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這種情況比較容易受感染。

  3、動物和人體實驗證明缺鐵會增加鉛的吸收。

  4、鐵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動和智力發育的損害及行為改變。鐵缺乏(尚未出現貧血時的缺乏)還可損害兒童的認知能力,而且在以後補充鐵後也難以恢復。動物試驗表明,短時期缺乏可使幼小動物腦中鐵含量下降。以後補充鐵可糾正身體內鐵儲存,但對腦中鐵沒有作用。長期鐵缺乏會明顯影響身體耐力。

5、妊娠早期貧血有可能面臨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及胎兒死亡等嚴重問題。

孕期缺鐵有幾個明顯的早期症狀反應:頭暈、四肢無力、易疲勞、食用不振、面色發黃,整個人病懨懨的、心悸,呼吸困難等。雖然這些反應不一定是缺鐵性貧血多引起,但如果長期反覆出現,就一定引起重視,去做檢查或適量的補鐵沒什麼壞處。

  孕期有效預防,改善缺鐵性貧血的方式有:

  1、最直接有效補鐵方法:口服鐵之緣片

  缺鐵就要補鐵,鐵之緣片屬於溫和而易吸收的鐵補充劑,是孕婦的首選,可避免腸胃刺激性,且遵循微微理論:以微量元素微量補充理念,不用擔心補鐵超標的情況,可長期服用。能有效提升血紅蛋白合成,使血紅蛋白恢復到正常水平來改善貧血,從而有效預防及改善缺鐵性貧血。

  2、富含鐵的食物作為輔助

如瘦肉、豬肝、豬血、雞蛋、牛肉等都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在口服鐵劑同時,日常多吃這些食物能夠好的儲存體內的鐵元素,可起到輔助補鐵的作用。另外,新鮮果蔬也可多吃,不僅含鐵,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利用。

  3、按時做產檢

  孕期貧血發生比較穩慢,輕微貧血很難看出來,為了及時發現缺鐵性貧血,建議定期做產檢,鐵的缺乏往往在血紅蛋白減少之前就發生了。

  孕婦營養有預防的意識,很多時候等醫生叫你補鐵的時候,可能你已經嚴重貧血了。早點補鐵原因缺鐵性貧血,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不是更好嗎?


溜溜姐6


孕期缺鐵,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貧血,有些孕婦會出現乏力、頭暈、心慌等症狀。

懷孕以後,孕婦對鐵的需求量增加,孕婦的血容量要增加近50%,這就要求有大量的鐵來製造額外的血細胞。一般飲食中鐵的含量並不能滿足妊娠時越來越多的需求。

所以,在妊娠中後期,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最好適當補充鐵劑,以滿足孕婦自身和胎兒發育的需求。

推薦幾道有效預防和改善孕期貧血的食譜,簡單,好用!

豬肝炒菠菜(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原材料:豬肝150g,菠菜適量,油、澱粉、鹽、醬油。

做法:豬肝洗淨,切成片,加入澱粉、鹽、醬油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即可食用。

糯米阿膠粥(養血、補血、安胎、益肺)

原材料:阿膠30g,糯米100g,紅糖適量。

做法:把糯米煮粥,粥快熟的時候,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至阿膠完全融化,加入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黃豆芽豬血湯(潤肺補血,適用於血虛頭暈,缺鐵性貧血)

原材料:黃豆芽、豬血各250g,蒜蓉、蔥末、薑末適量,食用油、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黃豆芽洗淨,豬血劃成小方塊,用清水漂淨。鍋內加食用油燒熱,爆香蔥薑蒜,下豬血並烹入料酒,加水煮沸,放入黃豆芽,煮2分鐘,調味即可。

阿膠瘦肉湯(補血、養血)

原材料:豬瘦肉100g,阿膠10g,鹽。

做法:先把洗乾淨的豬肉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加入阿膠燉化,加鹽調味即可食用。隔一天吃一次,喝湯吃肉,連續20天。

通過飲食補鐵,是最健康有效的方式,遠比補鐵劑效果來的更好,畢竟補鐵劑對於每個人體質要求不一樣,吸收效果也是不同的。但食補要更溫和,效果會更好。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有很多孕婦在孕前並沒有發現缺鐵性貧血,但懷孕後隨著孕期的增加,血容量的增加、胎兒的生長髮育加快,,不少準媽媽會發生缺鐵性貧血。準媽媽貧血除了對自身造成損害外,還會嚴重影響胎兒的發育。

1、孕期貧血會造成準媽媽臉色暗黃、心慌、氣促、頭昏、易疲勞,怕冷、抵抗力下降,口唇、甲床黏膜蒼白。

2、準媽媽貧血,會增加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的危險,而早產和低出生體重都會降低新生兒的存活率。孕期貧血還可能導致未來寶寶生長速度較慢、智力發育遲緩等不良後果。

3、孕期貧血還可能使胎兒出生前,在母體內鐵儲備減少,出生以後體內鐵儲備不足,使嬰兒在添加輔食前就發生缺鐵性貧血,影響寶寶一生的智力水平。

因此,孕期檢查發現貧血,準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及時治療,以降低缺鐵對母體和胎兒造成的不良影響。如果缺鐵嚴重,除了藥物補鐵外,準媽媽在飲食上要注意以下方面:

1、膳食中添加紅肉、動物血、動物內臟等含血紅素鐵高的食物。

2、多吃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

3、注意其他影響鐵吸收的因素。茶葉、咖啡中的某些物質可干擾鐵的吸收,貧血期間應儘量不喝。維生素A、維生素B2不足時影響鐵的吸收、轉運和體內的儲存,所以膳食中要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的食物。。


李萍營養師


缺鐵性貧血的表現

1.貧血 症狀和貧血的嚴重程度有關,常見症狀有疲乏無力、易疲倦、心慌、活動後氣短、眼花、耳鳴、納差等。嚴重者面色蒼白、口唇黏膜和瞼結膜蒼白、肝脾輕度腫大等。由於膳食因素造成的輕度貧血患者常能通過飲食調整來改善症狀。 2. 其他缺鐵表現 體力、耐力下降,抗寒能力差;機體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毛髮乾枯脫落,指(趾)甲缺乏光澤、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變平,甚至凹下呈勺狀(反甲);精神行為異常,如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異嗜癖;兒童生長髮育遲緩、智力低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及學習成績下降等。 3. 缺鐵原發病表現 如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缺鐵性貧血還會有原發疾病的臨床表現。

孕期缺鐵性貧血的預防

孕期缺鐵性貧血是由於人體內鐵元素的消耗量大於供應量造成人體內鐵元素含量不足引起的,因此在預防與治療孕期缺鐵性貧血時,首先就是要攝取足夠量鐵元素,滿足人體血液中紅細胞所需的鐵元素量,為胎盤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量,進而預防與避免貧血的出現。人體獲取鐵元素的途徑主要是通過食用富含鐵元素的水果、蔬菜等,因此在孕期孕婦要多吃水果與蔬菜,不要挑食,葷素搭配要均衡,這樣才能保證孕婦在孕期能夠獲取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避免因營養不良而產生孕期缺鐵性貧血,進而保證孕婦與嬰兒的健康。

一旦孕期缺鐵性貧血發生,常常會對孕婦的健康安全以及嬰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因此孕婦在孕期應該預防與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這就需要孕婦在孕期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量,以及保障營養的均衡搭配,多食用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另外還要進行相應的孕期保健與體檢,及時的發現與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進而確保孕婦與嬰兒的健康與安全。



可能會出現手足冷冷的、食慾不太好、不想吃東西、頭暈暈的腿乏力、沒有精神和麵色蒼白沒有血色、易疲勞和渾身沒勁、孕早期可能會滑胎或流產、孕中晚期極可能會水腫或胎兒發育遲緩或早產、胎停等,生產時極易出血、產後也可能會恢復得很慢,胎兒或嬰兒的生長髮育可能會受影響。


曉燕話營養


孕期缺鐵身體會發出哪些症狀反應?

從孕中期開始,血容量迅速增加,而血液紅細胞增加相對緩慢,孕婦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危人群。此外,基於胎兒鐵儲備的需要,從孕中期開始也需要增加珗的攝入量。

我懷第二個孩子中期的時候,我的面色蒼白,唇舌色淡,神廣波乏力,心也慌氣也短。我知道是貧血了。於是我敢緊用食療方補血,補血方有:

一,海鮮中,牡蠣含有肝醣、鈣、鐵及碘等,它具有比肝高一信的營養價值,最好是生吃,也可炒、煮,甚至它的殼可磨成粉末使用,另外,蝦類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補血。

所以還要攝入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肝臟、瘦肉等。同時,注意多攝入富含維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


玉傑中醫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針對缺鐵的病因開展治療。孕期缺鐵多應該補鐵劑。鐵劑分為口服和注射兩種用法。一般採用口服鐵劑治療,如果口服吸收不良或胃腸道反應嚴重或有緊急情況需要短時間內提高血紅蛋白時,亦可採用注射用鐵劑。也應該常吃含鐵量高的食物,比如豬肝、紅棗、桂圓、葡萄、黑芝麻等。


一個醫生的雜談


缺鐵性貧血,本病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一般男人紅細胞數少於4oo/立方毫米,血紅蛋自量少於12g;女性紅細胞數少於350/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少於1o.5g,即為貧血。因體內貯存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致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即缺鐵性貧血),常見病因有慢性失血,需要鐵量增加或吸收不良等。屬中醫血虛範疇。

孕婦缺鐵性貧血,引起的原因有;1,鐵供不應求,如孕婦,乳母及兒童需鐵增加,但末能得到補償。2,鐵收障礙,胃物功能不良,如腹瀉,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後胃腸功能斈亂等,影響鐵的吸收。3,吃的食物中嚴重缺鐵。4,鐵質消耗過多,如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