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摘 要: “海王星”套裝所涉及的兩件器材實際地位都相當高:MA9000是McIntosh的旗艦合併式放大器,而Olympica III SE則是Sonus faber“歌劇院特別版”系列的旗艦型號。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海王星”套裝是“升和”影音推出的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組合。該組合包括McIntosh MA9000合併式放大器、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落地式音箱,並配有每邊兩米的McIntosh原廠音箱線(價值19800元)。整套組合限量優惠價為128000元,而這兩件器材的實際售價加起來為170600元,因此“海王星”套裝其實是以正常價格的7.5折發售,這種優惠的力度顯然是充沛的。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但如果您以為這只是單純一套“以價就市”組合而忽視其優秀內涵的話,那其實是完全低估了它的真正價值。請注意,“海王星”套裝所涉及的兩件器材實際地位都相當高:MA9000是McIntosh的旗艦合併式放大器,而Olympica III SE則是Sonus faber“歌劇院特別版”系列的旗艦型號。所以說,“海王星”套裝其實是強強組合。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從製作工藝來看,兩件器材堪稱富有藝術氣質的精品:MA9000那McIntosh標誌性的湖藍表頭加上黑色面板以及銀色把手,給人以典雅、穩重但又不失時尚之感。Olympica III SE更是秉承Sonus faber一貫精良的做工,箱體飾面選用了較少見的深色雷藤木皮,個人以為這種飾面比一般的胡桃木飾面更別緻、飄逸。箱體頂部加有皮革也是Sonus faber的傳統做法,多添一份成熟、溫暖的韻味。Olympica III SE連倒相孔的設計也注重藝術氣質,沒有采用通常的圓形或方形開口,而是在音箱後方兩側有長條形的開口,並以蜂巢式薄金屬網覆蓋,我第一次看到有這麼漂亮的倒相孔。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在技術方面,McIntosh MA9000輸出功率為300W/聲道,使用廠方特別的、以多線並繞技術製成的輸出變壓器,內置高品質解碼器,USB輸入端口支持DSD256和DXD384kHz高格式,當然也McIntosh特有的MCT輸入端口了,MA9000還內置專業耳機放大器,並設8段均衡器。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落地式音箱的29mm高音單元使用了源自旗艦IL Cramonese的DAD“飛箭”技術,150mm的中音單元技術源自“大名琴傳承”系列,使用銅包鋁音圈,兩隻180mm低音單元使用與旗艦型號Phoenix、Aida相同的“三文治”錐盆,這種“三文治”錐盆由紙漿加上木棉、洋麻等天然纖維複合製成,表面還加有抑制音染的阻尼塗層。

試聽這套組合時使用McIntosh MCT450轉盤做訊源,通過MCT端口與MA9000連接,聆聽面積約為30平方米。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首先播放的是《伶歌》中由關棟天演唱的《滿江紅》。我發現這套組合所呈現的人聲是潤澤、厚實而略帶甜味的,這是McIntosh和Sonus faber固有的個性,也能讓聆聽者倍感愉悅。但這種厚潤並不會以失去線條感和清晰度為代價,此刻伴奏樂器中那琵琶空靈的彈撥、以及二胡的琴腔共鳴都可以讓我毫不費力感受得到;而關棟天的嗓音在擁有潤澤感的基礎上,同時也是清晰而有穿透力的。就整體音色而言,這套組合帶有悅耳的甜美,但不會過分。整體的氣勢、能量對於一般的家居環境已經非常足夠了。可喜的是,這套組合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顯然McIntosh和Sonus faber都在進步。比如在歌曲後面的高潮之處,這套組合能帶出緊張、蕭殺的氣氛;又比如銅管樂有著寶貴的溼潤成分,縱使速度不是像某些對手那樣凌厲,但也絕對不慢,個人感覺這反而更加自然、和諧;而在需要的時候,這套組合一樣能快起來,比如演奏者手指在琵琶“刷”過的動作,就具有明顯的“猝發感”,同時鼓聲也是堅實、有力的。在能量分佈面,這套組合是偏重中低頻段,不過這絲毫不會影響其聲像分離度,比如關棟天的結像就絕對不會和身後的伴奏樂隊混在一起。

蘇菲.穆特《流浪者之歌》是DG公司的4D錄音,在不少系統容易出現單薄、明亮的情況,但現在這套“海王星”組合中,出來的小提琴聲卻是潤澤而線條感的,散發出有一種“融為一體”的和諧感。琴聲無疑是醇暖的,但張力、線條感並不會被掩蓋,有較為顯著的空間感作基礎,才能讓我能感受到穆特手中琴弓上下翻飛時的魅力。

賞心悅目:McIntosh MA9000+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SE

播放《McIntosh試音碟》track 1《火鳥》中“地獄舞曲”。在這首爆棚的交響樂作品當中,MA9000合併式放大器顯示出強大的驅動力,一下子就可以在我面前毫不費力地撐起一個三維空間,那種張力感是明顯的。在能量分佈的表現形式上,這套組合依舊顯示出明顯的“三角形”形態,中頻和低頻的基礎相當敦實。所以,它所呈現的銅管樂是低沉而豐厚的,齊奏起來不難有壯闊、輝煌之美。同樣是由於這種個性,使木管樂器的“肉”感要比一般的系統豐富,即使它們的能量並不強大,我也一樣能感受到這些木管樂器的嬌嫩婉約,當然也有可愛的諧波。在絃樂群的表現上,“海王星”套裝是注重一種如“織錦”式的呈現,不會刻意解析出一把把分離的小提琴,而是強調以整個“織體”的方式呈現,因此在聽感上那種如“靜水深流”的意味尤為明顯。但您千萬不要以為這套組合速度慢了,其實在需要的時候絃樂一樣可以快速緊湊、一氣呵成,聽來非常過癮!再看看“海王星”套裝在爆棚時的表現吧。在平緩之處“海王星”固然好聽,但在爆棚之時才更能顯示出這套組合的威力:只聞由圓號、大提琴等樂器匯聚而成的中低頻基礎相當飽滿而紮實,在平緩之處其低頻部分可以像平靜的海面,波瀾不興卻有著可觀的深度,貌似安穩平靜,但在需要的時候卻可以掀起滔天駭浪。果然在爆棚之處,銅管樂器群的速度突然加快,而厚厚的質感不減,似乎在我面前是有一排巨浪壓了過來……值得稱讚的是,在這麼大的聲壓下,眾多銅管樂器的聲音一點都不刺耳,反而是寬鬆度和凌厲感並存。與此相似的,鼓聲也有著可觀的下潛,迸發出來的威力值得讚賞,只聞那大鼓猛擊時,那種直搗肺腑的“下墜感”非常明顯,而且大鼓在敲擊過後,那種鼓皮的“振盪感”竟然清晰可聞,我不由得眼前一亮,想不到以往在我印象中比較斯文平穩的McIntosh和Sonus faber也有如斯境界!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讀者“海王星”套裝是由McIntosh和Sonus faber中特定系列的旗艦型號組成,千萬不要低估它的實力。“海王星”套裝的聲音具有飽滿、柔和、寬厚的特點,但在需要的時候一樣可以迸發洶湧的能量和“一錘到底”的低頻,加上其富有藝術氣質的外觀設計,我只能由衷地說——於聲、於形,它都是賞心悅目的,再加上這麼大的優惠力度,吸引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