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漢初有三傑,蕭何、韓信和張良,但那有個叫陳平的,卻也十分地了得,儘管我是十二萬分地不喜歡他,可他卻比那三傑活得滋潤了許多,韓信鍾室被殺;蕭何遭讒下獄;張良懼禍出走。可這陳平倒是穩坐釣魚臺,歌兒舞女的混了一生,且得善終,不得不讓人感嘆其權謀之老道。

說起陳平,首先讓人想到的便是那,那什麼呢?傳說還是故事,還是真實之事?說不清楚,反正是四個字:“陳平盜嫂”。世人往往一說“唯才是舉”便把陳平這事拿來說話,意思是說陳平儘管道德有虧,但有才,所以被那些人奉為經典。

雖然我不喜歡他,但不得不說這事恐怕不真,此事司馬公是借周勃之口說出。這種事情本來就屬於風聞之事,道聽途說的成分很大,周勃看不起陳平,其間的詆譭之意應該是很明顯的,所以,當不得真滴。再有,《史記》中前後矛盾的地方多多,司馬公也不是太相信這“盜嫂”一說,他先是用周勃的一句含糊其辭的“臣聞”,繼而用一個“讒”字來坐實周勃的嫉妒之意。他在《陳丞相世家》中說嫂子對陳平很是不好,抱怨說陳平“食糠而肥”“有叔如此,不如無有”等等,明顯是對這小叔子很是不滿,既然不滿,何來通姦之說?但後人如不喜歡陳平之人,卻因司馬公這一句話借周勃之口淡淡的一句話,就坐實了其人品太差,比如我就是受這影響的人。

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為何大家都認為這“盜嫂”一事屬實呢,這可能源自大家對陳平的認識感覺不好。加上班固的《漢書》原封不動地轉載此事,更有那司馬光在敘述此事時,還特意將這個關鍵的“讒”字刪去,直是把這陳平的“盜嫂”說成了真實之事了,看來這司馬光是相信陳平有盜嫂之事滴。

陳平的聰明應該算是一流的,但卻在人們心中不能算大智慧,只能算是小聰明而已,之所以漢初三傑無陳平,究其原因,怕是陳平只能是戰術家,而非如張良般的戰略家。但他是劉邦的智囊卻是無疑的,他所長在陰謀,是個貨真價實的陰謀家,這詞放在這兒倒沒有半點貶他意思哈。

陳平,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在楚漢相爭時,曾多次出計策助劉邦。漢文帝時,曾任右丞相,後遷左丞相。

他曾有助劉邦“六出奇計”之說,大致是反間計廢項羽大將鍾離昧;離間計逼死項羽智囊范增;瞞天過海,派女子出城解滎陽之圍;獻美女圖解白登之圍;腳踢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假遊雲夢擒韓信。另外,他在掃平呂氏宗族之亂時也立有大功。

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所謂“六計”是招招陰損,絕對不是君子所為,尤其是解滎陽之圍用的那“瞞天過海”之計,先把兩千名婦女趕出城去,讓項羽的士兵都忙著看美女去了,全然顧不得去擒那劉邦,從而使劉邦能脫逃險境。但那些婦女卻萬劫不復了,這一招的狠毒把陳平的小人嘴臉暴露得最是充分,難怪項羽是那樣的看不起這人而不重用他。陳平自己也承認是陰謀家,他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後世恐難復起”。

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司馬公認可其功勞是很大。他對陳平還是很有好感的。

陳平的那些計謀,或者叫陰謀,這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往往是很不齒的,如項羽這樣的貴族君子是絕對不會用他的,但不得不承認,雖然不屑,但卻很實用,很有效。對於如劉邦這樣的小人那是很對胃口的。老天對這泗水潑皮眷顧多多,在大政方針,戰略計策上,自有蕭何、張良給他拿主意,但遇到想辦而感覺無從下手,或者實在是邁不過去坎時,就會向這陳平討策。而那些陰招如張良一類人是絕對不可能拿得出來滴。這倒也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了。

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其實,劉邦從心裡也是看不起陳平的,畢竟他出的計策太卑劣,太下作了,連天性無賴的他都難以啟齒。也不知道這陳平給他出了多少這下三爛的主意,太史公說:“其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如司馬遷在當時都難以蒐羅詳盡,可見其隱秘程度之高,怕只有這劉邦和陳平本人心知肚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劉邦死,他在呂后手中這官也做大了,不問事,只花天酒地的過自己瀟灑的日子,裝糊塗混日子,把那明哲保身的智慧光大到了極致。等呂后一死,他立即轉向,同周勃一起,誅呂氏一族,瞬間又就能變成匡扶漢室的大功臣。

綜上所述,陳平其人說他智慧聰明當是一流之人,趨利避害是其天性,敢不加掩飾地,以同劉邦一路地痞氣,出謀劃策,屢立奇功。雖然從表面上看,他出的計策都屬小伎倆、小動作、小把戲,但卻在當時是收到奇效的,同張良般的大戰略合璧,成就了劉邦的不世基業,也成就了他在漢初不可動搖的地位。

陳平:坦腹施小智,解危建奇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