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麻手術是什麼感覺?

江鐵錚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是由華佗發明的“麻沸散”,麻醉劑的發明可以算是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成就,在沒有麻醉劑的時候,有些人在手術中可能不是死於手術失敗,而是死於手術中產生的疼痛感。麻醉劑可以免除患者在手術中的痛苦,是一種很重要的手術輔助藥物。不過,儘管麻醉劑是人類的福音,但是很多人對全麻手術還是存在很大擔憂的。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做全麻手術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一般來說,全身麻醉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患者通過呼吸道吸入麻醉藥,另一種則是醫生通過患者靜脈給患者注射麻醉劑。不論是通過哪種方式攝入麻醉劑,患者都會在一定時間內喪失意識、痛覺也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肌肉也會逐漸變得鬆弛。這種狀態和我們平日裡所說的深度睡眠有些類似,但全身麻醉和深度睡覺不同的是全身麻醉不會像深度睡眠那樣被別人吵醒。所以,全身麻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絕對不會因為醫生的任何動作而驚醒的。

不過在手術過後,全麻手術患者會因為麻醉藥效消退而出現疼痛感。另外,由於全麻手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插入氣管插管,這也會在手術後引起患者的不適。不過,在氣管插管拔出後,這種不適感就會消失。

總而言之,隨著醫院專業程度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全麻手術的風險是很小的,各位做全麻手術的患者不用太過擔心。

擅長食管癌、肺癌、肺部小結節、縱膈腫瘤、氣胸等胸外科常見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


醫聯媒體


全身麻醉簡稱全麻。一般做較大的手術時會選擇全麻。通常是指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進入體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暫時抑制,患者表現為意識暫時喪失、痛覺消失、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鬆弛。這種抑制是完全可逆的,當藥物被代謝或從體內排出後,患者的神志及各種反射逐漸恢復。

麻醉開始準備工作,即麻醉誘導時,護士會抽血化驗、留置輸液針等準備工作,可能有不適感,誘導分為吸入誘導和靜脈誘導,吸入誘導是在如下圖麻醉師把呼吸面罩扣住口鼻,吸入麻醉藥,患者逐漸入睡,對外界無反應,後續會持續靜脈滴入麻醉藥,維持麻醉狀態,持續整個手術過程,當然,也會應用肌肉鬆弛等輔助藥物,不過患者不會有任何感覺。

手術結束後,也就是麻醉甦醒過程,患者意識逐漸恢復,會有氣管插管的 不適及傷口的疼痛感,麻醉師根據患者甦醒狀況,拔除氣管插管。

麻醉只是暫時性遺忘,就是手術過程沒有記憶,但術前的記憶不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對患者的記憶力及理解力不會有影響的。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我不是醫生,我是患者,我也沒做過全麻手術,但我做過無痛胃鏡。

我想,無痛胃鏡應該就算是全麻醉類的一種吧。

我是大大前年吧,因為胃不舒服(老胃病患者,十幾年前就查出來有胃潰瘍),去醫院檢查,醫生叫查個胃鏡,因為之前一次查胃病做的是普通胃鏡,就是嘴裡包一口麻藥慢慢吞服之後插胃鏡管那種,說實話,那種太痛苦了,痛倒是不痛,就是難受,一直有想嘔但是嘔不出來的那種感覺伴隨整個檢查,所以我很不想做。

結果醫生說,現在的無痛胃鏡很方便的,一點沒感覺,然後我就選擇了無痛胃鏡。

開單子交費後,第二天上午去的醫院,沒什麼人,我好像是上午第四個,護士叫你彈活動推床上,給你手上紮根針輸液,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輸的什麼,後來發現就是純生理鹽水,不是藥,輸水反正就那感覺,扎進去就沒事了。

等了一陣之後,護士把我推進等待室,然後又掛了一瓶什麼藥水之類的,但那還是不是麻藥,應該是一種輔助藥品,沒什麼感覺,隨後,麻醉師來了,拿一針管,一邊準備一邊對我說,放鬆點,這個藥推進去有點痛哦。然後就在輸液管上扎針推藥,藥物進入血管的一瞬間,一陣刺痛,不是那種不能忍受的,就是比輸液要痛的感覺,我心裡就想“這個藥確實有點......”,痛字都沒想出來,就沒感覺了,沒感覺的意思就是,整個人到整個意識,突然就走丟了......

等我再清醒過來的時候,是一個護士在輕輕拍我的臉,一邊拍一邊喊,“醒醒,醒醒,起來了,起來了”,看到我醒了,就簡單給我說了幾句就推出去了,我媽在門外等我來著,然後我就在床上躺了幾分鐘,因為這個時候,整個世界跟我之間彷彿隔了一層很厚很厚但又透明的塑料薄膜,而整個胃鏡過程的時間是一片空白,我的人生彷彿被誰給偷走了幾十分鐘時間,這段時間,找不到,摸不著了,那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是斷片超級加強版的感覺。

我覺得麻醉真的是一種超級神奇的技術,不同的人或者猛獸,麻醉師都能正確選擇不同的量,都能在最準確的時間,瞬間就把你搞定了,讓你的時間瞬間停止,再醒來之後,第一感覺就像在另外一個出生點拿齊裝備準備繼續突突似的。

而那種塑料薄膜隔離感隨後持續了兩個小時左右才消失。


廚房老張


去年年底做了腹腔鏡手術,全麻,下面就來說說我的感受。

我是一名醫生,就在自己工作的醫院做的手術,所以並不是很緊張也不害怕,我最最最大的感受就是餓!!!

全麻手術需要清腸,我從前一天下午就沒吃飯,拉了一下午的肚子,終於排空了腸道,本來預計早上第二臺是我的,結果臨時來了個急診大出血病人,上了第二臺,我就被安排到了下午。重點來了,中午吃飯期間,我的肚子一直咕咕的叫,不能吃還不能喝水,同病房的小姐姐是婆婆給送的飯,那香味簡直能把我的魂勾了去,我就一直盯著她吃飯,後來她說她不好意思在我面前饞我,跑到外面去吃了,然而病房裡的香味一直散不去,躺在床上,我感覺我隨時都能餓暈過去。一中午,同病房的小夥伴只要有人拿出吃的,我就盯著看,那時候我滿心只有想吃飯。



終於到我上手術了,在手術室外面,主任問我怕不怕,我說不怕,其實心裡說了好多遍“餓死我了餓死我了”,撐著最後一口氣,我從活動床爬到手術檯上,靜靜的躺著,這個時候心裡還是有一點緊張的,畢竟第一次做手術,畢竟這次躺著的人是我。接著,主任就問我一些家裡的情況,我好像還沒來得及說,就睡了過去。後來,我聽到有人叫我,可是睡意太濃,勉強睜了下眼有睡了過去。等我再次醒來,已經是快晚上了,身上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就只是看見自己插著各種管子,動彈不得。



總的來說,我的結果是好的,過程沒有太多疼痛,也沒用特別害怕緊張,也可能和前期準備有關,我從發現到治療,歷時半年,做了半年的準備。直到現在,其他的不適都已經快要忘記,唯獨無法忘記當時的餓。我想,一個人能夠健健康康的或者,不受病痛折磨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愛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快樂的生活!


很玖3


我本人在2015年在我們縣的二甲醫院裡面做了麻醉手術。當時我是作為一個病人。雖然現在是一個醫學生,但是那次手術的經歷讓我對手術還是多多少少有一點恐懼的。

總的來說,那次的經歷是十分不愉快。

我在進醫院的第二天的時候,醫生就通知我,說我可以進行手術了,然後當時心裡面有一點小期待,因為我得這個病已經很久了,如果再不進行手術的話,擔心會產生惡化。


其過程如下,當時醫生給我從後腰椎給我打了麻藥,就是局部的麻藥。針刺進去的時候有點疼,然後一會兒就沒感覺了這時候我想移動自己的腳,發現已經沒有自己的能力移動。但是醫生做手術的時候,就感覺到特別的疼。自己忍不住想移動但是身體又動不了,然後我就給醫生說,太疼了你給我打一點麻藥,然後醫生當時並沒有給我打麻藥,然後繼續做。又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還是跟他說實在是太疼了,你再給我打一點麻藥,醫生給我說在我的腹股溝那裡發現了一個疝,問我要不要修復,然後我很快的點頭,家長也簽了名字,然後又繼續給我做。再次給我做的時候,我還是很疼,醫生就給我打了全麻藥給我,應該是全麻,我睡著了第二次醒來的時候發現醫生已經給我手術做好了。


做完手術後,最難受的就是躺在床上保持一個姿勢十個小時不讓動。

我們知道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不自覺的動來動去,因為你的身體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的話,不利於你的血液流通,而且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的話會壓迫感特別強,身體會十分不舒服。但是我做完手術後,醫生強制要求我十個小時保持正面朝上的仰臥姿勢。我十個小時後我可以動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背已經痛得受不了了!

反正最好是不要得病,因為得病已進行手術的話,那麼你會在床上躺它十天半個月十分的不舒服。


用戶4745025845


沒做過全麻,做過半麻,破腹產手術。

早上5點多見紅,一胎,8點多一點到醫院辦住院手術,產前檢查胎位正,可以順產,也一直希望順產;痛,痛,一直到晚上8點多還沒有開宮口,堅持,10點25破羊水,護士讓墊高,晚上痛得死去活來,檢查胎心正常,早上7點多考試發燒,主治醫生8點多來接班,說是開了三指,然後胎心開始不正常,主任過來一摸說馬上手術,感覺當時醫生和護士都緊張起來了;(縣城醫院,醫德和醫術都不怎麼樣)半個小時不到,我就躺到了手術檯上,7-8個醫護人員圍著我,左手一直在打吊瓶,不知道加了什麼藥,然後麻醉師和我說有可能有不良反應會吐,不記得麻藥怎麼打進去的,後面肩膀以下就沒有知覺了,過了一會就吐了,兩位醫生在一邊做手術一邊說和手術有關的話,我大腦清醒,卻也感覺不是自己的大腦了;手術2個多小時,破腹產裡算時間久的了,順帶切了個子宮肌瘤,輸了很多血;當時沒想太多,就想著孩子早點出來,孩子沒事就好;後面都感覺後怕,如果在手術檯上下不來了怎麼辦,我還沒交代事和人。

孩子因為缺氧和吸入胎便住保溫箱12天,上天保佑現在很健康;術後用了鎮痛棒,熬過了最痛的一倆天;一定一定要到醫術好的醫院生產,生孩子就是鬼門關走一趟,要把危險降到最低;順產和破腹產看情況而定。


麥麥說


全麻手術啊,小可前幾年摘了闌尾,是微創,但也得全麻。

在確定了要手術之後,於手術日提前一天住院,期間一系列術前檢查不詳表。

手術當日,換好了病號服,自己溜達到手術室。咦?還沒人?在手術室裡面轉悠了一圈,進來了位白大褂:“來,小夥子,躺這兒。”

哦,然後我就按指示躺到手術檯上,“別緊張哈,先掛瓶兒水,來,哎,好嘞。掛好了。”

掛好液體之後,這位白大褂走到手術室一角不知在擺弄著什麼。我躺在手術檯上任憑擺佈。很無聊,自己默數著滴管裡的液滴,嘀嗒,嘀嗒,嘀嗒。正走神的時候,白大褂又來了,“來,推一針藥。”我也懶得問了,白大褂拿著一個注射器,扎進滴管開始推液體,很用力,“哎呀,疼。”“這個藥就得用力推的,會有點點疼,沒事哈,一會兒就好”。


這時又來了一位白大褂,拿一罩子往我口鼻上扣,我本能地躲了一下,“什麼東西,有股味兒。”“對,是股味兒,一會兒就好哈。”

這幾位應該是麻醉師??哦,這大概就是麻醉??就這麼靈??推管藥,灌點氣體,我就昏過去了??我不信,我不睡,我不睡,我不睡。。咦?好像還沒見到醫生啊???

醫生出現了,在我頭頂,一張大臉,看歲數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歲數。“小夥子,手術做完了。一會兒讓人推你回病房哈。”

我去,,結束了??我失敗了,竟然沒扛過麻醉劑。。。


史話海說


我做過一次全麻手術,術後才發現原來真的挺恐怖的。可難受!首先,麻醉師會在你的鼻子旁放一個呼吸罩,氣體麻醉時候用的,用不了幾秒鐘你就斷片了,絲毫的察覺不出來,你感覺不到睏意,就斷片了。然後我感覺一秒鐘後就醒來了。當然前提是你能醒過來。術後非常辛苦了,首先,六個小時之內都不能下床。要斜躺著,過了要馬上下床撒尿,如果撒不出來是要插尿管的,未來一天你都非常的辛苦你的鼻子會塞住,因為要上呼吸機,所以鼻子和口腔都會插入導管。他們都會破壞裡面的粘膜,所以彼此非常的疼,還有咽喉。火燎火燎的感覺。我當時下床以後去量體重。居然瘦了十斤,前後不到12個小時,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少了十斤,當時的精神狀態非常的差,頭暈的厲害,五天後出院了,感覺腿很軟,精神狀態差到了極點,很虛弱。再過15天才回到正常的水平。這就是我對全麻手術的感覺了。


卡夫不咋卡


太緊張的患者會給予咪達唑侖、右美等鎮靜藥物,會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產生順行性遺忘作用。這之後的事情你都不會知道,就算當時知道,手術完成醒來後也不記得了,這就是順行性遺忘。

然後的是就是麻醉誘導和手術了,給予鎮靜藥、阿片類鎮痛藥、靜脈麻醉藥、肌松藥等等,使你進入深度鎮靜、麻醉狀態,意識消失、肌肉鬆弛、消除疼痛刺激和反射,然後麻醉醫生會進行氣管插管、麻醉機輔助通氣。



手術醫生進行消毒、鋪巾等術前準備,然後就是真正的開始手術了。

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會全程守護在你身邊,監護生命體徵,維持麻醉狀態和生命體徵平穩。





在手術快結束時,麻醉醫生會按照順序停止麻醉藥給入,這時候你會慢慢恢復意識、反射、肌力和呼吸,等到清醒、有反射並且呼吸恢復後麻醉醫生就會拔出氣管插管,恢復自主呼吸,嘴裡有個管子當時可能會非常難受,但等到完全清醒,大部分會忘掉這部分記憶。

觀察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轉入PACU或者直接回病房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麻醉藥物和各種監測設備應用於麻醉,確保患者的安全舒適無痛。



所以請要做手術的小夥伴們,不要緊張焦慮,麻醉醫生會為你的安全保駕護航。


麻醉科王醫生


這個問題好籠統,我把它細化一下回答。

全麻的感覺應該分為全麻術前準備,全麻術中和全麻術後的感覺。全麻還有其他分類辦法,比如普通全麻,支氣管全麻,喉罩全麻,全麻術中喚醒等等。


術前準備包括麻醉藥品,麻醉設備,監測儀器,以及其他輔助器械設備藥品等。患者的術前準備包括患者的心理準備,患者的生理準備。一般要跟患者交代全麻過程中可能碰到的情況,危險及處理。消除患者恐懼心理,可以語言安慰也可以用適當的藥物。儘管如此有些患者依然或非常緊張,甚至血壓>180mmhg。有點身體不停打鬥,心率非常快。當然有的是本身身體疼痛引起的,比如骨折,出血,穿孔,或者其他外傷病人。術前還有導尿,插胃管,備皮等操作,都會引起不適.


全麻術中包括全麻誘導,全麻維持和全麻甦醒三個過程。三個過程的可怕程度應該是甦醒>誘導>維持。對病人來說甦醒也是最難受的時候。有人把全麻的三個過程比喻成飛機的起飛,平順飛行和降落,這個比較非常貼切。全麻誘導一般是使用鎮靜鎮痛肌肉鬆弛三類藥物為主,輔助其他藥物。這個過程病人從意識清楚到意識模糊到意識消失,呼吸也會消失,由麻醉機代替呼吸。疼痛等感覺也會被阻斷掉。所以這個過程患者是最沒有感覺的時候,這段時間的任何事情他都不會有記憶。但是出現一種情況就特別恐懼,那就是術中知曉。就是在麻醉維持過程中因為各種意外情況患者只有肌肉鬆弛而沒有鎮靜和鎮痛的作用,或者作用非常小。對於手術中大部分過程都知道,也能感覺疼痛,也能聽到周圍其他人得對話。但是不能說話不能呼吸。這感覺會非常恐懼非常可怕。麻醉甦醒是全麻過程中最危險緊張的時刻。患者從對外界刺激沒有感覺到感覺明顯,這個時候的刺激主要有疼痛,氣管導管的刺激,呼吸的不順暢,導尿管,胃管等的刺激。麻醉醫生這個過程控制的不好,患者非常痛苦。有人會有瀕死感,猶如夢境中的鬼壓床。

全麻術後的感覺,這裡主要包括疼痛刺激,氣管插管引起的呼吸道刺激,還有比如嘔吐,頭暈,煩躁,淡漠。有些老人還會出現術後認知功能障礙。

那是不是全麻都要經歷這些不好的感覺呢?肯定不是!對於大多數常規手術,一個有經驗的麻醉醫生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讓患者安靜的睡覺,平靜的甦醒。整個過程不會出現太多的不適。不管怎麼樣,你有什麼疑問一定要跟麻醉醫生溝通,一個良好的溝通可以帶來更加舒適的麻醉體驗。



對於常規手術來說,喉罩全麻是最舒服,但是不所有全麻都可以使用喉罩全麻。如果大家需要上全麻可以問問麻醉醫生能不能上喉罩。如果可以,喉罩對患者的刺激最小。喉罩一般用於手術時間短,仰臥位不經口腔的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