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浙江高考選物理考生不到3成,且“棄物理”趨勢一直蔓延,你怎麼看?

心大壓爛肺


大家好,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新高考改革,浙江高考物理考生不到三成,且”棄物理”趨勢一直瀰漫,你怎麼看?

新高考3+3模式,最先在浙江等地試行。我們這兒實行新高考3+3模式的,今年剛讀高二。在從政史地,理化生,6門課中,選三門參加高考。其實有20種不同的選擇,學校綜合考慮制定了6種選擇方案。其中選純文純理的,也不少。也就是原來的理化生,政史地。但是也明顯表現出“棄物理”現象。



  1. 原因一,物理確實對學生來說感覺比較難,特別是女生。要求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要有比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如果這方面不是很好的話,那就會果斷放棄物理。而很多尖子生學習物理又學得特別好,導致普通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排名靠後。
  2. 原因二,物理題分值比較重,得分比較難。分數,一不小心說丟就丟了。記得我兒子當時在選擇的時候,最後期末考試前,物理有一個題,一粗心錯了,丟了十幾分,原因就是,忘了把小車的質量給加上了。所以粗心,是學習物理的大題。於是,果斷放棄了物理。
  3. 原因三,大多數孩子都比較粗心,學習物理來感覺比較吃力。有些還是,就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非常討厭物理,平時考試考不了幾十分,現在有機會不學習物理了,能放棄就放棄了。



其實,孩子們按照自己的特長,選擇需要的,想要學習的學科,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長期下來,大家都不選物理的話,對自己事業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肯定有不良的影響。

歡迎朋友,嘴下留德,不喜勿噴,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您覺得好,點個贊再走吧,關注一下也好,我是睿媽教育在線,交個朋友吧,認識您非常高興。


睿媽教育在線


我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省考生有50萬,前1%有5000人,第一名考了100分,第5000名考了80分,第一名為甲同學,第5000名為乙同學,根據賦分制他們都是100分,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物理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如果乙文科功底較好,語文考了130分,甲文科功底較弱,語文考了120分,假設他們在其它科目上分數都一樣,根據原始分數,甲比乙高10分,可根據賦分制乙比甲高10分,這就是新高考造就出來的新的不公平。

大家都知道物理比較難,選物理的都是學霸,學渣選物理基本都是做分母的,既然都是做分母為什麼不選更容易一些的文科科目呢😄,隨著分母基數的減少,就會對中等學生造成驅逐效應,根據田忌賽馬原理,中等生也會放棄物理,選擇容易出成績的文科類科目。剩下的就是學霸之間的相互碾壓,造成學霸的恐慌心理,就會造成學霸選物理的糾結心態,棄選物理是許多學霸的無奈之舉。

雖然現在浙江高考出了新規,最低以6萬人為基數,可能會對棄物理暫時起一下緩衝作用,對學霸來說還是有些不公平。


萬事如意


教育磚家搞的新高考目的就是搞亂中國的教育!傻B都明白,要掌握科學技術就必須以理工科為主,如果物理這一科都少人學的話,怎麼培養科技人才?當前科技方面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美歐日本人手裡,動不動就拿知識產權來打壓我們,我們卻連象樣的手機芯片都造不出來,處處受制於人!年初是中興事件,現在華為又攤上大事!可在高考方面漢奸誤國磚家規定語文和英語各佔150分,且大肆向考生灌輸什麼得語文者得天下,強制取消文理分科,強制實行英語一年兩考!學生為了高考的分數競爭勢必把更多時間耗費在語文英語兩科上,只用可憐的極少時間去學其它科,甚至棄學物理科,這明顯是磚家有意把我國的教育重新誤導回到古代科舉取士只考四書五經八股文上來,使我國的科技又遠遠落後於西方!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清末用大刀長矛弓箭的冷兵器去對抗西方的火炮槍彈的熱兵器結果就是雞蛋碰石頭,這些近代史才過一百多年我們就忘了嗎?如果任由漢奸磚家這樣胡亂下去,我們的科技教育就會毀了!國人醒醒吧!!!


青天在看


我是老師,很想說上幾句。確切地說是罵上幾句。這樣改後目前我是看不到任何好處的,壞處倒是一大堆。

首先選課後造成了學生很難把每科都學精,好比你和一個生物學生講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學生都無法理解。給學生講核酸內部的二脂鍵,學生又不懂,因為他沒有選化學。就我所知將來哪怕大學選了醫學類的,也會學到相關藥物結構相關知識,比如醫藥合成類的。再比如,一個孩子選了化學,沒有選物理,那麼他將來如果大學選了化學專業,那麼他還要必修《大學物理學》,我很難相信他能學會這門課,甚至化學專業必修課《物理化學》他都無法學會。更別說在理工科做出成績了。長此以往中國大學不會有真正的人才輸出。

其次,選課必然要使用賦分制,就我目前溫州情況來啦,一個樂成公立學校高三學生真實分37分,賦分竟然高達58分。就這樣算的話,那些所謂的賦分滿分的學生,也很少有真正考滿分的。將來名校裡全都是聽起來分數很高的學生,呵呵,真好的改革。並不是作者仇視名校的學生,而是名校裡沒有了高質量的生源,將來如何扛起整個社會前進的重擔。高考分數已出,今年諸多300分的學生,多到嚇人,記憶中筆者07年高考,省狀元都沒有300分的。筆者也只有在質檢一的考試裡有幸蒙到過300分,不過高考也只有250的水平。

再者,現在賦分制度,一年兩考,導致補習班遍地開花,但是真正能夠教給學生的知識的老師又鳳毛麟角,這裡順便說下,溫州這裡教育質量差的有點過分,學生拿來的難題,竟然能難住老師,這在北方的一些高考大省是很難出現的情況,但是由於賦分制,導致學生不求高分,不求學精,所以導致了老師隊伍魚龍混雜,任何人都能當老師。補習班收費又是高的不行,所以家庭負擔也是讓家長受累的因素之一。

最後筆者說幾句肺腑之言,各個論壇都在抨擊這次教育改革,不論是家長,學生,甚至老師也在抨擊。學生受累不說,關鍵是投入了大量財力,精力,卻培養不出高質量的生源。甚至動搖了大學課程的學習框架。但是為何還要堅持推行?讓我想起來十幾年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一個橋段,有一些亂臣賊子想討皇上開心,就大肆行文字獄,最後弄得民不聊生,大街上沒有人說話,沒有任何文字。這些亂臣賊子不知道?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不會跟皇帝說:改革失敗。這不是說明自己沒能力嗎?於是硬著頭皮繼續文字獄咯!

筆者覺得物理沒有難不難這一說,主要是必修一能不能掌握住真正的知識,筆者除了理化生,別的都很差,物理考了很多次滿分,不過高考語文只有70分,也算是報應啊!

哈哈哈哈


逆流de魚จุ๊บ


新改問題太多,3+3最垃圾,3+1+2好一丟丟,3+2+1又好一點點,但是都不是最佳方案,高考為什麼一定要湊齊不相干不可比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的3門課程呢?

能否推廣可以先看下試點省份。試點省份暴露的問題解決了,再擴散到其他省份,強行推廣就是帶病推行啊。。。

那現在的新高考存在哪些問題呢?

1、科目無關聯,比如本來生化不分家,政史地不分家,現在為什麼一定要湊齊3個不相干的科目呢?任意組合註定出不了大師

2、物理沒必考,工業科技類生源基數遠遠達不到80%的基本要求,另外物理作為素質訓練核心課程卻不必考,還談什麼素質教育呢

3、物理分值低,十年物理不如兩年背誦類副科好拿分,棄物理趨之若鶩

4、英語分值高,英語是孤立的工具科目,分值竟然比物理還高,全民苦背單詞佔用了太多素質訓練和實踐創新的時間

5、背誦類必考,一個優秀的理科生必須投入大量精力在背誦類副科上才能不落選,這是人才不能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

6、背誦分值大,文科類答題和評卷主觀影響大,少做個題不影響啥,少背段話就可能落榜啊,但是那些開卷百度都能查到的東西與能力有毛關係

7、選文比例高,晨讀加倍,大家都在朗朗背書,這哪是在搞素質教育,哪是在搞科教興國,洋人是不看你嘴皮子功夫的

8、兩考制問題,除非考滿分,不然都得兩考,負擔更重,且兩考試題沒有可比性,必然影響公平

9、賦分制問題,其實理科優秀文科不差就是我們需要的人才,但是不行的。因為大家都背的很好,你的政治歷史地理雖優秀但只能按低分算,文科賦分會刷掉不少科學家啊

10、物理保障機制的侷限,年年保障,不對物理高標準嚴要求,反倒按最低水平算,理念有問題啊,這明顯是把科教興國廢棄了啊

11、自主招生,立法執法要分開,本可以在高考框架內通過優化高考科目組合和題型設計解決,而現狀高校自導自演,雖堂而皇之卻也暗藏貓膩。降分太大數量太多已嚴重破壞公平

12、綜合素質評價,素質除能力以外的部分根本無法客觀評價,現狀又由底層分散操作,必然導致堵不住的漏洞,一發不可收拾,嚴重破壞教育公平

思路錯了,就是南轅北轍。試點沒通過,莫如不改啊。。。

3+3既沒有科學性,還引入很多問題。其實高考科目組合多根本不是目的,更不是必需的。而危害最大的問題就是棄物理重文科、輕能力重記憶!

物理是最佳的素質訓練課程,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新改去物理效果顯著。另外6選3科目間沒有任何關聯,投入產出價值也沒有可比性卻都是100分,顯然是不合理的,而大師之路也止步於此了。。。

我們天天在喊素質教育。素質包括品格和能力,品格是可以持續訓練的,但卻很難客觀評價。而能力即可以持續訓練,也可以客觀評價。

所以,素質教育之品格,訓練在平時,做足過程即可。而素質教育之能力,關注結果,需要考試。高考就是對素質之能力的客觀評價。

從科目的角度看,我們需要的人才,就是接受過初高中全科教育,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語文)邏輯思維(數學)和科學素養(物理),又在專業領域和專業交叉領域(如計算機、生化、政史哲地)有較強技能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長為大師,才能擔當重任。

最佳方案:初高中全科教育。高考除翻譯和藝術體育專業外,語文數學物理必考150,然後生化、計算機、政史哲地三選一,英語自由選擇僅對成績前10%的學生給予最高20分的加分。統招按對口專業和規劃比例錄取!

*初高中全科教育加高考物理必考,這樣就從根本上實現了文理不分科,避免了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純文科偏科現象。有人可能會說,文科生考物理成績一定很差,是的,但是大家都不好,所以也就沒什麼了。但是如果哪個文科生物理成績也不錯那自然會有優勢,因為這說明他不僅僅會寫文章,更懂得如何科學地寫出一篇更有價值更禁得起推敲的文章。而對於那些理轉文的學生,這種跨界更是值得鼓勵的。。。

而3+3新改,首先初衷就有問題。理科生聽不懂政史的極少,文理分科的問題不是理科生不懂政史,而是多數文科生數理水平停留在初中甚至初中前階段,科學素養太差,培養的都是一堆偏才廢材。萬一這些人誇誇其談做了領導,就很可能成為國家和企業發展的阻礙。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啊。文科課程退休了都能學,實際上相當比例的理科生最後都成了通才,但新改為了挽救文科生而去犧牲優秀理科生的受教育權利,愚蠢啊。。。

然後是讓學生自由選擇科目。方向自選可以的,但是科目任選就是沒考慮科目間的關聯,所謂生化不分家,政史哲地不分家,你讓學生任選科目懂生不懂化,懂政不懂史,懂史不懂地,這選出來的都是啥?四不像的庸才。不利於大學的進一步培養,更別指望在專業領域和專業交叉領域做出新的發現,大師之路到此為止。

怎樣去設計一個好的高考方案?要從培養目標和知識結構的頂層考慮。

高中的目標是什麼?是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不要求多專,但不能偏科,不能是某個方向的白痴。就是說文理藝體啥都懂一些,這樣離校後不至於偏置,還可以繼續自學所有感興趣的領域。

大學的目標是什麼?是一個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學生,同時在專業領域和專業交叉領域有一定技能的學生。缺乏基本素養難堪大任,缺乏專業技能難做事情。

知識結構上看,物理是科學的代名詞,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本身就覆蓋了很多領域,配上計算機更可以如虎添翼。生化不分家,懂生不懂化藥水配不明白,懂化不懂生就不好評估化工對人的影響。政史哲地更是人文四傑,都通才能洞悉人文地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而英語則是一個孤立的工具科目。

所以問題就很清楚了,語文數學物理150作為必選科目,考察一個學生的基本素養。計算機,生化,政史哲地是三個可以自由選擇的方向,考察一個學生的知識背景。而英語則可作為自由選擇科目,僅對成績前10%的學生給予最高20分的加分。

現狀!!!物理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課程,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6選3後沒人考了。選考的人不說80%,60%都不到。還談什麼科教興國,素質教育呢。。。

十年物理、五年化學、三年生物、兩年地理啊,政治歷史看看新聞聯播三國演義覺悟就上來了,老了都能讀史記。而這些文理科目分值居然是一樣的?用腳趾頭想都不合理。

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文科生”存在?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物理難?這根本就不是天生的,其實是因為理工教育沒有從娃娃抓起,很多孩子小時候玩具都沒玩明白,就早早垮掉了啊。。。

末了,瞭解一下各國的STEM教育計劃,對比下現在的新高考。

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在國家實力的比較中,獲得STEM學位的人數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美國政府STEM計劃是一項鼓勵學生主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計劃,並不斷加大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投入,培養學生的科技理工素養。


火狐520


從2017年浙江、上海試點新高考開始,“棄物理”的趨勢就在延續,有些浙江的高中,甚至出現整個學校沒有一個學生選考物理的情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高考選科的賦分制和功利性的影響。


新高考選科時,學生和家長要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選科要考慮學生自身的相對優勢,因為小三門是按考試成績在全省所有選考學生中的排位來折算賦分,而不是卷面的原始考分。這個排位信息,可以參考本校的歷史數據(如果是第一屆參加等級考的,就比較難有數據了,只能半定量地分析)。簡單地說,就是要考慮學校和學生本人的相對優勢來選科。如果學生本人在物理科目不如其他科目有相對優勢,那麼這樣的選擇本身沒有錯。

第二,選科要與目標大學的招生專業的要求相匹配。所以在高一選科之前,學生要有一個初步的目標(院校和專業的大方向),這樣才能確保高考時你有資格填報這些大學和專業。例如,2017屆浙江考生出現的“物理遇冷”的情況(很多學生為了避開與“學霸”在物理科目的競爭,而放棄了物理科目),導致這些不選物理的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沒有資格填報很多要求選考物理的理工科院校的專業。

第三,選科要與自己的學業生涯規劃一致。學生可以用科學的心理測評來分析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職業傾向,初步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和專業大方向,並對目標大學和專業有初步的瞭解。這就是高中學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內容。假如經過測評和分析,你的興趣、志向和目標專業方向是理工類的,而理工類的大部分專業都要有比較強的物理基礎,如果你高中不選物理,在大學就很吃虧了。

現在是新高考改革試點時期,關於選科的要求,各省的規定都不一樣;而教育主管部門,也已經意識到“棄物理”趨勢的危害性,每年政策也有調整。因此,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本省教育管理部門的最新消息,以及目標院校的具體規定,確保你所選的科目符合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的要求。

例如以下新變化,考生家長們要特別關注:

1.有的省規定按3+1+2選科,如果是偏理科的(例如理工科的大部分專業),物理是必選的;如果是偏文科的專業,歷史是必選的。廣東省2019年很可能按這個方式選科。

2.在2018年,浙江和上海已出臺選考物理人數的保障機制。換句話說,從功利性的角度看,選考物理的,不那麼吃虧了。

3.在2018看,大學的招生專業對選科的要求已經更新了,很多大學的專業提出了“本專業要求A和B科目”的要求(在2018年之前,大部分是“本專業要求A或B科目”的要求)。其中很多大學的專業明確要求物理科目。

以上變化,都會有效地引導學生合理選科,有效地減少功利性的“棄物理”的趨勢。同時也對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賢瓏看高考


你以為“棄物理”只是物理本身難?那你太天真了。

想要知道為什麼會成為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得不瞭解下當下的“3+3”高考制度。“大三門”語數外,每門150分滿分;“小三門”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六門中選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其中“小三門”奧妙無窮多,先是需要合格考40分打底,然後是等級考從A+到E,11個等級,滿分30分。這就是個王者榮耀的排位賽啊,而且掉級悔終生!

瞭解了基礎之後,咱們來說說這次的“棄物理”事件。物理真的像謠言說的那麼容易捨棄嗎?你們是真不知道那些捨棄物理的人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在上海高校的招生中,選物理可報考所有專業佔比達到99.92%,誰不想多些選擇。但是等級考!等級考!

在上海18600考試中5%的人獲得A+——也就是900人,600人華二和上中,剩下還三四所實力不差的學校也來瓜分了一些,剩下2.2%是其他學校。感覺能到30%的報考率已經很不錯了。不選肯定不用想清華北大,選了可能連1本都沒了。

“3+3”比以前的情況更加膠著,真心是七分靠打拼3分考運氣,能不能上個好大學,還得拼人品。

“物理”就不勞各位大人擔憂啦~想上好大學的,物理一定是不放手的。


樂樂課堂


我覺得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家長目光短淺造成的,他沒有想過深層次的後果,只顧了所謂的目前看到的有可能出現的高分科目(真的是有可能,強中自有強中手,全省排名,不是優勢到爆表,也不定真有高分拿)。

我覺得今年山東的情況反而比浙江樂觀些,至少有40%的人選了物理。

出現這樣的狀況,那最後只能是不少人沒學上,同時有些人能低分進名校。要改變的是家長對政策的理解和有一個良好的擇業觀。

1、不選物理,低就或者沒學上

因為很多人都湧去了剩餘的不多的可以不選考物理的專業,那必然導致高分考生扎堆。一部分本來可以去好點學校的,會降到低一個檔次的學校;而另一部分本來有學上的,會直接因為名額被搶走,而沒學上。

舉個例子,按照題目提供的數據,浙江19年20多萬考生參加高考,假設在浙江投放10萬本科名額,那只有4萬給沒有選考物理的,17萬人搶4萬的名額,競爭之大,就會出現我說的狀況。所以你即使棄了物理,選了你所認為的優勢學科,尤其是扎堆選的,反而是劣勢了。

2、選擇物理,低分進名校

因為需要選考物理的專業多,那選擇了的考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甚至原先不可能夠到的學校,因為競爭少,你前面的人去了更好的,那剩下次好的學校你就可以選擇,不好的學校理工科根本招不到人。假設在浙江投放10萬本科名額,那至少4.8萬是給選考物理的,而只有2萬多人報考,那選擇物理的一定是佔便宜的,學校你可以隨便挑。

3、要想變,家長不要太勢力

從以前文理分科也可以看出,還是理科生佔多數的。我記得我們高中是10個理科班,每班80個人,文科班2個,每班50個人,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對理科的執著,而且是認為自己的理科能學好,且想學的。

為什麼一到了選科就徹底放飛自我了呢?去選擇所謂的認為能拿高分的學科,尤其是各個省份地理的大熱,讓我很費解。物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有一定難度,但也沒有那麼的難。而且到底是難還是簡單,還得看出題專家,我並不認為近幾年的物理高考難度會很大,等級賦分後分數也不會那麼低。

理工興國才是王道,只侃侃而談有時反而誤國。所以從長期的對國家和個人發展的角度,我支持選擇物理。大家都去選簡單的學科,反而更誤入了歧途。人生很長,選擇物理對自己的考驗,何嘗不是一種磨練。很多人會為當初做出這個決定而慶幸。


乾宇談高考


自高中開始,物理給我的感受就是難,難到什麼程度呢?我曾經在高中考過二三十分,而且還是在快班的情況下,整個班級的平均分也剛好能夠及格的樣子。而普通班更不用說了,平時物理化學能有幾個人及格就非常不錯了。

但是對於棄考物理,我個人覺得是弊大於利,之所以為什麼這麼說呢?

物理雖然難,但是權重比政史地大得多



因為數學,物理,化學等,這些較難的科目其實是基礎學科,何為基礎學科?拿我現在大學的專業來說,典型的工科。涉及的科目有什麼呢?大家看一下

《簡明材料力學》《大學物理》《流體力學》《理論力學》《電工學》《液壓氣壓傳動》《工程材料》

以上的幾門科目,幾乎都可以說是高中物理的延伸,儘管看似和高中物理差別較大(高中主要是宏觀,而大學基本學習的是微觀)。但是如果沒有底子,別說一個學期基本同類型教材了,哪怕就是一年一本都吃不透。

而在大學,需要有物理基礎的專業大概有哪些呢?我簡單的陳述一下:機械大類(包含機自,農機,成型等七八個小專業),土木大類(同樣四五個小專業),計算機大類(沒錯,計算機也要求物理),化工大類(這個細分更多),農林大類等。可以說,凡是工科,理科類專業,幾乎都跨不過物理這個學科。



如果學生棄考物理,那麼我覺得更多的是喪失了一個角逐更多專業的機會。我相信到時候錄取專業參考書上不僅是限制英語分數,很可能到時候有的專業還會限制物理分數。也就是說,沒有物理成績,你連報這個專業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相對於數理化來說,歷史,政治等科目花費時間較少,根據"3+3"的形式來考查,我相信選擇的人非常多,就會導致競爭異常激烈,然而等填報學校時,又會被限制專業,從某種程度來說,"3+3"只會更加的精益求精,看似每個人選擇了自己擅長的,但是別忘記了,是每個人擅長的,也就是說,你擅長這個科目,別人選擇也擅長這個科目,那麼你就必須得比被人更加優秀了。


因此,選擇棄考物理,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我們都清楚,理科轉文科容易,畢竟大家的文化涵養基本都差不多,沒有誰能是大師級別。但是文科轉理科就困難了,理科說不懂就是不懂,因此我覺得,與其去追求大家都擅長的文科科目,不如狠下心來專理科,能夠獲得更大的權重。


初雨落江南


這個問題我想說幾句。首先這幾年媒體的誤導非常嚴重,整天喊,物理難度大,不好學,學生學起來吃力,我認為這與教學方法和宣傳有直接關係。我記得我小時候耳朵裡灌滿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學好數理化為榮譽。從小就想看看數理化都是啥東西,記得初二發物理書的那天晚上我興奮的不得了,晚上回家後幾乎一夜沒睡,一口氣把物理書翻看一遍。這和什麼有關,大環境宣傳有關,現在的輿論媒體應該是被文科生控制了,天天唱衰物理,物理難學,,要把宣傳奪回來,宣傳必須掌握在理工科人的手裡。再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物理得不到教育部門應有的重視。物理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也是各個學科的根基,物理對於一個國家太重要了,那麼物理的重要性必須體現在各個升學考試當中,中考,高考,分值必須提高,物理高考分值提到150,理科生必考,看看誰還喊物理不好學,物理難,。有一個例子,看看全國的補習班,哪科最多,英語呀,為什麼,分值高,必考主科,。我們中國為何把物理要排在英語之後呢?我不是說英語不重要啊,至少物理不應重視程度低於物理。物理對於一個國家太重要了。望教育部門,國家層面趕快重視起來,一但物理人才斷層,後果不堪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