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招政策收緊,文理科考生及高校該何去何從?

截止今天,已有89所高校(除東北大學)發佈了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從今年各高校的簡章來看,報名條件中要求五大學科競賽省一及以上獎項的高校佔絕大多數。雖然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名額有所縮減,但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獲獎人數畢竟有限,各高校能招收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考生嗎?

2019自招政策收緊,文理科考生及高校該何去何從?

英才君從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瞭解到,五項競賽獲獎名單公示數量如下圖所示:

2019自招政策收緊,文理科考生及高校該何去何從?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獲獎人數為260人,基本已被各高校提前簽約,不再參與自主招生錄取;獲得省一及以上獎項的考生數量(省一+國三及以上獎項人數)為11198人,從今年的簡章規定來看,只有以上這些考生報考今年的自主招生高校把握最大。

1

對理科考生而言:

2019年自主招生新政對取得學科競賽省一獎項的考生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一方面今年很多自主招生高校均只開設理科專業,另一方面各高校明確規定了省一及以上的獎項資質要求,不符合條件的考生上傳的資料將不作為高校初審的依據。

因此,獲得省一獎項的考生選擇權相對加大,如果考生既有省一獎項,高考成績也比較拔尖,一定程度上會報名衝擊C9高校;如果成績中等,會選擇華東五校等高校報名;而對於獲得了獎項資質,但高考成績不是太理想的考生來說(成績在一本線左右),選擇一些地理位置不太好但聲譽好的高校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報名通過初審的幾率會更大。

除了省一獎項,那取得省二、省三獎項的考生該如何選擇自主招生高校呢?對此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院長梅金鎖就此給出建議。

“面對著這種變化,第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把自己心態放平和,如果這個心態不平和,勢必會產生一種焦慮,一旦焦慮情緒‘傳染’給目前正在衝刺階段的學生,會對學生學習狀態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第二,如果學生過去參加過一些比賽,獲得的獎項不是國家級的獎項,也不是省一級的獎項,其實可以申報一些面向本省招生的自主招生高校,比如北京工業大學等。今年清華大學,包括北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申請條件除了只要奧賽的國獎或省一級的獎項之外,某一科非常優秀的話,依然也會受到高校青睞,只是(需要)把學生的優勢找出來。”

考生需要注意:

2019年共有4所高校明確說明認可競賽省二獎項,這4所高校分別是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省二考生可以重點關注這4所高校,但報考時需注意高校限報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西南財經大學認可數學、物理競賽省二獎項,限報1所;

(2)西南交通大學認可五大學科競賽省二獎項,限報1所;

(3)北京化工大學認可化學競賽省二獎項,限報3所;

(4)北京工業大學(僅對北京招生)認可五大學科競賽省二獎項,限報3所。

2

對文科考生而言:

雖然今年的自招政策收緊,很多高校沒有明確規定認可文科獎項,但部分高校對文科生相對友好,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文科考生,只要能夠提供詳實有效的證明材料,依然可以報名。

家長和考生可能都瞭解到,2019年大部分高校都對理科學科競賽獎項提出要求,因此,具備理科獎項的文科考生在今年的自主招生報考中具備較大優勢

,只要自主招生高校招收文理兼收專業或文科專業,那麼這部分考生可選擇的範圍會很大。

文科考生如果沒有理科獎項,具備文科特長證明也可報考部分自招高校,如復旦大學提出認可“高中階段文科學習成績特別優秀、人文學科特長顯著,對文史哲學術研究具有濃厚興趣與發展潛質,並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因此具備文科特長的考生可重點關注此類別的高校!

特別注意,2019年自招高校對報考條件均做出了嚴謹的設置,即在填報志願時,需首先選擇“具備的條件”才能選擇對應條件開放的專業。

因此,文科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以“保”為主,以“衝”為輔,即結合自己所獲獎項和綜合成績選定自主招生高校,在符合報考條件的情況下結合優惠政策擇校。

3

對自主招生高校而言:

縱觀各高校2019年的自主招生簡章,報名條件幾乎“千篇一律”,尤其是五大學科奧賽“省一”的門檻,已經成為考生參與自主招生的“硬核”材料,只有少部分高校明確認可科創類獎項,但也要求國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源自2019年初教育部公佈的《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對2019年的自主招生提出了“十嚴格”規定,從招生政策、招生程序、監督管理三個方面做出要求。

因此,2019年自主招生高校的門檻普遍提高,且今年的自招優惠標準基本都是20分。對於高校將報名“門檻”抬高到學科競賽“省一”,家長們雖然表示理解,但也讓很多家長和考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參賽動機,畢竟很多競賽黨都是從高一或者高二開始就準備,如果最後沒有拿到省一,在其中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卻又無法彌補,除非是考生真正熱愛,不然心理落差難免有點大。

另外,有高校招生負責人坦言,降低門檻不符合教育部自主招生的“十嚴格”要求,按照奧賽“省一”標配,又怕招不到學生(畢竟競賽省一考生數量有限),但2019年自主招生各高校招生總原則是“寧缺毋濫”。

對於今年的自主招生新政,您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