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很多人預測過,瑞幸咖啡就是下一個 ofo ——燒錢過猛必將把自己燒死。種種質疑聲中,瑞幸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虧損季度。這次,更像是走到了盡頭。

關於他們的新聞顯得有些悲涼。4 月 2 日,瑞幸咖啡將自己的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抵押做了 4500 萬元的債務擔保。

很多人預測過,瑞幸咖啡就是下一個 ofo ——燒錢過猛必將把自己燒死。種種質疑聲中,瑞幸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虧損季度。這次,更像是走到了盡頭。

不可能的盈利模式

硅谷知名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初創咖啡店連鎖企業瑞幸咖啡估計,2018 年營收 1.17 億美元,虧損約 2.32 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則是,營收約為 7.86 億人民幣,虧損約 15.59 億人民幣。根據公開數據,2018 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累計收入 3.75 億,毛利潤-4.33 億,淨虧損 8.57 億元。

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來源/時代週報

換言之,2018 年最後一個季度虧掉了 7 億,相當於前三個季度全部的虧損額。這似乎預示著,瑞幸咖啡的資金問題已經失控。

3 月 12 日有媒體報道過瑞幸咖啡缺錢,董事長通過質押股權貸款 2 億美元,不過,瑞幸官方回應稱“消息不實,不做評論”。

這次連咖啡機都拿去抵押貸款,疑是山窮水盡。

給瑞幸咖啡算一筆賬就知道,它的虧損問題根本無法扭轉。

在一次性固定投入即設備和裝修方面,瑞幸咖啡快取店一般有 2 臺價值為 8-12 萬元的 Schaerer 和 Franke 全自動咖啡機,加上開水機、滴濾、冰箱等設備,以及櫃檯和桌椅等,共計約 30 萬元。此外還有裝修費用,按照單店 5 萬元計算。這一固定投入約為 35 萬元。按單店每月賣出 6000 杯計算,攤在每一杯咖啡上的成本為 2.43 元

另外,租金成本方面,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商業租金平均在 300 元/㎡/月左右,而假設店面平均面積為 50㎡,則每月為 1.5 萬元左右

人員方面,按照一名店長每月工資假設 1 萬元,配兩名店員,工資每人每月 4000-6000 元。共計每月最高 2.2 萬元。再加上原材料,按 1 元計算,則每月材料需 6000 元。合計運營成本約為 5 萬。也即是說,每杯的運營成本為 8.3 元左右

這樣計算下來,在不計營銷成本的情況下,平攤到每杯咖啡的成本在 10 元以上。然而 2018 年,瑞幸咖啡總收入 7.63 億,銷量約 9000 萬杯,單杯收入約 8.5 元再加上配送費補貼和大型營銷活動成本,瑞幸咖啡目前的虧損,是顯而易見的。

瑞幸或許低估了開實體店的複雜程度。店鋪的選址,人員管理,新店開拓,日常運營,供應鏈的打造都是很大的挑戰。

消費品行業是需要時間,需要團隊成長,需要口碑的積累,需要產品的不斷打磨,

而不是靠燒錢就能燒出未來。

除了前述的硬性支出,營銷費用是瑞幸另一大項開支。以瑞幸常用的樓宇廣告為例。按照樓宇廣告服務商分眾的價格報價單,15 秒的廣告在北京的樓宇電視上播一個星期就要 118 萬元。

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儘管燒錢速度快得像火箭,瑞幸也並不心疼,畢竟燒的是投資人的錢。只是造血速度跟不上燒錢速度,瑞幸咖啡的擴張路,註定是一條以虧損換規模的路。

租車模式的移植品

要理解瑞幸何以如此熱衷“燒錢+補貼”的瘋狂擴張模式,繞不開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

瑞幸咖啡的運營模式以互聯網為載體,前期通過不計成本的補貼燒錢模式獲取用戶,再運用大規模營銷攻勢帶動用戶增長,這種模式和滴滴、神州出行等共享汽車行業的打法有很大相似性。這一模式正是瑞幸在咖啡領域中的特色。

在錢治亞的履歷裡,其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在神州優車。在創立瑞幸咖啡前,神州優車於 2016 年 7 月 21 日頂著“專車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新三板。但是自申請掛牌開始,“嚴重虧損”一直是神州優車飽受質疑的地方。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15 年神州專車業務虧損高達 37.26 億元人民幣。

可見在燒錢這件事上,錢治亞有豐富的經驗。在創辦瑞幸咖啡後,這一特色自然也就移植到了瑞幸咖啡身上。從創辦至今,瑞幸已經燒了 30 多億人民幣,仍沒有燒出一個光明的未來。

咖啡行業和租車行業有著顯著區別。

租車行業是一個社會存量資源二次撮合的一個行業。無論是租車還是找司機,市場上已有大量存量資源。企業要做的只是整合。

而咖啡店的經營涉及到線下店鋪的運營和推廣,也涉及到了後端供應鏈的把控和整合。瑞幸的創始團隊根本沒有快消餐飲的經驗,公開信息也無法驗證他們具備這個操盤能力。

再說供應鏈。咖啡的生產流程,配送流程,上下游的整合,都需要時間磨合,需要大量的供應商和社會資源參與協作才能共同完成。瑞幸咖啡所有的供應鏈彷彿都是一夜間冒出來,因此這樣搞出來的所謂大師咖啡,評價並不高。

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 網友評價瑞幸咖啡

而咖啡在中國是否是硬性需求的問題,目前還存在爭議。此時,瑞幸咖啡要做的不僅僅是整合存量資源,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增量市場,也就是將原本不喝咖啡的人變成自己的客戶,才有可能突破現有市場的天花板。

否則,只能與市場上其他已有品牌廝殺、爭奪現有市場。譬如瑞幸一直在對標的星巴克。

在錢治亞眼中,“中國的咖啡市場不能只有星巴克”。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縱觀整個行業社會,美國有 Google,中國就有百度,美國有 IBM,中國就有聯想…然而,在咖啡上,中國卻缺少與星巴克對標的公司。

在上述採訪中,錢治亞堅決地說: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國內)打敗星巴克。

打不打得敗星巴克尚未可知,只是當瑞幸咖啡的錢燒完後,它還剩什麼?估計就剩下手機裡的兌換券了。

淨虧損8.57億還抵押了咖啡機,瑞幸咖啡以虧損換規模


奇點 · 新媒體矩陣

大魚號丨一點號丨企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