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人們都說三月的婺源美到沒有言語,遍地金黃的油菜花,挑簷精緻的徽派建築,不時飄來的小雨,會讓山間泛起層層的雲海。三月的贛東就是這樣的一副被煙雨溼潤的畫卷,在雨霧的瀰漫裡,這裡的山顯得更加的溫潤,這裡的水顯得更加的靈動。

就是在這樣的季節裡,我終於有機會離開大都市的喧囂,離開朝九晚五的格子間,離開霧霾肆意的城市,我要走進溼潤的大山,我要觸摸靈動的溪水,我要給我超負荷運轉的肺,放空假期,讓我的身心舒緩……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從婺源的油菜花到上坦的煙雨縹緲間

三月是婺源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我們一行自駕從江西的上饒一路向北沿著“德上高速”“德婺高速”,在婺源樞紐向東,進入“杭瑞高速”,在上坦村,汽車終於駛離了高速公路,車窗外不再是單調的連綿群山,不再是一成不變的豔黃色的油菜花畫卷,江灣溪靈動的出現在了視野裡,它蜿蜒的流淌在群山之間,碧綠的溪水如同晶瑩綵帶般的點綴著大山的巍峨。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這一刻,我們搖下車窗的玻璃,山澗溼潤的空氣瞬間灌滿了車廂,我大口的呼吸著,這是多麼久違的味道,這是多麼珍貴的饋贈,這一刻,我的身心瞬間得到了洗滌,久居城市讓我的肺不堪重負的運作,每日在霧霾的肆虐裡掙扎。望著車窗外雨霧縹緲在大山和溪水之間,看著溪水上魚人撐船順水而下,爽朗的笑聲在山嶺間迴盪,心中突然湧現出對於現代人“生活”二字真正含義的思考,是選擇忙忙碌碌的,為了事業努力超越的渡過一生,還是遁入這清幽山野,與心靈為伴,與山野為伍,粗茶淡飯的去享受生活帶給你的每一天的簡單,也許真的是個很難選擇的答案吧……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上坦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贛東小山村,它依山傍水,溪水上竹排倒影成趣,村口溪水邊的老樟樹,是馮小剛電影《我不是潘潘金蓮》的取景地,日暮時分,山村炊煙裊裊,老樟樹被縹緲的雨霧遮擋的若隱若現,好一副世外桃源的靜怡躍然眼前。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走進翠綠的的珍珠山

當晚,入住在上坦村一間名叫“廿九階巷臻品民宿”,這是一棟清朝雍正年間本地茶商的一處大宅改建的民宿,挑簷、雕窗的老宅,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築,它的主人是一位知性的江南女子,在閒談中,我聽說了距離上坦村不遠的一個叫做“珍珠山農場”的地方,那裡據說是上個世紀,響應中央“農業學大寨”的號召,無數農墾人,在贛中的崇山峻嶺裡依靠手裡簡陋的工具,硬是開闢出一個多種經營模式並舉,物產豐富的農墾基地。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第二天一早,迎著清涼的雨霧,踏上了前往珍珠山農場的路。沿著“杭瑞高速”一路向東,在鴛鴦湖互通環島,汽車駛下高速,一頭鑽進茂密的山林,中午時分,在一路風景交替間,到達了珍珠山鎮政府,在鎮政府我們遇見了熱情的“二代農墾人”汪場長,在老人家的介紹下,一副當年響應號召,帶著簡單的行李,跋山涉水來到珍珠山腹地,在“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指引下,開始艱苦卓絕的建設珍珠山農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在偌大的珍珠山,經過農墾人艱苦卓絕的奮鬥建設起了董家山分場、歷居分場、蓮子灘茶場、山溪林場、塘尾分場 ,把原本茂密的山林,變成了一個農產豐富的大寶庫,有名貴的楠木、樟樹、銀杏、桂花、杜鵑、紅豆杉、紫微等珍稀樹種,盛產竹筍、山蕨、板栗、栲櫧等純天然綠色食品。地下蘊藏有金、鎢、瓷土等大量的礦產資源。

從19567年珍珠山墾殖場創建以來,在當年計劃經濟的大潮裡,擁有酒廠、化工廠等十一個遠近聞名的工業企業,僅酒廠歷年上交國家稅收1000多萬元,為婺源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現在,鄉黨委、政府致力於“抓招商興工業”,已引進利津日用品有限公司、天工木才廠、歷居木製品廠、竹菜板廠等十七家企業落戶珍珠山。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說完這些,汪場長無不感嘆的說到,現在市場經濟了,我們的農場也在轉變,當年我們這裡可是遠近聞名的“現代化鄉鎮”,四里八鄉的姑娘們都願意往我們這裡嫁。

沉睡在歲月裡的“社會主義”建築

說話間,我們走出了鄉政府,來到大街上,我們首先來到一個極具時代特徵的大院子裡,“這個院子可是我們當年農墾總部最大的家屬住宅區” 汪場長說到, “院子裡的大樹,當年可是第一代農墾人栽下的,如今都已經枝繁葉茂了,時光荏苒啊”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 我們這裡一年四季氣候潮溼,你看,幾十年的老房子上都是青苔了”

“當年,農場剛建立的時候,鎮子上的這些房子的圖紙據說都是按照蘇聯建築圖紙設計的,當年可是很時髦的,要說這些建築裡最能夠留得下幾代農墾人記憶的,那就要數鎮上的那個電影院了”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在汪場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鎮上的廣場邊,“那個就是當年我們鎮上的電影院啊”,這是一棟極具時代感的“社會主義”建築,“當年這個電影院的放映廳,同時可用容納五、六百人呢”,我順著堆滿雜物的樓梯,走進了這間電影院,當我看到放映廳的時候,多少有些遺憾,放映它的屋頂早已破敗不堪,厚厚的青苔肆無忌憚的在房間裡面蔓延,座椅上堆滿了各種雜亂的物品,即使這樣,依舊可以想象出,當年這裡曾經是多麼的輝宏和熱鬧。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綠水青山的墾殖場

“現在,鎮政府正在招商引資,準備把這個電影廳改造成為一個主題酒店”“我們這裡山好水好,空氣更好,發展特色旅遊很有前景的……”

說話間,我看到汪場長的眼中閃爍著對於珍珠山農墾未來的希望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