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不离周,周不离孟!“傻乎乎”的孟鹤堂遇上精明的周九良!

忘记了是栾队还是高老板曾经讲过一次“捧逗的设置

”,其中提到:一般来说,逗哏饰演的是聪明的/精的角色,捧哏饰演的是傻的角色。逗哏掌握着故事的主线和逻辑,捧哏附和他,把观众也带入这个逻辑来。郭于、高栾、岳越、白黄……大部分的组合都是这样:逗哏变着法子“涮”捧哏

但孟周有点不太一样,他俩的人设反而有点像“有点欠有点傻的逗哏”+“逗傻子玩的捧哏”。

孟不离周,周不离孟!“傻乎乎”的孟鹤堂遇上精明的周九良!

首先,做一个好的“傻”逗哏很难。你想想看,在逗哏把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之后,观众还相信他傻;在他毫不磕绊地背完大段大段贯口、说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经据典之后,观众还觉得他傻……这非常违背常理(所以很多“傻”逗哏常常被质疑基本功不好)。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孟孟的观众就能很好地接受“他说学逗唱都行、表达能力一流”,同时还切身地觉得他就是个小傻子……这简直是一种天赋了。同理还有,很多人说“说相声的不能太好看”,尤其是逗哏,长得漂亮话又多,显得油腻。但我曾经看过一篇非粉丝的评论文章,说孟鹤堂把颜值这件事处理的很好,“他让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呆怂这件事上”,也就没有疏离感,反而觉得亲切。

总体而言,想让观众认可你“这逗哏长得挺精神的,嘴皮子也利索”同时还觉得“就是有点傻”能由衷笑出来,能达到这种矛盾笑点的人,真的非常少见。

其次,做一个比逗哏还聪明的捧哏很难。

  • 第一,捧哏在话语权上不占优势,逗哏说了3分钟的故事,想让捧哏一句话扭转过来,给人一种“哈哈哈哈原来是这样”的效果,非常难。反而是逗哏说了3分钟,捧哏顺着他的逻辑装个傻,让观众嘲笑一下自己,比较容易。
  • 第二,捧哏总显得比逗哏聪明,很容易变成“撅角儿”。逗哏说了三分钟,被捧哏一句话顶回去了,这个包袱响了,接下来还有30分钟呢,观众已经接受了捧哏的逻辑,逗哏后面的话就很难说了,说了观众也不信服,不就变成了尬演吗?但是每次周宝宝说“一语致死”,从没真把整个节目说死过。他更接近是表现出“自己是清醒的,看着你闹”的逗猫态度。
孟不离周,周不离孟!“傻乎乎”的孟鹤堂遇上精明的周九良!

孟周在这种比较特别的人设风格上,达到现在的程度,不仅磨合了非常久,而且他们是有意识地在推进自己的风格。远的不说,说最近几场上的事情。

广州场学评戏,很多人都记得孟孟在唢呐腔儿那里吹了一段口哨,然后周宝宝学,周宝宝就“嚎”了一段,下面顿时有笑声。如果注意看,周宝宝“嚎”完,在笑声掩盖下孟孟悄悄和周宝宝说了几句话,孟孟大概说:“你不是会么?”周宝宝回答:“…还不太行。”(大意,你们可以反复去看那段视频)。因此推测,孟孟设计这段是想让周宝宝也来一段口哨(他知道周宝宝会吹),但是周宝宝可能觉得还不太行,所以用“嚎”代替。——这件事可以看出来,很多包袱是他们设计好的,孟孟会主动递给周宝宝表现的机会。

另一个细节是太原场的《瞧这一家子》,其中有个哏是孟说“他家起名字从周一起到周日,只能生七个,生多了没法起名。”然后周宝宝:“也能起名,跟我妈姓夏,起名‘夏周一(下周一)’…”地下哄堂大笑,孟哥在这里也竖了拇指,于是很多人觉得这里是个现挂……但这不是现挂,而是他们俩之前设计好的,在前面孟孟刚开始介绍周家老父亲的时候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孟:“你爸…你爸姓什么啊?”

周:“我爸姓什么你不知道?我爸姓周啊”

孟:“对,他爸姓周,他妈姓夏。”

妈妈姓夏这个梗,前面经过逗哏铺垫,后面捧哏忽然提及才能炸开。如果不是特别设计,这里他们大可以不说姓夏的事,之前不也说过姓“周门孟氏”么……那样抖的包袱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不应该炸得太快的地方,他们也会刻意收住。还是广州场学评戏,周宝宝唱了一下“叫喳喳”,高亢的戏腔让台下马上沸腾了,这时周宝宝就马上收声,没唱完整。因为叫喳喳这个梗还没完全过去,后面他们还得翻一次,这里要是太高潮了整个相声的节奏就不对了。

——总之,他俩说相声,尤其是商演的相声,靠的还是前期精心编排,现场“表演”到位。这是他们合作八年慢慢磨出来的感觉,很多包袱只有他俩这样的人物设定和表现方式,才能响。他们两人就是在演一出“对手戏”,气氛和肢体语言和声音强调全恰到好处的时候,观众才会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换了其中一方,对手戏就没那么好磨合了。比如孟孟也和别的捧哏搭档过,他和别人搭档的时候,就没那么“疯”——也可能和他搭档的其他捧哏多是师兄或者长辈。太乖了,只能是可爱,没那么好笑。周宝宝也是这个问题,周宝宝换了其他逗哏,他说话就不敢这么“狠”,反而是和其他逗哏一起砸挂孟哥的时候,周宝宝的状态又回来了。

你们可以自行想一下,周宝宝给其他队长级别的人量活,周宝宝真的会对着小白、烧饼或者大林 “一语致死”吗?他们在“捧逗”人设上就存在偏差,“对手戏”的要求就不能是捧哏撂狠话了,真要一语致死,别说逗哏本人,很可能逗哏的粉丝就都看不下去。同样的,孟孟面对其他队长级别的捧哏,比如给他量过的栾队或者四爷,他个人风格也变得弱下去。和栾队那次,他主要走可爱路线,和四爷那次,虽然很好笑,但也真是“被打到手无还击之力”的那种又可怜又好笑。

所以孟周两人是最合适的,他们俩人在一起的时候,周宝宝怎么说都好像不会“没大没小”,而孟孟怎么疯,这边“冷漠的小先生”都能拽住他。

孟不离周,周不离孟!“傻乎乎”的孟鹤堂遇上精明的周九良!

相声演员虽然说不能轻易拆搭档,但整个德云社,像他俩从一开始走到现在完全没换过的,也非常少。尤其是周宝宝,几乎入行就跟着孟哥,他们是真心觉得对方合适,对方的工作状态让自己觉得舒服,对方性格也相处得融洽,才能在一起搭档这么多年。

​再老的粉丝、再真情实感的粉丝,陪伴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彼此长。所以当听众的,听相声就好,我们只看得到他们台上的十分钟,根本不了解他们台下十年是怎么过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