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絕美的天籟之音

文、鄒儷

侗族大歌——絕美的天籟之音

侗族為百節之鄉,有“小節天天有,大節三六九”的美譽,侗族人過節必唱歌。侗鄉一向被譽為“民歌之鄉”,至今還傳承著“行歌坐夜”之古風,其民間音樂以大歌、琵琶歌、侗戲、侗歌、哆耶、蘆笙曲最受人喜愛。尤其是侗族大歌,以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被譽為絕美的天籟之音,堪稱世界民歌藝術的珍品,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侗族總人口大約300萬左右,主要分佈在貴州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等地。貴州黔東南黎平縣的侗族人口在侗族地區縣中最多,約45萬人,是侗族文化最集中的縣區之一,因而被稱為“侗都”。

由於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現在基本通用漢語),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社交禮儀等都是靠著優美的歌聲一代一代往下傳。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養心之歌

侗人有三寶,鼓樓、大歌、風雨橋。“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劉向就在《說苑》中記錄了《越人歌》,這是使用古代侗族語言記錄的一首古老民歌。宋代是侗族大歌發展比較成熟的階段,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了“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景:“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到了明代,鄺露在《赤雅》一書中更明確記載:“侗人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


侗族大歌——絕美的天籟之音

聲勢宏大的侗族大歌


大歌——侗語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關於侗族大歌的形成,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古時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種,勞動間歇他們坐在一棵大樹下相互逗樂,歡聲笑語引來了百鳥齊鳴、昆蟲歡唱。聲音有高有低,此起彼伏。他們被迷人的鳥鳴蟲唱所吸引,於是模仿起來。年復一年,優美動聽、氣勢宏大的蟬歌、昆蟲歌等多聲部侗族大歌就形成了。

侗族大歌以無指揮、無伴奏、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為罕見。

沒有文字,沒有樂譜,長期以來,侗族大歌都是靠口口相傳。侗族孩子很小便進入歌班學習,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班,有的侗寨多達10幾個。歌班的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輩的原則,由本族或本寨經驗豐富的歌師在農閒時專門教授,直到他(她)們能獨立參加鼓樓的對歌為止。傳統的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或者是農閒季節村寨之間的集體交往“委嘿”時,由甲寨的男歌隊與乙寨的女歌隊在鼓樓裡進行,經常是通宵達旦甚至連續對上幾天幾夜。唱大歌不僅是侗族青年傳承本族歷史與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是青年男女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的有效途徑。


侗族大歌——絕美的天籟之音

侗族風雨橋


“飯養身,歌養心”這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他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很受侗人的尊重。

音韻之美

侗族大歌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構成。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侗族大歌音韻優美多變、合唱震撼人心,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人數越多,效果越好,有時甚至多達萬人。每個歌班包括至少一個領唱,一個高音和若干低音。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獨唱)與眾唱相結合,它與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低聲部是眾唱,聲音大;高聲部由1個或2、3個歌手在低聲部旋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即興變唱。但有時高聲部也可為主旋律,即當低聲部唱一個漫長的持續低音時,唱高聲部的歌手以自己較為鮮明的旋律線,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變體,它雖源出低聲部,但都超過了低聲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歌講究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采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每首歌開始有一個獨立性段落,稱為序歌,中間部分由若干句組成,然後有一個尾聲部分,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

舊《三江縣誌》卷二中記載:“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組互和,而以喉者佳者唱反音,眾聲低則獨高之,以抑揚其音,殊為動聽。”由於領唱者擔負著演唱主要旋律的任務,因此,高音聲部領唱的歌手只能由歌師或被公認為有較好歌喉、素養及應變能力的老歌手來承擔。

民間關於侗族大歌的分類各地不同,一般可按其風格、旋律、內容、演唱方式分為四類,即嘎所(嘎獲)、嘎嘛、嘎想、嘎吉,其中嘎所是最精華的部分。

嘎所稱聲音大歌,這種歌強調旋律的迭宕,聲音的優美。歌詞一般短小,突出歌詞之間和之後相當長的襯字及曲調,拉腔時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使高音之間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齊唱一個長音,與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襯,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蟲鳴鳥叫,小河流水並以昆蟲鳥獸或季節為歌命名,如《蟬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嘎嘛稱柔聲大歌,一般以抒發男女戀愛之情為主要內容,特點是緩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稱倫理大歌,以勸教戒世為主,音樂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詞內容的表述,多以稱頌或諷刺為主,是安定勸撫侗家人的主要倫理手段。

嘎吉稱敘事大歌,多以展開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為主要內容,音樂旋律舒緩、低沉而憂傷,有以單人領唱、眾人集體低音相襯為主要表現方式的嘎吉母及眾人分聲部合唱的嘎錦兩種類型。敘事歌的歌詞一般較長,歌者要有驚人的記憶和豐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別和年齡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種類。


侗族大歌——絕美的天籟之音

侗族鼓樓


享譽世界

侗族大歌的形成雖然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但是直到解放後全國進行土地改革期間,才為老一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諏等發現,並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黎平縣侗族山區收集發掘、記錄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進京演出,在首都舞臺上唱響了有聲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引起強烈反響。這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邁出的重要一步。之後,黎平縣的侗族合唱團到過法國、意大利、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10月,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組織侗族合唱團11人,首次出國赴巴黎參加秋季藝術節活動,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僅謝幕就達37次。巴黎金秋藝術節執行主席約瑟芬•瑪爾格維茨激動地說:“在亞洲東方一個僅百餘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夠創造和保存這樣古老而純正的、如此閃光的民間合唱藝術,這在世界上實為少見。”此次演出讓音樂界驚歎這一中國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從此扭轉了國際上關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的說法。

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有《蟬之歌》《大山真美好》《裝呆傻》《松鼠歌》等等。

《蟬之歌》歌詞大意:走進山間聞不到鳥兒鳴,只有蟬兒在哭孃親,蟬兒哭娘在那楓樹尖,楓尖蟬哭嘆我青春老。得不到情郎真叫我傷心,只聽蟬兒聲聲鳴,蟬兒聲聲心悲切,像是可憐我單身。靜靜聽我模仿蟬兒鳴,希望大家來和聲,我們聲音雖不比蟬的聲音好,生活卻讓我充滿激情,歌唱我們的青春,歌唱我們的愛情。


侗族大歌這一古老的天籟之音,今天仍在大小侗寨廣泛傳唱。它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之聲。據說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

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凝聚、傳承著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彌足珍貴的文化和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