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個世界我無處容身,可是,你們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在我們這個社會,一個人很可能只是因為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而被判處死刑。"

——-加繆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都挺好》中,蘇明玉的母親意外去世,葬禮上,從小就不被母愛疼愛的蘇明玉表情麻木,也沒有表現出特別悲痛的樣子。

因為這,她成了蘇家人眼中十足的惡女,一個毫無感情的人。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總是被要求在恰當的時候,表現出恰當的情緒,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

在世俗的壓力面前,每個人都不得不默默遵守這些規則,否則就是一個"怪胎"、"異類"或者"局外人"。

法國哲學家阿爾貝·加繆的中篇小說《局外人》就講述了一個小職員因為稀裡糊塗犯了一樁過失殺人案,最終卻因為在母親下葬時,沒有哭泣,而被判處死刑的故事。

憑藉此書,44歲的加繆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然而僅在三年後,年僅47歲的他就在車禍中不幸去世了。

但作為"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作,《局外人》暢銷多年,至今依然在各大網站排行銷量第一,足以證明這一經典著作的影響力。

01

默爾索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怎麼都可以","生活再怎麼努力也一樣"是默爾索的經典口頭禪。

他始終與世俗社會保持疏離,對於人們所看重的親情、愛情、友情、事業,他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從很多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

比如,母親去世了,他拒絕看母親的遺容,更沒有流下痛苦的淚水。因為他覺得死亡遲早都要發生,並不值得悲傷。葬禮結束之後,想到可以好好睡上個十二小時,他的內心是喜悅的。

甚至,在母親去世之後的第二天,他就與女友看喜劇電影、游泳、上床。對於這一切,他不認為有任何不妥。

女友瑪麗很愛他,希望能和他結婚。但他的態度讓人匪夷所思:結不結婚都行。如果瑪麗想結婚,他就結。對於人們所珍惜的愛情,他也是可有可無的心態。

他和還和鄰居雷蒙成為了朋友,一個因為"皮條客"生意,而在整條街道聲名狼籍的人。但默而索卻毫不在意。

工作上,默而索也不是很上進。公司在巴黎拓展了新業務,上司問他想不想去,這樣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他的態度是:去不去都行,生活在哪裡都一樣,沒有人能改變生活。

在默爾索看來,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和自己沒什麼關係。這樣的一個人,算不上一個壞人,也算不上一個好人,頂多只能說,他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

然而,這樣離經叛道的默爾索,註定不會被主流社會所認可,他對一切無所謂的態度,最終成為了他悲劇命運的根源。

02

作為一本荒誕小說,故事的荒誕性體現在哪裡?

有一天,默爾索獨自去海邊散步,結果遇上了雷蒙前女友的哥哥等一幫阿拉伯人,當天的太陽特別炙熱,強烈的高溫幾乎讓默爾索的大腦失去了正常的理智,在預感自己可能會遭到襲擊之前,他扣動了手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

也就是說,默爾索殺人其實是在一種非正常狀態下的自我防衛。然而,整個故事的滑稽處就在於:默爾索犯下殺人案之後,檢察官和法庭似乎對命案的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並不感興趣,也沒有作深入調查和分析,而是對他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感興趣。

比如,他把母親送到了養老院,母親去世了,他也沒有哭,以及他和女友的關係。

默爾索被關起來之後,徹底淪為了"局外人",出庭、辯護、默爾索就像是提線木偶一樣,沒有人聽他怎麼說,甚至瑪麗、雷蒙等證人的辯護也絲毫沒有被法官所重視。

在他們看來,一個在母親的葬禮上都不哭的人,必然是邪惡的,也完全符合殺人犯的標準。

至此,倫理早已取代了法理,正義已經被道德所綁架。整個審判過程頗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味。

最終,默爾索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可以說,人們是在把我完全撇開的情況下處理這樁案子,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沒有我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我的命運由他們決定而根本不徵求我的意見。"

表面上看是法律健全的社會,其實也是潛藏著荒誕的。

默爾索被判死刑,並不是因為他殺了人,而是因為他隨遇而安、追求本真的生活態度激怒了虛偽的世俗社會。

這就是故事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03

如何理解默爾索這個人?

默爾索因為拒絕向社會潛規則妥協,最終被社會情理和荒謬的司法、道德審判體系排出了"局外",似乎是被社會給拋棄了。

但作者加繆卻認為:

"默爾索並沒有被這個社會所拋棄,而是他主動拋棄了這個社會,他以自己的方式抵抗這種遊戲規則,那便是拒絕撒謊。"

默爾索是一個活得非常真實的人,甚至有些看破紅塵。

他始終認為,人生在世,永遠不應該演戲作假。他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然而,現實生活中,真話往往會給人帶來麻煩。

比如,檢察官問他是否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悔恨時,他堅稱並沒有,這樣的回答顯然對他無益,最後,連為他辯護的律師都覺得此人無法理解,原本可以輕判的罪行,結果變成了死刑。

與默爾索相反,為了讓生活簡單一點,我們每天都在撒各種各樣的謊。

比如,丈夫欺騙妻子之所以晚回家是因為要加班,孩子打碎了花瓶,會告訴大人是家裡的貓闖的禍。謊言,讓麻煩變少,讓生活變得輕鬆。

現實生活中,這個所有人都在遵循的準則,默爾索卻偏偏不這樣做,他拒絕掩飾自己的感覺,然而這樣的真實和坦誠卻鑄就了他命運的悲劇。

但加繆認為,默爾索看似冷漠,但對於自己所堅持的真實,他卻充滿激情。

他在書中寫道:"他不是沒有感覺的人,他的內心被一股堅韌不折而意蘊深厚的激情所驅使,驅使他追求一種絕對和真實。他所熱愛的,是如晝日般絕對的光明,甚至不為陰影有一點點餘地。"

默爾索厭惡撒謊,也不願做違心的解釋,他比誰都活得真實,雖然最終他為自己所堅持的真實和信仰殉了道,但他的內心始終是幸福的。

"我覺得我才是幸福的,現在依然是幸福的。"

默爾索並不可悲。

04

從《局外人》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我始終認為,默爾索並非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他只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沒有多麼偉大的理想和抱負,沒有太多的責任感,也不是很上進,只是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隨心而活的人。

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每個人其實都曾有過逃離虛偽現實的渴望,只不過在文學作品中,默爾索的表現更加徹底罷了。

也許默爾索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並不符合主流社會的標準,但是,每個人都有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權利,無論是個人,還是法律,其實都無權去評判他們。

"我知道這個世界我無處容身,可是,你們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這是默爾索對社會的發問,也是哲學大師加繆的思考。

畢竟,我們永遠無權要求別人一定要和我們活成一樣的人。更不能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符合多數人的標準,就用大眾意志去處罰它。

讀懂了這個故事和人物,也就會對他人和我們所處的社會多一些理解。

作者:笑薇,多平臺簽約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專注閱讀、寫作能力提升,更多閱讀方法和技巧,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笑薇讀書 。

回覆”提升“即可獲得50本個人成長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