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在宿舍閱讀《血染的風采》

一本紅色書籍牽引出一名新兵對戰鬥英雄的無限崇拜,一份英雄的情懷勾勒出當代軍人傳承賡續、矢志不渝的精神主峰……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在課堂認真聽講,學習機務專業知識

凌晨2點,窗外明月高懸,中部戰區空軍某裝訓基地營區裡寂靜無聲,結束一天繁忙的學習訓練,戰友們都已沉沉睡去,學兵蔣文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剛剛讀完的紅色書籍《血染的風采》再次勾起了他對那場殘酷戰爭的片縷回憶。蔣文來自雲南省文山州,那是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前沿陣地,兒時的他經常聽長輩們說起那段歷史,更聽過戰爭親歷者講述他們的英雄往事。書中記載的血性勇士王建川、盤腸英雄張大權是他從小就敬仰的英雄人物,也是指引著他攜筆從戎的引路人。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在訓練中勇爭第一

去年新訓以來,蔣文一直都是連隊各項訓練評比的佼佼者,他的“兵之初”沒有曲折反覆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他便立志成為下一個“英雄”。他年紀比其他戰友大、經歷也比他們豐富,也理所應當的把自己放在了“被追趕者”的位置上,連隊“出公差”,他總是搶在第一個;軍姿耐久訓練,他始終站得筆直;條令法規背記,他力爭一字不差……戰友們打趣的說:蔣文就是一個“飢餓感”特別強的人,不衝到第一他就渾身難受。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指揮班戰術訓練

“10分25秒!”前兩天,連隊組織的一次三公里訓練中,蔣文再一次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連隊最好成績,邁過終點的那一刻,他卻沒有停下奔跑的腳步,一圈、兩圈、三圈……這位記錄保持者又給自己加了10圈的量,“見過‘笨鳥先飛’的,但‘鳳凰先飛’的可不多見。”面對筆者的疑惑,蔣文深吸了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呼吸平靜下來,“有一位戰鬥英雄叫張興武,在收復老山的戰役中,擔任衛生員的他冒著槍林彈雨先後搶救了47名傷員,救到最後他甚至連邁開腿的力氣都沒有了,但硬是靠著堅韌不摧的毅力將最後幾名戰友‘拖’回了安全區。跟他相比,我還差得很遠……”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所在班訓練倒功

據連隊指導員姜凱介紹,蔣文有一本“英雄簿”,裡面記載著激勵他不斷奮進的英雄前輩,有王建川、張大權、韋昌進、張興武等等,而其中兩位是他剛“粉”上的人物。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作為班長在訓練中始終高標準嚴要求

3月初,基地邀請機務兵王霍新民與學兵們交流,在外場實操課堂上,霍班長突然發問:“誰保險打得最好?來給大家做個示範!”面對機務行業的“老前輩”,學兵們不免在心裡發起了怵,唯獨蔣文毫不猶豫站了出來,“報告班長!我想試一試。”定位、剪線、穿孔、拉緊、打結,蔣文的整套動作一氣呵成,不到5分鐘時間,兩個漂亮的保險就打好了,現場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料站在一旁的霍班長卻皺了一下眉,“你離一名優秀的機務兵還差一扣,雖然規程明確保險絲可留3到5扣,但你為什麼不把所有的保險打成一個標準呢?”原本信心滿滿的蔣文一瞬間恍然大悟,聯想起霍班長胸前那一排排閃閃發光的軍功章,他明白成為“英雄”不僅要有一股子逢山開路的闖勁兒,但更重要的是要紮根平凡崗位,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一點一點打磨身上的“英雄”氣質。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蔣文作為班長在訓練中始終高標準嚴要求

還有一次,在基地組織的紅色文化進軍營活動上,坐在最前排的蔣文挺直著腰桿、眼睛張得渾圓,在他面前侃侃而談的,正是《血染的風采》的作者、一等功臣胡國橋,第一次親眼見到戰鬥英雄,蔣文激動得雙手都在顫抖,面前的這位英雄目光炯爍,說話擲地有聲,“當你有一個當英雄的夢想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加堅強……”胡主任說道,每一個嚮往英雄、渴望成為英雄的人都將是追夢路上的有為人……那一刻,蔣文激動不已。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霍新民現場給蔣文把關

如今,為期4個月的機務學習進入尾聲,蔣文即將和戰友們一起扎進一線戰鬥崗位,是被繁忙的日常工作逐漸磨平鋒芒,還是在緊張的演訓任務中脫穎而出?面對筆者提出的疑問,蔣文撓了撓頭,靦腆的嘿嘿一笑,留下一句“快上課了”,便扭頭衝進了課堂……

在英雄的指引下,重走“英雄之路”

胡國橋主任談親歷戰場的真實感受

心中有榜樣,前進有方向,奮鬥有力量

——在紅色文化進軍營活動上的發言

胡國橋

今天在這裡參加這樣的活動,我一直在感動著。既被以朱德總司令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代英雄、一代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擔當而感動,同時,也看到了我們新一代軍人的風貌,也想到了我身邊的戰友。我看到大家都是今年的新兵,而且都剃了光頭,這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當年,拉到了上世紀80年代我軍曾在西南邊境進行的那場保衛祖國的戰鬥中。

在我大學畢業前夕,老山之戰打響,後來我有機會參加了這場作戰。當時我們在大學的時候,只能在報紙上、在電臺裡聽到英模報告,我被老山戰場上戰鬥英雄的事蹟深深感動了。其實,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英雄夢,這個英雄夢來自紅色基因。我在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我的美術本上畫的都是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還有王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中高喊“向我開炮!”的一位戰鬥英雄。電影最後,王成手持爆破筒衝向美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印刻在我腦海中至今歷歷在目。

可以說,這些戰鬥英雄影響了我的一生。但給我印象最深、讓我最為感動的還是我身邊的英雄。1984年我大學畢業後,報名參軍到石家莊陸軍學校進行了一年的軍事訓練。軍校畢業後,我們奔赴了雲南老山前線。當時總部決定選派部分優秀學員去前線代職見習,一般學員不主動申請可以不去。但是我和許多同學堅決要求上前線,而且要求到前線最危險的陣地。

出發的時候跟你們現在一樣全都剃了光頭,很多戰友寫下了血書,寫下了遺書。我在戰區最前沿的陣地堅守了70多天。所在連隊打退了敵人上百次的偷襲和進攻,被授予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湧現了許多英雄。有名的、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的很多人都瞭解,但是更多的戰士還不被世人所知,他們是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

《血染的風采》這本書裡只選擇性地記述了26位我相對熟悉的戰鬥英雄。這些戰鬥英雄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生的新一代中國軍人,這跟我們老一輩的英雄,包括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甚至是抗美援朝這一代的軍人還不太一樣。這些英雄他們沒有生活上的“飢寒交迫”,沒有“殺父之仇”,沒有迫不得已的“揭竿而起”,他們上戰場就是為了履行一個軍人神聖的使命,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奔向了炮火紛飛的戰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些英雄,他們最鮮活,跟我們這個時代最契合,與我們新一代的軍人更貼近。我軍今後還要打仗,這些戰鬥英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於2016年申請了一個課題“老山精神研究”,被國家社科基金批准立項。經費雖然很少,但是我把這個課題當作一種情懷,當作一項事業,幾乎投入了我所有的精力,基本上在這幾年期間沒過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包括星期六、星期天,甚至讓我的愛人、我的女兒一起參加。這只是第一本書,後來我們又出了第二本《血染的答卷》,第三本是課題研究成果稿,正在上報結題,就是《老山精神研究》著作,近40萬字,800多頁紙,500多幅圖片。在課題研究的同時,我們還創辦了“英雄旗幟”微信公眾號,發表了400多篇文章,開展了許多相關活動。

有人說,為了一個“小”課題,你們投入這麼大的精力,做了這麼多的工作,值不值?我覺得特別值!書中有被習主席點贊“為了勝利不惜血染戰旗”的血性勇士王建川,有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的“鋼鐵戰士”史光柱,有“孤膽英雄”陳洪遠,有“滾雷英雄”安忠文。還有著名戰鬥英雄韋昌進,他就是我們當年67軍的戰友,建軍90週年時韋昌進榮獲“八一勳章”,被譽為“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英雄,去年年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時候,他被評為“改革先鋒”。習主席親自給他戴上了八一勳章,親自給他頒發了榮譽證書,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榮譽,我們感到特別自豪。

這些戰鬥英雄大家可能耳熟能詳,《血染的風采》書裡面還講述了些很多人不知道的故事。比如,對越作戰“年齡最小”的烈士,犧牲的時候還不到17歲。他叫李慶軒。1985年9月23日,我們所在部隊組織了一次突擊行動,拔掉敵人在我們陣地前面的一個“釘子”。李慶軒是突擊隊員,出發之前,他寫下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同時留下了兩元錢。入黨申請書上寫著,我堅決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請組織上在這次作戰中考驗我,如果我犧牲了,這兩元錢就是最後一次,也是終生的一次黨費。後來他的入黨申請書和那兩元錢被中國革命博物館作為文物展出。他在戰鬥中勇敢、機智,用火箭筒摧毀了敵人3個火力點。他的戰友汪海洋突然負傷,在他去搶救汪海洋的時候,敵人又投來了3顆手榴彈,他壯烈犧牲了。犧牲時很慘烈……

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戰友們發現他的攜行包裡有一個紅紙包著的6塊巧克力,這是專門發給突擊隊員的,他一塊都沒捨得吃。還有兩包煙,大重九煙,這是當時在雲南最好的煙。我們在前線打仗,雲南的老百姓都把最好的煙給前線的戰士送過去。這兩包煙李慶軒也沒有動過,用紅紙包著,裡面還留著一個紙條,上面寫著“謝謝您來收拾我的東西,請抽菸。”這個小戰士在他出發之前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而且走得是那麼坦然,那麼堅決,還想到他犧牲之後會有人來幫他收拾東西,還要感謝一下幫他收拾東西的戰友。

這幾年我們多次重返老山戰區,現在老山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邊疆的人民對我們還是那麼好。我們每次去,老鄉還會給我們送東西,送我們喜歡的大重九煙。那種戰友的情誼,那種軍民的魚水情誼,永遠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裡,印刻在老區人民心裡,這些都是紅色的基因,這就是傳承。

這本書的最後,講的是對越作戰“最後的烈士”,他的名字叫董玉香,是我在石家莊陸軍學校同期學習的校友。他是偵察兵,1986年到前線主要擔負偵察作戰任務,幾十次的任務都完成的非常好,他先後兩次榮立了戰功。在1987年8月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抓到了一個敵軍的俘虜,他在後撤途中不幸踩上了地雷,雙腿高位截肢,頭部負了重傷。後經搶救保住了生命,但因腦神經嚴重受損,他從此喪失了意識,靜靜地躺在北京衛戍區醫院外科的病床上。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他被授予少校軍銜。年僅26歲被授予少校軍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當時是最年輕的一位少校。但那副嶄新的少校軍銜肩章他生前從來沒有戴過。1991年4月7日,雖經過多方救治,董玉香還是無聲地走了。那時,邊境作戰已經結束,再沒有犧牲和戰鬥了,所以他是最後一個在自衛還擊作戰中犧牲的烈士。或者說是迄今為止,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後一位因作戰而犧牲的烈士。在董玉香烈士遺體告別的時候,那副金光閃閃的少校肩章才戴在他的肩上。董玉香犧牲前,戰友們曾把他扶起來,照了最後一張相。那張照片很令人感動,董玉香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面帶著笑容,但其實我們的英雄此時此刻已經在床上失憶三年多了,他看不到鮮花,看不懂人們對他的問候,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英雄事蹟。

我在這篇故事的最後寫上了這樣幾句話:“董玉香是自衛還擊作戰最後的烈士,但不是中國軍人最後的犧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多年的光輝歷史中,有無數像董玉香這樣的優秀軍人為中國革命的解放和建設事業默默奉獻,英勇捐軀,他們是祖國人民優秀的兒子,是共和國忠誠的戰士。他們豪氣英武、錚錚鐵骨,面對危險衝鋒在前,用鮮血寫就了一個軍人對祖國的赤膽忠心,年輕的生命在戰火中永恆!”

《血染的風采》這本書由解放軍報長征出版社的編輯日夜加班,在建軍90週年的時候正式出版了。這本書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中國少年軍校把這本書作為英模進校園叢書,發到了全國上百個少年軍校;多個單位和學校都把這本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教材;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女職工委員會,籌集資金和物品對書中多位烈士的母親進行了走訪慰問;董玉香烈士的家鄉梁山縣的當地領導看到英雄的故事,很快為烈士的父母翻蓋了新房;《對越作戰“最後的烈士”》在網上大量轉載,英烈的事蹟被廣為傳頌,被評為“百篇網絡正能量優秀作品”,等等。這些都是共同宣傳英雄、弘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帶來的正能量。

我從一個地方大學生入伍參軍、上前線,當兵已經快四十年。儘管現在可以退休了,但之所以還堅持在部隊幹下去,其中一個願望就是想把我身邊的英雄故事和我的感受體會多講一些給戰友們。這幾年,組織上經常安排我到部隊和地方講課,每到一處都感到很高興,我被戰友們激發出的那種激情、那種血性所感染。我想我們在座的每個戰友心裡也都會有一個當英雄的夢想,都有紅色的基因,但需要火種把它點燃。

這次你們舉辦的“紅色文化進軍營”活動,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我想這會是一粒紅色的種子,會在大家心裡生根發芽。期望新戰友們把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發揚下去,把英雄的旗幟扛下去。在這裡,我特別想對新戰友們說的是:心中有了榜樣,前進就有了方向,奮鬥就有了力量。當你有一個英雄的追求,有你有一個當英雄的夢想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加堅強,所有的困難在你們的腳下、在你們的手裡可能都變得可以戰勝。

衷心地希望新戰友們能夠邁好你們軍旅生涯的第一步,在火紅的軍營中,像英雄一樣有理想、有血性、有本事,敢於拼搏、敢於吃苦、不怕犧牲。當那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你們也像我們的前輩那樣勇敢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讀《血染的風采》有感

蔣文

我的家鄉是雲南省文山州,那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對越自衛反擊戰就發生在這裡。年幼時,我就常聽大人們說起那段歷史,將士之英勇,戰鬥之慘烈,時常讓我熱血澎湃。從那時起,我就對軍人產生了崇高的敬意。

長大後,當我深入去了解那段歷史時,才更加體會到了軍人的愛國與奉獻。《開講啦》曾邀請戰鬥英雄韋昌進做事蹟宣講,他在面對敵人進攻時,為了戰鬥勝利,大聲喊出“向我開炮”,這是何等的壯懷激烈,慷慨不屈。我也曾有幸聽過戰爭親歷者講述他的英雄往事:當時,他已經在戰場拼殺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取得一點突破,得到暫時的喘息,不曾想敵人的一個炮彈落在了前沿陣地上,他被身邊的戰友死死護住才倖免於難,戰友卻因為救他而倒在了血泊當中,他也被爆炸的衝擊波震暈過去。他被死去的戰友壓住無法動彈,正當死神一步一步向他走近時,清掃戰場的戰友發現了奄奄一息的他,並將他揹回了後方。回憶至此,老人的眼裡泛起了淚花。我問他,戰鬥打響時他害怕嗎?他說怕,因為有無數戰友已經在前面倒下了,但也不怕,因為他們是一個無比團結的集體,他們為祖國在戰鬥,軍旗指向哪裡,他們就有信心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哪裡!

大學畢業後,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踩著前輩堅實的腳印,登上了老山主峰。當我站在威嚴肅穆的戰鬥英雄張大權塑像面前時,抬頭仰望,似乎看到了前輩們不顧犧牲、浴血奮戰的衝鋒姿態;轉身俯瞰,似乎看到前輩們在高山密林中、深溝絕壁下艱苦作戰的坎坷之路。想到此處,我的心中無比感慨,感慨英雄之偉大,信仰之堅定。隨後不久,我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毅然攜筆從戎、投身軍營,為的就是能夠找尋信仰,追隨先烈腳步,保家衛國。

當我拿起《血染的風采》這本書時,便立刻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兒時聽到的那些故事,長大後的見聞,立刻浮現在我腦海當中。埋在心底的崇拜之情立刻湧上心頭,現在的我也穿上了軍裝,成為我所敬仰的軍人,所以我看書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從兒時單純的崇拜變成了對英雄戰士的深刻敬重。

開篇第一位戰鬥英雄——血性勇士王建川,他與我是同縣人,都來自文山州硯山縣。19歲的他曾寫下“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寧上前一步死,不後退半步生”的豪言壯語,讓我讀後倍感振奮。回想起我19歲時,還在大學的象牙塔裡尋找人生的方向,而他就已經找到了人生目標和意義所在——那就是為國為民,死而後已,不得不讓我肅然起敬。在他給媽媽的信中就這樣寫到“為了祖國,哪怕犧牲生命,血染戰旗,也在所不惜”。這是何等的英雄豪邁,何等的視死如歸,實在是我輩學習之楷模。習主席強調,要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我想有血性的最好的詮釋莫過於王建川了吧!

紅色故事催人奮進,紅色基因迸發活力。我們要持續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實際行動中踐行軍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弘揚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憑著英勇無畏,敢打敢拼的血性,培養堅強的戰鬥意志,砥礪不畏強敵,敢於亮劍的豪氣膽魄。我們作為未來的機務戰士,要立足機務崗位,熱愛本職工作,高標準完成學習和訓練任務,為保衛祖國,守衛藍天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