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簡·迪安·米勒等5人。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80後”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

在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目錄上,農業科技項目表現亮眼,有30多個項目獲得科技大獎。其中,由農業科技國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主持完成的農科項目斬獲了8項大獎。南京農業大學“創制殺菌劑氰烯菌酯選擇性新靶標的發現及產業化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周明國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明國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了殺菌劑極其重要的新靶標——肌球蛋白-5,該靶標能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殺菌劑氰烯菌酯“靶向”作用,精準防控引起小麥赤黴病和水稻惡苗病的“鐮刀菌”。該成果還探明瞭肌球蛋白變異分化規律,對其潛在的抗藥性風險進行了可控性預測和分析,並以此為基礎,研發了以肌球蛋白抑制劑氰烯菌酯為核心技術的多種增效復配製劑及配套應用技術,有效發揮了擴大抗菌譜、治理抗藥性、控制鐮刀菌毒素、促進作物健康生長等不同作用,解決了鐮刀菌病害難以防治的世界難題。該團隊還在探明傳統殺菌劑多菌靈抗性機制的基礎上,發明了LAMP簡便、快速、高通量實時檢測抗藥性的方法,構建了在“多菌靈”抗性發生嚴重地區進行示範推廣的新策略。在全國10省市自治區大面積推廣應用氰烯菌酯防治小麥赤黴病和水稻惡苗病的藥效及增產效果與使用傳統農藥多菌靈、咪鮮胺等形成了鮮明對比,加速了成果的推廣應用。該成果構建了從基礎研究至應用技術研發的農藥系統性創制新模式,實現了我國農藥原始創新的重大突破。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此外獲獎的農科項目涵蓋領域較廣,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及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等等均有涉及。趕緊看看農業相關領域具體是哪些項目、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單位獲獎了吧!

獲獎名單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贊!氰烯菌酯等多個農藥植保項目喜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向偉大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傳播資訊、解讀政策、分享數據,更多信息歡迎關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同名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