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迪:四海之內:《大荒經》地域考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大荒經》之所以顯得雜亂無章,是因其成書與一般古書不同。一般古書是抽繹文思、斟詞酌句而撰成的文章,自成一體,文理一以貫之,而《大荒經》則是依託之作,所依託的是一幅圖畫,《大荒經》文本是對畫面內容的記述,因為畫面景觀豐富多彩,所以述圖之文自然顯得駁雜多端,因為述圖者徒見畫中圖像,而不明其義,不知其理,因此述圖之文不得不支離凌亂,茫無頭緒。《大荒經》既然是緣圖而作,那麼,求其旨趣義理,就只能從其所依託的圖畫中求之,古圖早已佚失,不可復見,因此又只能借《大荒經》的記述窺見“大荒經圖”的真相。

一、大荒版圖的內容與結構

(一)大荒版圖的內容

1.山、川、海、澤、泉、林、星象等自然地理景觀

《大荒經》五篇共記述山(丘)138座,群山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大荒東經》的七座日月所出之山和《大荒西經》的七座日月所入之山以及分居四方的四座“四極之山”,實際上構成一個以地平圈上的山峰為參照的天文座標系,表明《大荒經》所據圖畫與原始天文學的關係。《大荒經》五篇共出現23條河流之名,四方皆有海,可見版圖四面環海。此外,《大荒經》中還有多處關於澤、淵、林的記載。這些自然地理景觀分佈於大荒經圖各方,足以證明這幅圖畫的地理學價值。

2.方國、人物、世系以及帝王之丘臺、墟墓等人文地理景觀

《大荒經》五篇共記述86個方國,所載眾多方國族姓,表明這幅圖畫非常古老,為考證此圖的歷史文化淵源提供了線索。此外,還記載了多處帝王的丘、臺、墓葬,體現出大荒世界的宗教意味,也保存了珍貴的上古歷史記憶。

3.神靈與神話

《大荒經》記述了眾多神靈、帝王和神話。值得注意,在《大荒經》的神話體系中,帝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反映了大荒世界獨特的神靈崇拜體系和地域文化淵源。神靈、帝王和神話散佈於《大荒經》的各方,不僅說明大荒版圖具有濃厚的神性色彩,而且也為考證《大荒經》的古史淵源提供了線索。

4.異鳥怪獸

《大荒經》記述了大量非世俗所常見的怪異鳥獸,說明其所據圖畫中描繪了眾多的鳥獸,其圖兼載地理方物,實為後世職貢圖之先聲。此外,《大荒經》中還有很多與天文星象和原始曆法相關的內容,其中有些怪獸其實就是星象的寫照。

《大荒經》的內容大體可以歸於上述幾個方面。綜觀《大荒經》全文,一共記載了約一百四十座山、二十餘條河、八十餘個方國以及海、澤、林、泉等眾多自然地理要素和天文星象、神靈帝王、神話故事、奇鳥異獸等自然、人文內容,這些大都是圖畫中所描繪的畫面內容,可見這確是一幅體大思精、內容豐富的“版圖”。這幅版圖是一幅將天文星象、曆法歲時、山海川澤、方國族姓、祭祀兆域、神話傳說、風土博物等等內容囊括於一圖的“圖像宇宙誌”或“大荒世界圖”,體現了先民心目中和視野中天地相映、人神未分、萬物紛然雜陳的原始世界觀。

(二)大荒版圖的結構

《大荒經》對山川方國的記載,皆有明確的方位可按,將《大荒經》中所有標識方位的句子抽取出來,彙總排列,則整部《大荒經》的空間結構一目瞭然。

作者對畫面的敘述嚴格按照圖畫結構,分四個方向,以四隅為起止,從頭到尾依次敘述,《大荒東經》則從東南隅到東北隅,《大荒南經》則從西南隅到東南隅,《大荒西經》則從西北隅到西南隅,《大荒北經》則從東北隅到西北隅,首尾相繼,有條不紊地敘述了整幅大荒版圖的畫面內容,如圖: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大荒經》與大荒圖關係圖

《大荒經》作者對圖畫中標識方位的地理景觀特別留意,如東、南、西、北四經中各有東極之山、南極之山、西極之山(天樞)、北極之山,標明四方之基準。與每一極山毗鄰,又皆有四方之海神居於四海之渚,這些內容皆處於每一方經文的中間部分,表明其在圖中也出於四方之中間位置,即卯酉線和子午線之兩端,作圖者旨在以其表明四方之正極。

綜觀《大荒經》全篇,對大荒經圖的描述分為數十個地理單元,每個單元皆以“海”、“水”或“山”等醒目的地理要素為標誌,按照一定走向對大荒版圖各個部位的畫面一一進行記述,每一單元包括數個或十數個項目,內容涉及山、海、河流、原野、淵泉、方國、人物、神怪、鳥獸等。由此,這幅大荒版圖必定是基於對現實大地的真實寫照。

二、大荒版圖的空間尺度

《大荒經》所記多為中國罕見的方國人物和方外異物,故前人相信《大荒經》所記的地域超出九州之外。況且,《大荒經》以“荒”為題,版圖四周既然描繪了眾多奇形怪狀、非我族類的絕域之國、殊類之人,視之為一幅描繪中國之外、荒服之域的“世界地圖”可謂順理成章。

《山海經》依次為《五臧山經》、《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如此編排的用意,蓋因在《山海經》的編纂者看來,中國之外是大海,大海之外是大荒,正構成一個由內及外、由近及遠、由文明及野蠻的世界格局,恰好成為先王五服制度的直觀呈現。

現代學者不會相信先秦的人們已經對域外甚至整個世界的地理擁有如此豐富的知識,後世域外交通也早已證明中國之外並不存在《大荒經》中所記載的那些絕域之國、殊類之人,因此在他們看來,《大荒經》以及《海外經》所反映的只是古人想象中的世界。《大荒經》確實被古人用為想象世界的依據,但《大荒經》和大荒經圖所描繪的那些具體而微的地理景觀卻不會是想象的產物。

戰國秦漢學者因見《大荒經》記有東、西方的日月出入之地,而相信其所呈現的世界已經達到了天地盡頭。其實,反而恰恰說明大荒世界的空間尺度不可能無限廣大。這一系列山峰,構成了大荒世界的天文座標,也因此成為判斷大荒世界空間尺度的確切依據,它表明“大荒圖”所呈現的僅僅是中國域內某個局部地區的地理景觀,範圍遠遠小於華夏九州的範圍。

但是,我們不能把古人想象成純粹的實證主義者,認為在圖中所描繪的只能是視野之內的景觀。《春秋公羊傳》將《春秋》關於史事的記載分為所見、所聞、所傳聞“三世”,地理的知識也可以區分為“所見世、所聞世、所傳聞世”三個層次。就“大荒圖”所呈現的地理景觀而言,由四野群山構成的天際線及其所環繞的河流、淵澤,為中心視野之內的景觀,為“所見世”,圖中對這一部分地理知識的描繪和標註最為可靠;四野群山之外的海隅、大荒以及其中的某些方國,不可能皆為中心視野所及,但卻可能為作者遊歷所及,或雖未身經其地卻有可靠的信息來源,此為“所聞世”,圖中對這一部分地理知識也必有明確的描繪和標註。至於過此以往,“大荒圖”和《大荒經》中不可避免地羼雜了一些關於遙遠世界的地理傳聞,其中有些還是述圖之人的誤解和後世之人的增竄補綴,這些內容屬於“傳聞世”,無關乎“大荒圖”地域範圍之考定。

三、大荒版圖中的“四海”

《大荒經》所記之四海與諸書泛泛而言不同,非泛指四方荒遠之域,而為實際構成陸地邊緣的海洋。據《大荒經》四方經中關於各方之“海”的記述,不難勾勒出“大荒圖”中海岸線的概貌:

(1)大荒圖的四隅和四方皆繪有海域,說明大荒版圖所呈現的是一片四方環“海”的陸地。

(2)大荒圖南方和東南方有向陸地凸入的海岸線,表明其地為海灣或海岬。

(3)大荒圖的北方海域有一長段海岸線向陸地彎曲凹進,表明在北方有一個廣闊的海灣。

大荒圖中的四方之海,勾勒出了大荒世界的邊界,廓定了大荒版圖之所在,那麼,考證出這些海岸線之所在,也就揭曉了大荒版圖的方域之所在。

四、大荒版圖的北方海岸線

(一)北齊之國

據《大荒北經》,自東而西,蟬聯述及三處“海水北注”或“海水入焉”,表明在大荒版圖的正北方,有一長段向南方陸地明顯凹進的海岸線,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海灣。這個海灣的東南有北齊之國,當然就是太公的齊國。這個在齊國之北的海灣,只能是萊州灣。

(二)河、濟所入

“河、濟所入,海北注焉”,河即河水,濟即濟水,這個為河水和濟水所流注的海灣,也只能是萊州灣。僅憑“濟水所入”這一條線索,足證海灣為萊州灣,“北海”為渤海。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圖:春秋時期的萊州灣

(三)先檻大逢之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這一記載表明,在河、濟入海口附近,在北海之南,有一座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此山名稱中有一“逢”字,有學者因此聯繫到曾見先秦文獻記載的齊地古國逢國。先檻大逢之山為今之何山,且置而不論,各種證據足證在魯北萊州灣西岸有一個姜姓的逢國存在,則先檻大逢之山所臨之海為萊州灣,當無疑義。

(四)禹所積石之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這一記載表明,在大荒版圖上,河、濟入海處之西,在先檻大逢之山以西,有一座山,叫禹所積石。《山海經》凡三言“禹所積石”,除《大荒北經》之外,《海外北經》、《海內西經》並有記載,顯然與《大荒北經》所言為同一山。而諸篇言積石,皆謂“河水所入”,不言“河水所出”,顯然是以積石在河水下游。

(五)大澤方千里

《大荒北經》與“先檻大逢之山”同一地理單元中,提到一個大澤: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方千里”自是誇張之辭,但《大荒經》這一記述足以表明,在大荒版圖北方,有一個水域遼闊的湖泊。北海南岸、濟水入海口附近的這個大澤當即漢代的鉅定泊。

綜上所述,“北齊之國”、“河濟所入”、“先檻大逢之山”、“大澤方千里”與“北海”之間的方位關係,足見大荒版圖北方所繪的一片海域,即為綿延於魯北的萊州灣,“北海”即渤海,而《大荒北經》所記載的一系列山川方國,當在古齊國之域,今魯北濱州、淄博、濰坊一帶。

五、大荒版圖的東南方海岸線

(一)舜葬蒼梧

《大荒南經》敘述自西南至東南,開頭兩條涉及“南海”,其中提到蒼梧之野為舜和叔均之所葬。《墨子》雲舜葬南己之市,《呂氏春秋》雲舜葬紀市,己、紀通,紀市即南己之市,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五引薛季宣之說以《呂氏春秋》舜葬所葬之紀市即莒之紀城,其地近海州蒼梧山。莒之紀,即春秋之紀鄣。紀鄣,在今日照、贛榆之間的海州灣北岸,後北遷至今魯北壽光,相對於北方之紀,南方之紀則為南紀,亦即《墨子》之“南己”。

古蒼梧即今連雲港。古代鬱州為一孤懸海州灣中的大島,今則久已與陸地連成一片,為連雲港市區所在地。蒼梧,《大荒南經》稱為“蒼梧之野”,《海內南經》稱為“蒼梧之山”,《海內東經》稱為“鬱州”,《海內經》又稱為“蒼梧之丘”,所指皆為同地,諸書稱名不同,蓋各舉其一端。今連雲港市東北部有一系列山峰,其最高峰名雲臺山,蓋即古蒼梧山。

總之,(1)海州古稱鬱州,又名蒼梧之野或蒼梧之山;(2)海州灣北岸即為紀鄣,即《墨子》所謂南己(南紀)。然則《墨子》所謂舜葬南己,《大荒經》所謂舜葬蒼梧,實皆指海州其地。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圖:春秋時期的海州灣

(二)羲和之國、天台高山、蓋猶之山

1.羲和之國

羲和為日神,大言之山為《大荒東經》所記東方七座日月所出之山的最南端一座,為大荒版圖的冬至點所在。大荒圖繪羲和浴日的場景於此山左近,即表明其地為天文觀測之地。

從海州灣循海岸北行不遠,即有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意義的地點,即今膠南西南的琅琊臺。《海內東經》就有關於琅琊臺的記載。據《史記·封禪書》載,琅琊為齊地八神之一四時主之所在。琅琊四時主,必關乎觀象授時的天文觀測活動。《大荒經》羲和即“四時之神”,亦即琅琊“四時主”。

2.天台高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山稱“天台”,暗示與天文觀測之間的關係。琅琊為四時主,則當有觀象臺。“天台高山”,蓋即琅琊臺,因其為觀天之臺,故名“天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表明其位於海灣之畔,琅琊臺位於古鎮口灣與琅琊臺海灣之間的海岬之上,正與“海水入焉”的畫面相合。琅琊臺海拔僅186米,謂之“高山”,當因在天文學上的重要性而於圖中特意突出,原旨在強調其意義。

3.大言之山

“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言之山為大荒版圖東方七座日出之山中最南端的一座,實為大荒世界的冬至點所在,加之琅琊臺被齊地先民視為“歲之所始”,可見兩者具有相同的天文-地理學意義,大言之山必在瑯邪臺附近。

4.大人之堂與犁靈之屍

“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有小人國,名靖人。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犁靈之屍。”這一場景緊鄰“大言之山”,亦與天文觀測和“歲之所始”有關。

《史記·天官書》雲:“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大荒圖中大人之堂的場景可能就是對大角星“天王帝廷”的形象寫照。上古時期,大角和角宿都在初春時節的黃昏從東方地平線上率先升起,因此被視為春天到來的標誌,所以古人對之十分關注,每年春天,在它們升起之際,祭祀農神,準備春耕。《大荒東經》“大人之堂-小人國-犁靈之屍”這一畫面,呈現的當即春天祭祀大角星和天田星時的星空景觀和祭祀場景。

5.蓋猶之山

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八有《二朱山》一條,大朱、小朱,即青島黃島區的大珠山、小珠山,二山分居靈山灣南北,封演所說大朱東南海中、去岸三十里的句遊島,即今之靈山島。封演稱古靈山島名“句遊島”,漢人崔琰《述初賦》稱之為“句榆”、《晉書》謂之“根餘”,一島三名,音近而通。《大荒東經》謂東南海之外有“蓋猶之山”,當即唐人封演筆下的“句遊”之島,亦即靈山島。

綜上所述,《大荒經》所記述的大荒版圖東南隅海岸線,即膠東半島東南琅琊臺一帶山、海景觀。(1)羲和“浴日於甘淵”、“生十日”的天文神話與琅琊“四時主”,皆與觀測日出方位以定四時成歲有關。(2)“大言之山”為大荒世界的冬至點,正與琅琊“四時主”為“歲之所始”相合。(3)“天台高山”,其名“天台”,暗示其為仰觀天象之高臺,當即琅邪臺。(4)“大人之堂”和“犁靈之屍”,所呈現的為新歲之始大角星和天田星初升之時在琅邪臺上所舉行的觀星活動與農神祭祀景象。(5)“蓋猶之山”,與琅琊臺相去不遠,“蓋猶”與“句遊”“句榆”“根餘”相近,皆為靈山島古名。

六、大荒版圖東北方的海岸線

《大荒東經》記述順序自東南至東北,末尾是對大荒版圖東北隅場景的記述。《大荒北經》記述順序從東北至西北,開頭一段所記述的也是大荒版圖東北隅場景。《海外經》與《大荒經》所述往往相合,《海外北經》末尾所述亦為版圖的東北隅場景。有鑑於此,不妨將荒、海二經中關於東北方的記載相互參證。

(一)大人之國

《海內北經》“大人之市”所在段落,所記多為東北地名,大多可考,皆在膠東半島以北。既如此,記述自北而南,則在這一系列地名末尾的“大人之市”必定是蓬萊附近的海島或沿海之地。實際上,史書中確有關於蓬萊附近海中“古大人城”的記載。由此,則知《大荒北經》“大人之國”所在的東北海外場景,所呈現的為山東半島東北部海域。

(二)附禺之國

“大人之國”既然在半島以北的渤海口,則與之相鄰的“附禺之國”或“務隅之國”必亦相去不遠。作為與華夏族類不同的、身形格外高大的“大人”一族,在上古歷史中實有其族類。《魯語》謂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封隅之山”當然就是《大荒北經》的“附禺之山”、《海外北經》的“務隅之山”,《魯語》、《山海經》兩書關於“大人之國”的地域和姓氏的記載不謀而合,足證“附禺之山”為山東半島北部之山,釐姓之“大人”即萊夷,《大荒北經》、《大荒東經》所記述的大荒版圖東北海景觀,即蓬萊沿海的地理。

(三)列姑射之山

“列姑射”當即渤海口旅順與蓬萊之間南北排列的廟島群島。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圖:渤海口中的廟島群島

廟島群島大小島渚三十餘座,島上多山,面積較大者為有十座,《東次三經》九山,必當在十島之中。廟島群島的中、北段諸島地勢高陡,多巖岸,多沙石灘,南段諸島則地勢平緩,多廣闊平坦的沙洲。《東次三經》九山,由南到北,第三山諸鉤之山 “多沙石”,第四山中父之山“多沙”,第五山胡射之山“多沙石”,正合乎廟島列島北端諸島多砂石灘的地貌。第六山孟子之山與第七山跂踵之山之間、第八山踇隅之山與第九山無皋之山之間,皆有數百里“流沙”,則反映了廟島列島南端諸島沿岸多廣闊沙洲的地貌。《東次三經》最後一山為無皋之山,為航線的終點,其北有流沙三百里,當為從北長山島綿延至南長山島的曼長沙洲,則無皋之山必已在陸地。蓬萊屬膠東丘陵地帶(廟島群島即為這一山脈在海中的延伸),其地多山,今蓬萊港周邊有田橫山、黑烽山、泰山等山峰,無皋之山當在其中。《東次三經》九山之名無“姑射”,但其第五山曰“胡射之山”,“胡”、“姑”音近,“胡射”亦即“姑射”。此外,《東次三經》有“跂踵之山”,而《海外北經》雲:“跂踵國在拘纓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踵。”“跂踵國”在《海外經》版圖中近東北隅,與“務隅之山”相去不遠,當即《東次三經》“跂踵之山”。《東次三經》又有“踇隅之山”,亦即《大荒北經》“附禺之山”、《海外北經》“務隅之山”,當即廟島島群中最南也是最大的島嶼——長山島。

(四)女和月母之國

“有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鵷,北方曰鵷,來之風曰[犭炎],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此條在《大荒北經》開頭,位於大荒版圖東北隅,文中“東極隅”顯系“東北隅”之訛。“女和月母”為月神,與“附禺之山”相鄰,“附禺之山”為釐姓的“大人之國”所居,釐姓即萊夷,很容易由之聯想到《封禪書》齊地八神之一“月主”:月主在萊山,在今龍口市東南,“萊山”即得名於萊夷。則“女和月母之國”作為月神,當即萊山月主之前身,原為萊夷“大人之國”所崇拜之神。

總之,綜合《大荒北經》、《海外北經》、《海內北經》、《東次三經》之記載,對照山東半島北部渤海灣列島地理,足以證明,《大荒北經》、《海外北經》和《海內北經》所記東北海諸景觀,即為蓬萊周邊海岸線的地理,《東次三經》所記諸山,即為渤海口的廟島群島。這些記載也證明,早在《山海經》成書的時代,自蓬萊至朝鮮半島的東北亞海上交通已甚發達,華夏世界對於這一航線上的諸島的地理和物產已經有了極為豐富和準確的知識,並將之付諸記載,這些記載還證明,山東半島北部的上古先民,即體形高大的萊夷,系從東北亞遷徙而來,其體質與華夏民族有著鮮明的差異,因此在春秋歷史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

七、結論:《大荒經》與山東上古地理

本文證明,四面環海、群山列峙的“大荒世界”,反映的就是上古山東地區這一自成一體的地理景觀。北海即萊州灣,東北海即蓬萊外海的渤海口一帶,東南海即膠南-琅琊臺外海,南海則是海州灣,也就是說,整個大荒版圖的北、東、南三方,地域不出山東半島的北、東、南海岸線,以此類推,《大荒西經》中所記載的“西北海”、“西海”、“西南海”必為泰山以西的湖泊沼澤。

由於《大荒西經》中出現了崑崙、流沙、黑水、弱水等地名,這些地名在《禹貢》中都屬於西部的雍州,此外,《大荒西經》中還出現了“西周之國”和“西王母”這些無疑屬於西北的地名,因此,前人都相信《大荒西經》已及於雍州甚至西域。實際上,根據顧頡剛先生的分析,《禹貢》雍州中出現的這些地名,正是《禹貢》作者為了填補其對大西北地理知識的欠缺而從《山海經》中搬到《禹貢》中去的,故不能反過來依據《禹貢》衡量《山海經》地域。至於《大荒西經》的“西周之國”和“西王母”,“西周之國”純屬《大荒經》的作者誤解古圖的結果,而“西王母”最早正是出自《山海經》,後人因為誤以為《山海經》的西部即中國西部,因此把西王母也搬到了西極之地。自古以來,由於誤解《山海經》,因此圍繞著崑崙、流沙、黑水、弱水、西王母之所在,生出種種糾葛。

《山海經》內容遠比《禹貢》豐富,價值遠比《禹貢》更高,甚至《禹貢》本身也對《山海經》多有沿襲。但由於《禹貢》載於《尚書》,列於五經,自太史公以降,言地理者獨尊《禹貢》而鄙薄《山海經》,致使此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中國學術界是時候認真面對《山海經》這本“怪書”了。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點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刘宗迪: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