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房產是普通人唯一應對通脹的方法嗎?

浩然之士


過去的20年可能是投資房產可能是普通人對抗通脹的有效辦法,但往後,投資房產可能風險較大了。


我們回首2018年,發現了很多令人疑惑的“預期反轉”,其中關於CPI的預測分歧尤其大。三季度初,市場上還在擔心“滯脹風險”;到了四季度,隨著CPI的下行,大家突然開始集體關心“債務-通縮”陷阱。有分析師在社交網絡上嘲諷同行:“滯脹迅速變通縮了?”

實際上,不論是滯脹還是通縮,都是通脹範疇內的問題。為什麼分析師們今年會出現這種預期?還要從今年CPI前高後低的走勢說起。

2018年二季度開始,隨著CPI觸底回升,一路上行,引發了市場對於通脹預期的強化,進而引發“滯脹”的擔憂。

這段時間,分析師們非常集中地討論了滯脹:

“滯脹”這個經濟學名詞誕生於1970年代西方國家的經濟困局,所描述的是經濟增長停滯、高失業率和高通脹並存的一種經濟現象。失業率一般不作為國內的宏觀經濟分析師框架,所以我們可以疊加GDP增速來看下所謂的“滯脹”。

上圖可以看出,2000年以來我國經歷了兩段明顯的滯脹(07-08年和10-11年)。但這個就是滯脹嗎?我認為這個並非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滯脹”,而是一種“類滯脹”。所謂真正的滯脹,是需要GDP增速幾乎不動甚至負增長,而CPI遠超5%甚至到10%,這才是典型的“滯脹”,但我們看此前兩次“滯脹”,僅僅是GDP增速從高位回落,仍然保持在6%多的高位,而CPI也沒有高到離譜(2008年最高是8.7%,2011年最高點為6.45%),但由於2008年這次GDP下得很快,所以姑且認為這一次就是“滯脹”。現在去年二三季度呢?CPI衝上2.5%,但GDP增速當季同比仍然保持6.9%的高位。不說別的,GDP實際增速遠大於CPI,怎麼可能是滯脹呢?只能說,在GDP快速向下疊加CPI快速上行的基礎上,“類滯脹”確實有些端倪。

“類滯脹”並不是真正的“滯脹”,而是一種“GDP向下、CPI向上”的趨勢,國內券商關於“類滯脹”的最早公開可查討論始於2010年渤海證券宏觀團隊房振明撰寫的《“類滯脹”顯現,財政和貨幣政策鬆動程度不同》。

考察我國最近三次通脹週期卻發現,在影響通脹的兩大基礎性因素:經濟真實需求和貨幣供應量中,經濟真實需求對通脹走勢的影響更具決定意義;經濟持續過熱輔之以較高的貨幣供應量才會導致通脹持續、快速走高。這和弗裡德曼貨幣主義所說的“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看起來有點矛盾。

這個問題我將從兩方面來說明:

1.為什麼貨幣供應量無法影響通脹?很多人都認為,大量投放貨幣會造成通脹上行。包括這次地產調控中,樓市流動性基本上被凍結,有經濟學家稱,房價凍結之後,通脹再無棲身之地。意思是,房地產長期作為貨幣蓄水池,在這個蓄水池不在蓄水之後,外溢的大量貨幣將會推高物價上漲、通脹上行。

但實際上,中國並未在技術上超發貨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所有投放的基礎貨幣均來自於外匯佔款。而在樓市流動性動凍結後,M1M2增速紛紛下滑,M1差點跌到歷史新低。

2.真實需求基本決定未來很長時間的通脹走勢。這其中原因又有兩點,在“類滯脹”的分項來看,“滯”是由於人口紅利下滑(勞動生產率低,拖累經濟增速)、金融週期帶來供給約束(土地、投資、分配等不均衡);“脹”則是由於匯率貶值(對外)、價格對需求刺激的彈性增加。

西方在上世紀70年代對付“類滯脹”就很有經驗了,人口老齡化、金融自由化、貧富分化,都是“類滯脹”的壓力所在,對付起來並不容易,需要緊貨幣、減稅和定向拆除風險點。

問題在於,目前看來通縮風險遠大於滯脹風險。看上文的分析你就明白:通脹起不來,因為缺乏真實需求。首先在人口紅利逐步結束的過程中,全社會的需求都是萎縮的,沒有需求,再多的供給也消化不了;而中國又是製造業大國,一旦有物品需求量很大,我們馬上能加快生產促進供給平衡需求。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通脹起不來的原因。我們也看到,大概14年之後,CPI基本上沒有摸到過3.1%,而2014年正是劉易斯拐點之年,所以一切都能說清楚。

在通縮中,資產價格是下跌的,這意味著,債務將被放大(與通脹恰恰相反,債務被稀釋,人們傾向於多借錢加槓桿),去槓桿是最明智的做法。這也是辜朝明在《大衰退》一書中講得很清楚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即在通縮中,即使銀行願意借貸,即使信貸利率非常低廉,企業還是不願意借錢還貸,其經營目標也從常規的“利潤最大化”變為“負債最小化”。而在通縮中,最佳的資產就是現金。這並不是說讓你留現金,而是保持資產的高流動性。

目前來看,以後投資房產或許並不能應對通脹,但如果你買房買得早,那還是有很大概率跑贏市場。本文不作為投資建議。


北漂民工惠楊


在過去20年,投資房產是普通人唯一應對通脹的方法。

能夠容納民間海量資金的蓄水池,目前一般只有三個:銀行存款,購買房產,投資股市。

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銀行存款顯然是沒有辦法抵抗通脹的。簡單地說,福建廈門一個人,40年前在銀行存款1200元,在2018年取出來,本息只有2600多元。顯然,存款是一種最笨也最無奈的理財方式。

1998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剛剛跨入10萬億。2018年6月底,廣義貨幣供應已經高達177萬億!20年的時間,增加了17倍之多!

在此期間,只有房地產投資才能跟的上這個速度,因為在過去20年,中國房價上漲了20倍。

但在未來,房地產可能不是普通人唯一應對通脹的方式,或者說,如果貨幣增長速度,還是像之前20年一樣,那麼幾乎找不到能夠實現應對通脹的工具。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股市。

因為房地產經過20年20倍的增長,泡沫已經很大了,空置率21.4%,空置房高達6500萬套,總體來看,全國範圍內,房價總體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

那麼要實現資本的回報增值,必須要有新的渠道。存款顯然不行,房地產泡沫已經出現,那麼最大的資本通道,就是股市。

股市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制度建設日趨完善,而且國際資本開始進入,這樣中國股市未來將越來越有價值。因為亂搞不行啊,再亂搞的話,海外資本就要跑路了。

所以在未來,股市可能成為新的應對通脹工具。


波士財經


這個問題很悲觀,但是事實普通人選擇對抗通脹的方式真的不多!因為對於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來看是長期保持著7%以上的數字,所以對於目前的保本性和無風險型理財來看是很難達到每年7%的收益!也就是說普通人想要對抗通脹的話就必須做一些投資,或者價值收藏,才能有效的對抗通脹!


從目前市面上來看,能夠對抗通脹的投資方式只有房地產,股票、期貨和外匯等,而其中股票,期貨、外匯都是處於高風險的投資,對於90%以上的普通人來說十有八九是虧錢的結果!不但不能跑贏通貨膨脹,甚至還不如買一些保本理財來的更實際、安全一些!



對於房地產來說,可能未來幾年裡趕不上高收益和大漲幅,但是10年20年後好的房產,甚至是一二線的房產依然是一個對抗通脹最好的方式!世界的經濟支柱無非就是金融和地產,所以普通人如果是以長期投資為理念的話是可以考慮繼續買入一二線的地產進行一個長期對抗通脹的辦法!許多人害怕房價大跌,我就問一句:“你付30%,銀行付70%,你怕什麼?”所以房地產雖然短期幾年內不會大漲,但是絕對不會大跌,就算髮生了金融海嘯,等待結束之後也是一個V型反轉,歷史上多次經驗已經證實了!所以如果你沒有其他方法,還是乖乖買房做投資吧!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有什麼疑惑和建議也歡迎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認為是的,以下是我的觀點闡述:


1.第一個根據研究發現,目前國內的通脹水平:貨幣發行的貶值速度大概是每年10%左右,而普通人的投資理財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是6%-8%,這樣的收益水平是很難去抵禦通脹的,幾乎是沒法跑過通脹。



2.第二個我們認為在核心區,通過研究表明:從過去的2002年,就是中國加入WTO到2016年左右,全國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省會城市的房產,每年的資產收益率可以超過12%,並且是一個平均的漲幅,這樣算下來這個是完全可以跑過通脹的。


弘富財商特邀房產投資培訓講師/ 劉洪先生提供/ 歡迎留言討論及關注


深圳前海弘富財商


應對通脹,名義上應該是把手裡的燙錢冷凍才不燙手。在金本位時代,富人們會把燙錢換成黃金冷卻下來,為了防止返燙,還應把黃金放入地庫內恆溫封藏。現在不行了,現代世界是貨幣的房本位,手中的燙錢應換成房子,這個帳銀行是不得不認帳的,原因就是銀行製造的金子房。所謂的金融產品,騙人入套,請君入甕。吃子孫飯,享子孫福。及時行樂,超前消費。讓所有人債臺高築,世世代代背上鉅債,替銀行打造金庫銀庫房庫股庫。並請君入庫,名日:金字塔。用黃金切碎了炒萊吃。叫涅槃永樂,寂滅永生。做個塔內法老,永垂不朽了。


李198588733


現在擺在老百姓面前的,就只有3個大的蓄水池,金融,地產,股市。其中股市大家都清楚,發展28年以來,整個運行趨勢,是熊長牛短,一般的人很難在這個池子撈一瓢湯喝。大多泡在池子裡不能動彈。

房地產的賺錢機會,已經錯過,現在再衝進去,也是死路一條。

維一的機會可能就在金融機構銀行裡面 ,可以選擇3 年整存整取的。收益穩定沒有風險。

你可以選擇跳到金融這個池子裡面去,享受收益。


德德963


過去十多年買房不僅可以抗通脹,還簡直像開了掛一樣賺錢,至於未來嘛,應該勉強還是能抗通脹的,可關鍵問題是目前通脹本來就不高,近幾年M2的增速逐年降低,2018年

M2的增速可能只有8%左右,所以以後幾年投資房產應該算不上是最好的選擇。可普通人又缺少其他投資渠道,這才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蒙娜莉熊


感覺還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身邊一些高收入的朋友 一兩年下來就能積累近100萬 沒地方保值,只能到處問哪裡的房產還能投資,所以那些喊剛需沒錢 買不起 沒人接盤了的 ,也可能目前某些城市還不需要剛需來接盤 投資需求的一大把,長期投資和短期炒房 是不同的。只是求一個儘量保值而已,假如跑不贏通脹 也比存銀行更能多少抵消一些通脹。


jamesbuckethead


房子不是應對通脹的辦法,房子是造成通脹的原因。


月上望鄉


是,而且是普通人可以從銀行貸出來一筆相對額度大一些的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